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འི་མགུལ་གླུ།﹙༡﹚
ཤར་ཕྱོགས་རི་བོའི་རྩེ་ནས། དཀར་གསལ་ཟླ་བ་ཤར་བྱུང་། མ་སྐྱེས་ཨ་མའི་ཞལ་རས། ཡིད་ལ་འཁོར་འཁོར་བྱས་བྱུང་།། 仓央嘉措情歌(1)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白白的月亮, 年轻姑娘的面容, 浮现在我的心上。 [ 本帖最后由 小y 于 2008-11-12 19:19 编辑 ] |
|
最新喜欢:![]() |
沙发#
发布于:2008-11-23 11:58
回复 27楼 掌心流沙 的帖子
多谢~!总算能听到实际发音了~[ 本帖最后由 小自在天 于 2008-11-23 12:00 编辑 ] |
|
|
板凳#
发布于:2008-11-23 11:57
回复 25楼 小y 的帖子
呵呵,只要用数值标好调,应该就可以比较像的。 |
|
|
地板#
发布于:2008-11-22 11:02
回复 27楼 掌心流沙 的帖子
嗯,太好了!你那里也有哦,偶说的正是这首![]() |
|
|
4#
发布于:2008-11-22 10:56
|
|
6#
发布于:2008-11-22 08:38
|
|
|
7#
发布于:2008-11-22 01:18
道歌
道歌是佛教的说法,因为这首歌实际上揭示了世间的真理。道歌这个名词用的不广泛。
མགུལ་གླུ 道情歌词:含劝诫意义讽咏的宗教的歌(藏汉大辞典1993年版,473页) འདོད་གཞས 情歌 我认为在最初译的时候,已经有了道情歌词的说法,但是因为汉语中道歌用的不广泛,所以译成了情歌。 因为作者是佛教的大成就者,于情于理我还是觉得道歌要好一点。 [ 本帖最后由 dustinkang 于 2008-11-22 01:38 编辑 ] |
|
|
8#
发布于:2008-11-21 23:25
回复 19楼 dustinkang 的帖子
从您的贴子和留言看,我猜您是一位藏族藏族朋友吧,是吗?
小女子班门弄斧了!目的只在于与大家分享我手中的一点资料。 感谢您的关注和提问!我想对这个问题我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在《对仓央嘉措情歌的整体解析》一贴中,提到了为什么取名叫“情歌”。那是前辈的解释,您可以看一下。至于那样解释是否有道理,是否合适,还望您能发表高见,供大家参考。 |
|
9#
发布于:2008-11-21 21:35
回复 21楼 小y 的帖子
能不能把发音给拉丁转写出来啊?这样可以自己哼哼,比较有感jiao |
|
|
10#
发布于:2008-11-21 21:09
回复 20楼 小自在天 的帖子
这一段的有声版偶倒还真是听到过滴,而且是唱的来着,名字就叫做ཤར་ཕྱོགས་རི་བོའི་རྩེ་ནས། |
|
|
11#
发布于:2008-11-21 20:46
摇旗呼唤有声版,呵呵
|
|
|
12#
发布于:2008-11-21 20:10
真的,现在不叫情歌了
如果说是情歌的话,其实就是对他身份的一种怀疑,现在已经改成了道歌了,叫仓央嘉措道歌了,随便说一下,呵呵 |
|
|
13#
发布于:2008-11-20 18:49
|
|
|
15#
发布于:2008-11-20 08:12
|
|
|
17#
发布于:2008-11-19 16:41
小y再来添一段世界语版的吧
![]() Sur l' eosta monto, pendas blankbrila luno. Ŝia vizaĝ’ de juno. venas al mia vidfront'. |
|
|
18#
发布于:2008-11-13 17:02
回复 3楼 掌心流沙 的帖子
![]() |
|
|
19#
发布于:2008-11-13 16:31
回复 2楼 小y 的帖子
我所知道的解释认为前两句都是仓央嘉措的动作。他因为是僧人,从小就剃度了,为俺似身份,每次偷跑出来总是戴上假发和帽子。
不过楼上给的译本也很有道理。虽然当时处于清朝,但一个藏族人选择内地男子的长辫作为假发似乎可能性不大——难道当时的假发流行长辫或以长辫居多? 也许,孰是孰非并不重要。歌者己不在,谁人能定夺?我等尽情品味诗歌的精辟与美妙足矣! [ 本帖最后由 掌心流沙 于 2008-11-13 16:35 编辑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