60#
发布于:2013-08-14 08:49
离题千里,可以饱览相关背景。
|
|
61#
发布于:2013-08-14 15:51
书面语的话 还是可以猜一些,口语基本不通。
|
|
62#
发布于:2013-08-15 19:30
|
|
63#
发布于:2013-08-16 14:42
tribunal:我還是沒明白,Grim's Law爲啥不是個圓?回到原帖 其实很简单。格林定律的主要内容是 首先是PIE的请不送气(T)变为P.GMC的清送气(A),并进一步变为对应的擦音,如p-ph-f; 接着是PIE的浊送气(A)变为P.GMC的浊不送气(M),如dh-d 以及PIE的浊不送气(M)变为P.GMC的清不送气(T),如d-t。 注意以下细节: 1. 如果将上面的字母简写连接起来,你会看到T-A-A-M-M-T,即T-A-M-T,所谓的循环链表产生了,如画成三角形则即为所谓的图了。但是请看清第一个A是清送气,而第二个A是浊送气。就像bh和ph能是一样的吗?所以不能将格林定律描述为(循环)图。 2. 那如果是 A-M-M-T- T-A呢?看似这样就说通了,但是,以上音变是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的(就是我列出的顺序)。道理很简单,只有p,t,k到 f,th,h的演变结束后,b,d,g才会开始变为p,t,k,否则b,d,g会最终全部变为f,th,h,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同样,只有只有bh,dh,gh到b,d,g的演变结束后,b,d,g才会开始变为p,t,k,否则bh,dh,gh会最终全部变为p,t,k,而事实证明同样并非如此 。 3. 当时你写的dɦ>d>ð>t>θ>ð>d>dɦ,不知道你的资料源于何处。因为除了dh-d和t-θ是合理的外,d>ð>t不知出自何处,θ>ð>d>dɦ同样不知出自何处,而且我个人确信日耳曼语族就没有发生过这两类音变。 4. 格林定律只揭示了普遍的音变规律,但有很多细节问题,格林定律并不能解释。有兴趣的话,你可以琢磨一下例外的词。 [nemecko于2013-08-17 10:09编辑了帖子]
|
|
64#
发布于:2013-08-17 10:57
记得德国演员兼编剧兼导演 Til Schweiger曾经演过一部电影叫《甜蜜幼儿园》,故事讲的是男猪脚因犯法被罚到一个幼儿园做义工,刚好幼儿园的老师(女猪脚)以前小学跟Til演的角色是同学,而且她总被男猪脚欺负,于是女老师趁机想尽各种方子整男主。。有一次,女老师对男主说,把这一堆木头按照说明搭建起来,Til一看说明,写的全是荷兰文,他就说“丫的,全是荷兰文,俺看不懂”
![]() |
|
65#
发布于:2013-08-17 12:12
|
|
66#
发布于:2013-08-17 18:58
|
|
67#
发布于:2013-08-18 14:20
|
|
68#
发布于:2013-08-19 03:06
乐可:英语属于北日耳曼语,而不是西日耳曼语。看看英国的历史就知道了,英国的日耳曼人绝大多数来自于北欧。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比较德语和瑞典语,英语更接近瑞典语。回到原帖英語之所以被稱作英語,是因為英國人的祖先盎格魯人Anglo, 該族並不發源於北日耳曼。同樣的,更早抵達英國的薩克森人Sachsen也是西日耳曼人。後來維京人才開始進入英國。最後還有說法語的諾曼人。 在日耳曼人進入英國前,還有克爾特人以及少數拉丁人。 英語中的北日耳曼成份並未占絕對優勢,比如:ill 及 crank 。前者來自維京語,後者來自盎格魯-薩克森語,在古代均為生病之意,後來crank被本土詞匯sick取代。 英語總的來說,維京語成份比起其他日耳曼語多,但本身還是西日耳曼語。 |
|
|
69#
发布于:2013-08-19 08:55
dekdentei:英語之所以被稱作英語,是因為英國人的祖先盎格魯人Anglo, 該族並不發源於北日耳曼。同樣的,更早抵達英國的薩克森人Sachsen也是西日耳曼人。後來維京人才開始進入英國。最後還有說法語的諾曼人。是这样的,很多人把日耳曼人和德国人划等号了。我先贴一下最初到达英格兰的三个部落: 盎格鲁人(Angles)来自丹麦(日德兰)半岛南部和邻近地区的日耳曼人。与撒克逊人形成入侵不列颠的主体。 撒克逊人,即今日德国境内的尼德萨克森(Niedersachsen),最早居住于波罗的海沿岸和石勒苏益格地区。公元5世纪早期开始在德意志北部以及沿高卢和不列颠的海岸迅速扩张。 朱特人(英语:Jutes、拉丁语:Iutae)是日耳曼人的其中一分支,并且被比德指是当时三个最强大的日耳曼民族之一1。他们被认为是来自日德兰半岛(Iutum),即现今丹麦南石勒苏益格(英语:Southern Schleswig)(南日德兰(英语:South Jutland))和部分的东弗里斯兰(英语:East Frisia)海岸。 注意到什么了么?全都来自日德兰半岛和石勒苏益格。今天,德国的荷尔斯泰因—石勒苏益格州是说丹麦语的。丹麦也有同名的一个州。从更广泛来说,德国沿海,法国的北部沿海都是北欧海盗的天下。你提到的诺曼底人也是来自北欧。说些不太相关的,欧洲金发的分布,跟纬度无关,和海岸线有关。这间接地说明,欧洲北部沿海主要分布着北欧人。 |
|
70#
发布于:2013-08-19 13:32
整体日耳曼人起源情况请详细说说。
|
|
71#
发布于:2013-08-19 14:10
随便找个图,形象些。
图片:f42ce9f81a4c510fedac72876059252dd52aa5af.jpg ![]() |
|
72#
发布于:2013-08-19 14:30
|
|
74#
发布于:2013-08-20 00:01
乐可:是这样的,很多人把日耳曼人和德国人划等号了。我先贴一下最初到达英格兰的三个部落:我知道諾曼人是維京人的分支,但諾曼人進入英國前已經完全法國化了,對英國並沒有起到維京化的作用。 我們在討論的是英國的語言是維京語支還是西日耳曼語支。我們就從人稱代詞來討論吧。英語第一人稱單數現在是用 I 來表達,英語中的 igh 發音後來都變成/ai/的發音,而 igh 對應德語的ich,ig;荷蘭語的ik,ich,比如:light,德,荷:das licht,het licht。由此可推斷 I 在改革前應作 igh (後來我到Leofwine的網站上去查發現古文獻作ič(應該是個點,而非勾),)不過英語的č與其他日耳曼語的k,ch有對應關系,比如:Charie來自Karl。ič 與德語的ich,荷蘭語的ik相當接近。比對瑞典語:jag,挪威語,丹麥語:jeg,冰島語 : Ég . 也許比對古音較具有說服力,但我個人認為這樣就可以表達我的論點了。 再看另一個詞匯,英語作house,荷蘭語作huis,德語作haus。 從正字法,ou古代作/u/後來音變後作/au/,house的古音應作/hus/。德語的古音亦作hus,音變後成為haus 。而北歐均作hus。 北日耳曼語保留了相當多的古音,語法同其他日耳曼語較為不同,知道我立場的人就知道,我認為西日耳曼語的語法受到拉丁語相當大的影響,故我並不認為那是日耳曼語的原貌,但今日北日耳曼語的語法也並不完全是古日耳曼語的原貌。 區別南北日耳曼語有一個最主要的依據,即是定語後綴。 就以冰島語作例子, 英語:dog(hound) 冰島語:hundur 英語:the dog 冰島語:hundurinn 就依這點來看英語有相當足夠的理由歸類為西日耳曼語。 而您說的薩克森人,盎格魯人來自丹麥地區是事實,但我認為當代日耳曼人尚未完全分成南北,直到7-8世紀,才以丹麥為中心分為南北。 因此,我個人認為英國民族成份中有大量維京人成份,但語言還是屬於西日耳曼語。 [dekdentei于2013-08-20 13:16编辑了帖子]
|
|
|
75#
发布于:2013-08-20 11:53
dekdentei:我知道諾曼人是維京人的分支,但諾曼人進入英國前已經完全法國化了,對英國並沒有起到維京化的作用。现代英语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主格单数“I”「改革前」的形態並不是igh,而另有別樣 古英語(Old English)的(sg. 1st pers)>Iċ[itʃ], 類似德語的ich[iç], 发音略有不同 中古英语的“I”为ich, 后来改为"I",但是发音可能与现代英语不同 早期现代英语, 方言不同, "I"拼法大约有两种, 可以是"I",也可以是"ich", 像英格兰西南方就是ich house这个词如您所说, 古代确实念做[hus], 而且拼写与读音一致, þæt hús |
|
76#
发布于:2013-08-20 13:01
|
|
|
77#
发布于:2013-08-20 16:28
|
|
|
78#
发布于:2013-08-21 07:07
dekdentei:我知道諾曼人是維京人的分支,但諾曼人進入英國前已經完全法國化了,對英國並沒有起到維京化的作用。你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西日尔曼人”的定义问题。如果你这么说,我接受。 这有篇文章,太长,不转贴了。你可以参考。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740320/ 还有: http://baike.soso.com/v5072.htm |
|
79#
发布于:2013-08-21 07: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