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8382回复:14
				 吴语为什么很多新词说不出来,要用普通话来说?
					我以前遇到2个同学一直用苏州话聊天,突然他们用普通话冒出个伊能静3个字来 我问他们,你们说的伊能静是那个女明星吗。他们说是的 我问他们,你们怎么用普通话说,用苏州话说不出来吗。他们说是说不出来啊 当时我也没细问。现在很好奇,难道苏州话不能把伊、能、静3个字分别表达出来,再凑在一起说出来? | |
| 最新喜欢: 闲庭信步 | 
| 沙发#发布于:2023-08-31 12:51 
					类似的例子是最近刀郎的 《罗刹海市》的吴语版本,无法唱完整。 我问抖音上的女主播,她说里面很多词,吴语没法说 ,只能说成普通话 | |
| 4#发布于:2023-09-01 13:32 | |
| 5#发布于:2023-09-02 20:11 alandelong:你这样说,不知道你是不是说吴语的人士?回到原帖我自称吴语母语,就算有的人听起来别扭,我还是坚持要说的话就得整句话每个字都是正音。 | |
| 6#发布于:2023-09-02 23:37 
					个人的见解: 其实是可以的,也就是逐字翻译。不仅如此还有文读,就是用更接近普通话的发音去读。类似用日语的训读读音去读汉文。 如果你听评弹,里面就有很多这样的词汇。但是我觉得在现代,身边几乎每个人都会普通话的情况下,直接用普通话的读音沟通可以减少歧义,便于理解。 这个现象背后其实是推广普通话的时候对吴语的伤害,以及吴语所代表的文化日渐式微。 | |
| 7#发布于:2023-09-03 10:20 tsingjyujing:个人的见解:不过,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只是吴语有这个现象呢? 粤语,四川话这些就绝对没有这个现象。不可能在说粤语,四川话的时候突然冒个普通话的单词出来 | |
| 8#发布于:2023-09-03 16:37 alandelong:不过,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只是吴语有这个现象呢?应该就是说话者的吴语水平不行,否则吴语就真是无语了 | |
| 9#发布于:2023-09-06 16:41 alandelong:不过,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只是吴语有这个现象呢?水平不够是一个问题,但这里可能不止水平问题。 遗憾的是,在吴语区,吴语已经不是第一语言了。老一辈的人不要说伊能静这样的明星名字了,公司法、税法、法人代表、期货交易、承兑汇票这种高度专业的词汇照样用吴语交流毫无问题。 但是今天,你用吴语说“易烊千玺”或者“蔡徐坤”就有很多人未必反应的过来。很多吴语区的同乡聊天也是普通话。 语言只是一种协议,其土壤是文化,而吴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式微了。不要说吴语,粤语其实也有这样的问题,只是粤语背靠香港带来的文化,没有吴语那么严重。 至于四川话,我是觉得既然作为西南【官话】,和普通话的差距就不如吴语大,也就更容易翻译和直接理解译自普通话的词汇,借着普通话、生命力就能比吴语强些。 | |
| 10#发布于:2023-09-07 14:49 
					这到不是因为吴语说不出来,以题主说的伊能静为例,我们日常生活中接收到伊能静这个名字大多数都来自普通话语境,所以我们也熟悉伊能静的读音yī néng jìng。如果把伊能静这三个字按照吴语发音(方便展示以我老家台州话为例)念出来则是i1 nen1 zhin2。绝大多数人在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基本会觉得这个词是某某肾(肾台州话也是zhin2),因为伊能静作为yī néng jìng的读音已经是深入人心了,所以为了防止歧义和方便理解这些专有名词(还有一些新词汇)就会用普通话念。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词是用方言读的,不过用的是文读。因为文读发音类似普通话,所以有可能被误认成普通话。 | |
| 
 | 
| 11#发布于:2023-09-15 01:16 
					1. 推普的「功勞」 2. 語言失去了創造力,既然有外來語詞可以借,還自己創造幹什麼呢?日語以前不也造過很多詞麼,現在還造麼 | |
| 12#发布于:2023-09-21 19:30 | |
| 13#发布于:2023-09-27 16:30 alandelong:不过,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只是吴语有这个现象呢?四川话属于官话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没有那么大,用四川话发音去读普通话文字材料也没有那么大的别扭。 受香港影响,粤语造词能力依旧强大。夹用普通话发音的情况也有,但是很少,并不普遍。 | |
| 14#发布于:2023-10-10 12: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