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始于公元7世纪,至今已有约1 300年的历史。通过研究,有大量的著作、辞书、论文和文献问世,构成了新疆民族语言文字独特的景观,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民族语文研究方面的人才。各项研究成果成为社会不断进步的推动力,为各民族各项事业和新疆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西域语言文字研究 1、国内研究 7世纪,玄奘对西域诸国使用的语言文字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了部分文字的类同现象。11世纪,维吾尔族著名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尔经过调查和研究,用突厥文编纂传世著作《突厥语大词典》。明永乐年间,设立四夷馆(后改称四译馆),编纂了《高昌馆杂学》、《高昌馆课》等。在清代,有《回回馆课》、《回回馆来文》、《回回馆杂字》、《回回馆译语》、《西番馆来文》、《西番馆杂学》、《西番译语》、《五体清文鉴》、《西域同文志》、《西域尔雅》等著作或辞书问世。 ?新中国建立以后,从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和新疆的学者、民族语文工作者首先开始对西域古文字进行研究,对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突厥文、粟特文、回鹘文、摩尼文、察合台文等文字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大批很有价值的专著或论文发表。 2、国外对西域语言文字的研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外国专家学者对西域古文字文献和碑铭进行了研究、解读和刊布,从而在世界 范围内掀起了对西域古文字及文献的研究热潮。主要成果有《回鹘语文献》等40余部(篇),突厥语研究方面有《古代突厥语语法》等50余部(篇)。 新疆现行语言文字的研究 1、维吾尔语言文字的研究 建国以后,新疆开始对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前,正字法和名词术语规范化为其研究重点。80年代以后,研究重点转向解决维吾尔文学语言发展的指导原则及其主要标准的制定方面。主要成果有: A、语音研究:确认乌鲁木齐方言为维吾尔书面文学语言的标准语。其主要成果有《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语音规则》、《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正音词典》(作者:阿米娜·阿帕尔、米尔苏里唐·奥斯曼诺夫、海里木·萨里、沙比提·肉孜、阿帕尔·加拉里丁)等。 B、语法研究:主要有《现代维吾尔语描写语法》(作者:哈米提·铁木尔)、《维吾尔语标点符号的用法》(作者:拉赫曼·汗巴巴)等近10部专著和大量论文。 C、正字、正音研究:主要有《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正音法》、《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正字法》、《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正音正字词典》(作者:阿米娜·阿帕尔、艾力·阿比提、米尔苏里唐·奥斯曼诺夫、阿不都热西提·沙比提、伊米提·赛买提、塔依尔·阿不都外力)等。此外还有《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正字法常识》、《学生正字词典》等。 D、辞书研究:《现代维吾尔语详解词典》1~6卷(由自治区民语委辞书室集体编纂)、《维汉词典》、《汉维词典》、《汉维成语对照词典》等。从1998年起,自治区民语委成立《维汉大词典》编纂领导委员会和编写组,着手编纂收词为10万余条的一部大型词典,预计2001年完成,2002年出版。 E、2002年,自治区民语委研撰出版《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正字正音水平测试大纲》,作为开展维吾尔语正字正音水平测试工作的规范性大纲。2002年,研撰出版《维吾尔人名汉字音译转写规则》从2003年6月1日起,在户籍管理等方面使用该规则。 2、汉语研究 1983~1986年,“新疆汉语方言分布”课题组,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把新疆的汉语方言分为三个区:北京官话北疆片、兰银官话北疆片和中原官话南疆片。由刘俐李、周磊写成的《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编)》一文,被收载于《中国语言地图集·B5图》(香港朗文〈远东〉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出版)。 在“七五”重点项目“北方话词汇调查”中,新疆学者杨晓敏、林端分担的乌鲁木齐方言点和哈密方言点的音系和词汇调查成果,被收载于《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语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此外,汉语研究论文、著述主要有《新疆汉语方言词典》(作者:陈汝立、周磊、王燕)、《吉木萨尔方言志》(作者:周磊、王燕)、《新疆汉语方言语法述要》(作者:陈汝立)、《回民乌鲁木齐语言志》(作者:刘俐李)等多篇(部)。 2002年,新疆汉语言学会、自治区民语委研撰出版《语言学、汉语、双语教学与研究》一书。该书提出要发展新疆的经济、文化、科技,促进社会进步、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高各民族文化知识水平,就必须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行双语教学是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重要举措等重要观点。本书是体现今年来新疆汉语研究丰硕成果的一部论文集。 3、哈萨克语言文字的研究 A、方言研究:得出无论境内或境外(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语,没有方言差别的结论。 B、语音研究:确立哈萨克语标准语音系统。主要有《浅析哈语音位系统》(作者:黄中祥)、《试论哈萨克语的元音》(作者:吐尔逊·木哈什)、《哈语元音的长化》(作者:巴吾尔江·努尔沙力),以及语音对比研究方面的《论突厥语族四种语言的元音》(作者:格拉吉丁·乌斯满)、《试析哈语辅音与维语辅音》(作者:贾那尔别克·阿赛吾坎)等大量文章。 C、正字、正音研究:主要有《哈萨克语正音法规则》(作者:自治区民语委科研室)、《哈萨克语正字法》(作者同上)、《哈萨克语正字词典》(作者同上)和《哈语正音法诸问题及其解决设想》(作者:努尔哈毕·苏丹夏尔甫)、《论哈语的正音规则》(作者:吾马尔汗·阿斯勒)、《语言及其正字法刍议》(作者:吐尔逊·木哈什)等大量论著。 D、词汇研究:主要体现在词的结构、词义、借词、词源、某类词语等方面,从中央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到自治区民语委及有关单位、院校和个人都有大量论文发表。 E、语法研究:重点放在词类及其附加成分、词类分化、后置词、格、人称、数、时、式态以及词组、句子成分、句式、单复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有大量论文发表。 F、研究专著:“八五”自治区课题《现代哈萨克语》自治区民语委课题组编写完成,2002年9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为哈萨克文,精装本,全书60万字。是新疆哈萨克语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历年17年的努力完成的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学术价值的一部专著。 4、柯尔克孜语言文字的研究 A、语音研究:主要有《关于柯尔克孜长元音及其符号》(作者:马木拜塔山·叶尔肯)、《具有柯尔克孜语语音和特点的六个长元音音位》(作者:哈曼·吐坤)、《关于柯尔克孜语的软音符号》(作者:居曼·哈得尔)、《关于阿合奇柯尔克孜语中的音位》(作者:居马拜)等。这些研究成果,在教学、出版和柯尔克孜语文使用中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B、语法研究:主要有词法和句法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发表许多篇论文。代表性的有《柯尔克孜语的格和句子成分》(作者:阿斯哈尔·居马勒)、《关于助词之我见》(作者:库久木拜·马特力)、《关于柯尔克孜语量词》(作者:图力达力·库其肯)等。 C、词汇研究:主要有词汇层次及其特点、词源、成语、词的对比研究等,有大量论文发表。 D、方言研究:认为新疆柯尔克孜语应分昆盖方言和铁斯开方言两种方言的看法居主导地位。代表作有《中国柯尔克孜语方言调查简介》(作者:胡振华)、《柯尔克孜方言调查报告》(作者:马克苏提)、《关于新疆柯尔克孜方言》(作者:马克来克·玉买尔拜)等。 E、研究专著:《字母》、《母语》、《柯尔克孜语》(作者:阿巴斯·都拉提)、《柯尔克孜语简志》(作者:胡振华)、《现代柯尔克孜语》(作者:奴鲁孜·乌苏那里)等。 5、锡伯(满)语言文字的研究 A、主要研究专著(含辞书):《锡伯语简志》(作者:李树兰、仲谦)、《锡伯语口语研究》(作者:李树兰、仲谦、王庆丰)、《锡伯语语法》(作者:杨震远、图奇春)、《现代锡伯语》(作者:佟加·庆夫、郭秀昌、扎鲁啊)、《西域锡伯人》(作者:佟加·庆夫)、《锡伯语语汇》(作者:郭秀昌)、《汉锡简明对照词典》(作者:吴文龄、关善保等)、《汉锡词典》(作者:《汉锡词典》课题组)、《锡汉教学词典》(作者:杨震远、伊津太、富伦太)、《单清语词典》(作者:佟加·庆夫)、《满汉词典》(作者:格吐肯、扎鲁啊)等。 B、正字、正音研究;《现代锡伯文学语言正音法》(公布实行,作者:佟加庆夫·奇车山、郭庆)、《现代锡伯文学语言正字法》(公布试行并出版发行,作者:佟加·庆夫、奇车山、郭秀昌,1994年荣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现代锡伯文学语言正字词典》(作者:佟加·庆夫)。 C、双语研究:《中国锡伯族双语研究》(国家课题成果,作者为课题组全体成员)、《锡汉会话》(作者:金炳吉吉、金宁)等专著及其他论文。 D、国家级、自治区级课题研究:“八五”、“九五”期间承担并完成的国家级课题有《中国锡伯族双语研究》共6章24节,33万字;《信息处理 信息交换用锡伯文三项国家标准》;自治区课题有《汉锡词典》收词 5.4万余条,《计算机锡伯文、满文文字处理和轻印刷系统》等。 6、新疆语言文字状况研究 《新疆民族语言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汉文)一书,2002年12月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依据“九五”国家哲学社会基金资助课题《新疆民族语言分布状况与民族语言发展趋势》的成果文稿,是在对原课题文稿进行多次修改后出版的一部很有价值的研究专著。 本课题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承担,新疆大学及有关单位多名民族语言文字专家和研究人员参加了课题的研撰工作。课题组赴天山南北深入基层,对全疆各地民族语言文字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调研,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描述,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新疆地区各民族语言的特点、最新动态、分布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课题文稿临出版前由新疆大学徐思益教授亲自审定,并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再行审校和修改,使正式出版后的图书质量比原文稿更有提高,更具权威性。 《新疆民族语言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一书介绍了新疆13个世居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使用的共19种民族语言的情况。其中包括:维吾尔语、汉语、哈萨克语、回族话、柯尔克孜语、蒙古语、锡伯语、满语、达斡尔语、塔吉克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俄罗斯语、东乡语、撒拉语以及图瓦话、艾努话、土尔克话、托茂话等。用不同篇幅对每一种语言的基本特点、使用人口分布(按1995年统计数)、该种语言的使用状况、使用该种语言人口的内外部交际、周边语言文化环境、个别语言的留存情况、存在问题和困难等诸方面作了详细描述和介绍,对各民族语言今后发展或消失的可能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和建议。该书除文字描述部分外,还附有多幅彩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分布图》(将另行出版)。 《新疆民族语言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中收录的图瓦话、艾努话、土尔克话、托茂话等语言资料都是首次收集到的这些语言(话)的现存情况,系对濒临消亡的语言进行抢救性的语言资料,对国内外语言研究人员很有参考利用价值。 |
|
最新喜欢:![]()
|
沙发#
发布于:2008-02-18 11:33
希望UyghurDadxah老兄能带来一些维汉双文的小短句,以便于我们学习维文。
|
|
板凳#
发布于:2008-02-19 14:52
维文
kort 打扑克时的 败者 meghlubiyetchi 失败者 adash 朋友(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的口语) |
|
|
地板#
发布于:2008-02-21 18:00
怎么输入阿拉伯字母系统的维吾尔语啊?
|
|
|
4#
发布于:2008-02-22 00: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