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931回复:23
亲属语言之间 的“文白异读”可以吗
大家知道南方的一些方言是可以文白异读的,尤其是闽南话,粤语也可以
我见过用广州音完全读普通话圣经的 那么,亲属语言是不是大多可以这么做?比如用法语音异读西班牙语文章?用英语音异读德语,冰岛语文章? |
|
最新喜欢:![]() |
沙发#
发布于:2015-10-25 22:28
要研究文白異讀 當然得先探討文字和口語間的關係
古代以共同口語或相近的口語中選一種為基礎以符號記錄下來用以傳遞訊息者 此即書面語 但後來隨著方言間的分離以及各方言本身的變化 造成方言與原先書面語無法完全契合 日常口語因此無法完全用書面語體現出來 因此口語說一套 但唸書信文牘時又說一套 此即文白異讀 以書面文字基礎來看就要先探討文字的性質 主要分兩大類 表意文字通常是超方言的: 圖畫文字 所有的語素間的界線混沌不清 在文字解讀上必須要與作者之間有較為深入的共同經驗後方能對符號系統的 解讀建立基礎 像西伯利亞的尤卡吉爾族和某些印第安部落間便使用此種文字 通常都是小社群之間才能通行 比如父子 同鄉或同部落的人 較難廣泛流傳 義素文字 每個語意都被賦予了符號 但語素間的界線仍舊不十分明確 但讀者可憑藉自身對於文字的解讀來與語境進行連結 不需要和作者有深入的共同經驗 能較為精確地表達語義 但仍具有圖畫性 像漢字甲骨文、東巴文和原始彝文 詞素文字 每個語素都被賦予符號 語素間的界線較為清晰 完全脫離圖畫性 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共同經驗在國家等級以上) 只要受過相同的訓練即可讀寫並精確地達意 像古埃及"象形"文字 漢字文言等 在學習程度上來看 掌握語素文字的時間<義素文字<圖畫文字 表音文字又是另一種概念了: 正字語音主義 意即以符號如實記錄語言的語音 但具有較為簡約的正字規範 像德文 西班牙文 源流語音主義 文字盡量貼近口語 但會保留一些古代的拚法以顧及各方言的語音 像現代俄文的аканье 純粹語音主義 文字只是口語語音的體現 有正字規範 但可能較為繁複 烏克蘭和一些採用拉丁字母的非歐美語言 有些則希望透過此種正字法能使書面語跟另一優勢語言差別加大 像白俄羅斯 純粹源流主義 文字記錄了古代的語音 與現代語音差別頗大 必須經過長時間訓練才能開始拼讀 像英文 法文 老蒙古文 藏文 還有一種文字系統既有表音又有表意 有日文 晚期蘇美文及晚期古埃及文(現代漢文應該不算吧?) 文白異讀在歷史上就存在了 像突厥汗國時代的粟特人用古突厥文做書面文字 兩種語言有很大差異 因此粟特人要讀完一整句 才能轉換成自己的語言 努爾哈赤也曾抱怨過女真人不像蒙古人 漢人一樣 會了自己的語言就能讀書 必須學會蒙古語才能讀寫 因此下令創制了現代的滿文 以上是用完全不同的語言來當書面語的情況 接著是以相似的語言來當書面語的情況 像鄂倫春 鄂溫克 赫哲 錫伯等民族原先也都用蒙古文當書面語 後來滿文創制後改為以滿文作書面語 由於相似度較高 因此出現了讀滿文 在腦中逐字翻譯為自己的語言唸出來 但用詞跟日常口語並不完全吻合 這跟漢語情況一致 也就是樓主的疑問 接著是因為語言演變而形成的文白異讀 像現代蒙古人以各種方言來讀老蒙古文都不與文字完全相符 但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言唸出來 錫伯人現在說的錫伯語古時跟滿語書面語幾乎吻合 現在因為語音留變而跟書面語有些差異 但錫伯人可以看著滿文以自己的口音唸出來 當然南方方言人士可以看著白話文唸出來並且理解了 就像以前讀文言文那樣 這是一種超方言的書面語(更重要的是漢字本身具有強烈的超方言性) 順帶一提 樓上有某南方方言人士認為白話文是北京話的書面語 我不認同 我在油管上曾和幾個人論戰過 他們認為普通話就是北京巴克什營的口語 我強調北京話是一種方言 普通話則是以該方言語音為基礎進行規範並推廣而已 如果各方言間的語音差異解決了 那剩下來的就是詞彙遣用的問題了 比如 學了普通話的一個閩南語者 遇到了一個北京人要借火柴 他把自己的方言用普通音說出來 書面上看起來應該是這樣: 你有番仔火無? 甚麼是番仔火?(我聽說北京話某方言好像也把火柴叫番火或燈兒 但這裡就假定他不知道) 就是番邦的火 噢 火柴是吧? 著!著! 透過上面的例子是想表現出普通話可以容納各個方言的詞彙 書面語上多半不會表現出來 寫書面語通常是讀過書的人才會做的事 讀書多半就是想當官(現在比較沒那麼鮮明) 自然是盡量學官話(跟北京話還是不同的 可以理解為那個時候的普通話)了 火柴官話裡就叫火柴 不管你是甚麼方言的人 只要認字就能知道這是甚麼東西(如果你見過實物的話) 這個詞就明白地說明了這是個甚麼東西 而且不像番火這個詞草根性那麼強 很多文人如果學習了這個詞就會改用這個詞 甚至其他人原本沒見過也不知道火柴的也可能直接把火柴轉成其方言發音 變成那個方言的一個新詞 普通話跟白話文其實是一座橋 它給每個方言互通有無 很多方言透過它吸收新詞 若要把它看作一個方言 我不太認同 [dekdentei于2017-09-21 22:55编辑了帖子]
|
|
|
板凳#
发布于:2015-10-19 14:42
|
|
地板#
发布于:2015-10-19 14:38
不要以为这没意义,一些人口少的语言,词汇量少,还真就得从相似的大语言里成批的搬词汇不可!而且他们去读其他相似的大语言文献也是必要的!
|
|
|
4#
发布于:2015-10-19 14:37
shanghaienne:为什么自文白异读现象可以推出“亲属语言”之间互相读?读了又怎样啊……读了又咋样,你说呢?用接近拉丁语的口语分别读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又咋样? |
|
|
5#
发布于:2015-10-17 20:55
watson1981:哈哈,你应该问楼主怎么一回事,我只是提供“文白异读”这一概念的资料。按照百度百科解释,文白异读只是汉语方言中一种特有的现象。:)回到原帖摊手 |
|
6#
发布于:2015-10-17 20:53
shanghaienne:为什么自文白异读现象可以推出“亲属语言”之间互相读?读了又怎样啊……哈哈,你应该问楼主怎么一回事,我只是提供“文白异读”这一概念的资料。按照百度百科解释,文白异读只是汉语方言中一种特有的现象。:) |
|
|
7#
发布于:2015-10-17 20:47
watson1981:如果学过音韵学和方言学,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一现象。回到原帖为什么自文白异读现象可以推出“亲属语言”之间互相读?读了又怎样啊…… 而亲属语言又是什么定义。。。 |
|
8#
发布于:2015-10-17 19:49
如果学过音韵学和方言学,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一现象。
|
|
|
9#
发布于:2015-10-17 19:45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sFh7Ty2Up7w9KBYDsncjVPS55Bg8eWLA5ea6dsVjsdhfy0h7GyBFE_rpQxlGpHRWUwYPmRNX8JBVKSbBPhnv_ 起源 文白异读中的文读是用方言的音系模拟标准音,白读是方言土音。所以文白异读最普遍的特点是,文读一般比较接近官方标准语言。由於不同历史时期汉字标准音不同,文读大致分两种情况:一、古代以《广韵》为标准音,方言模拟《广韵》的发音作为文读音,官话区的文白异读多为此种情况,闽南语的文读也是保留唐朝官话语音。二、元代以来以北方官话作为通用音,南方方言模拟官话的发音作为文读音,比如上海话中“大衣”的“大”念做 [da],是文读,接近普通话;“大人”的“大”念做 [du],是白读。第二种情况导致了北方方言文白异读的现象较少,而南方方言则较多。 更精确的说法是,一种「方言」之内的「白读层」与「文读层」通常代表该语言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中接触当时代某种汉语(通常来自北方)的读音,从而像地层一样有所积淀而并存。例如闽南语原本保留三国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汉字读音,成为该语言的「白读层」;至唐代以后又引进新一套可能与当时官话类似的读音,便形成该语言的「文读层」。 另外,一般来说,方言固有语词、日常生活上常用的动作、器物、语法功能词多是白读,借自于古代文言文、官话或现代华语(普通话)以及其他不同「方言」的词、科学术语、成语、专有名词、姓名等则多是文读。 而在不同的人群中,文白异读的现象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年轻人、教育水平高的人、会说普通话的人更多使用文读。在不同的环境中,文白异读也不一样。正式场合多用文读,日常生活则多用白读。但是,两者实是担负该语言当中不同的功能,习惯用白读音读出的固有语词并不适合改用文读音代换;习惯用文读音读出的借词也无法改用白读音。因此不应当将文读音与白读音赋予不同的文化评价,而应当同等地视为该语言不可或缺的两套汉字读音;并且也不宜为了「标准化」或「优雅化」某种语言起见而强迫将固有语词全部改用文读音发出。 各方言情况 在非官话区的语言裏,闽语、吴语的文白异读现象最频繁,湘语次之,客家话、赣语、粤语则较少,可能是因为后三种语言比较接近《广韵》的标准音的源故。事实上,类似於「文白异读」的现象也发生在东亚其他地区,例如日语和越南语因为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借用汉语词的缘故,也有不同读音层次的差异。最显著的例子即是日语中吴音、汉音、唐音等的差别,越南语中的汉越语和古汉越语的差别。 官话方言 官话方言的文白异读与上述非官话的文白异读相反,一般情况下文读较接近于传统读音,而白读音与传统读音偏差较大。 |
|
|
10#
发布于:2015-10-17 19:08
|
|
|
12#
发布于:2015-10-17 10:00
musa:就是啊,用广州口音念白话文圣经不也是这样的吗?回到原帖自然是非常不好念了,否则需要广州土白译本干什么 http://www.gospelherald.com.hk/news/min-3118/%E3%80%8C%E6%BD%AE%E5%B7%9E%E8%A9%B1%E3%80%8D%E8%81%96%E7%B6%93%E5%87%BA%E7%89%88%E6%B4%BB%E5%8C%96%E6%B1%95%E9%A0%AD%E5%9C%9F%E7%99%BD%E8%AD%AF%E6%9C%AC 不知道普通话译本是什么意思,念汉字的确可以逐字念下去咯。 此外潮汕话宁波话都是分不同土白译本的,相信并不是所有“亲属语”都那么好念。 另外,就原帖:我觉得假设和推论的两句逻辑关系非常莫名啊…… 文白异读和用x音读y语是什么关系啊?照此,香港社区的粤语标记英语异读也算算文白异读? @@ |
|
13#
发布于:2015-10-17 07:10
shanghaienne:very念成ferry, what念成vote?回到原帖就是啊,用广州口音念白话文圣经不也是这样的吗? |
|
|
15#
发布于:2015-10-16 23:58
|
|
16#
发布于:2015-10-16 23:08
watson1981:南方方言的文白异读,文读靠近普通话读音,也就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并不是读不同的方言。那么西方亲属语言的“普通话”是指?另外,汉字超方言,西方拼音文字如何超语言?不同的语言所用的字母也不完全一样。回到原帖用德语口音都英语时 见到 I就读ich,反之也一样。 见到德语里没有的英语词,就按德语里最类似的单词拼写规则来读 |
|
|
19#
发布于:2015-10-15 21:13
看明白了。不能。中文的方言与普通话之间是同符近音,而你举得例子是不完全同符。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