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发布于:2013-08-10 08:23
英语属于北日耳曼语,而不是西日耳曼语。看看英国的历史就知道了,英国的日耳曼人绝大多数来自于北欧。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比较德语和瑞典语,英语更接近瑞典语。
|
|
61#
发布于:2013-08-10 08:16
tanzhi2005:荷兰语其实并不存在,是荷兰DL后为了民族意识才产生的。别的不敢说,今天德国的标准德语是从南部高地德语发展来的,这话绝对是错误的。南部的颤音是舌尖颤音,标准德语是小舌颤音。标准德语Hochdeutsch,hoch是高的意思,很多人就异想天开,想当然认为Hochdeutsch就是高地德语,以讹传讹。Hochdeutsch根本就不是高地德语。 |
|
63#
发布于:2013-08-09 15:30
Qasoqaanga:回复涅蔑茨科同志。faeder和moder(中间的-d-变成了-th-)是一个普遍性的音变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在之前,而且是强调。回到原帖貌似这更像是合理解释。 那不知能否告知更为详尽的解释。此音变现象是大约何时发生的?既然是规律,那就有具体的条件,比如是词首、词中和词尾都可以发生,还是只能在某一位置发生?跟前后元音是否有关系?跟重音位置是否有关系?你所说的强调,是否是指-der-所在的音节为重音音节? 或者你能告知此音变规律的名称,我会自行查找。 如果是普遍性的,烦请多举几个例词,因为我至今只发现这两个词。此现象的有趣之处在于,t→th(气音)→ð(普遍性)→d(普遍性)→ð(整个日耳曼语族内,貌似只有现代英语里才有,且本人发现的数量不多) 谢谢。 |
|
64#
发布于:2013-08-09 15:11
|
|
65#
发布于:2013-08-09 12:45
特里布纳先生,能否举例五个。
|
|
66#
发布于:2013-08-09 11:06
|
|
67#
发布于:2013-08-09 08:01
回复涅蔑茨科同志。faeder和moder(中间的-d-变成了-th-)是一个普遍性的音变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在[r]之前,而且是强调。
|
|
68#
发布于:2013-08-08 16:57
watson1981: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最好还是“抓”些人问问实际情况。:)回到原帖sorry,我今天才看到你是4楼,其实我当时想表达的应该是3楼。数学没过关啊。。。惭愧。。 |
|
69#
发布于:2013-08-08 16:55
tanzhi2005:从语言分类学角度讲荷兰语确实可以算一种低地德语.因为它和德国西北部方言基本是相通的.它和德语正式分家可以追溯到哈布斯堡皇室获得西班牙王位后将尼德兰地区划归西班牙支系领地.因此在宗教改革中,尼德兰地区并未参与德语的标准化.同理瑞士德语也是如此...回到原帖看来你对日耳曼语挺有研究的。我有个问题不知你能否解答,就是古英语里的faeder和moder,是基于什么原因在现代英语里写成father和mother(我的意思是中间的-d-变成了-th-)?是特例还是一个普遍性的改写? |
|
71#
发布于:2013-08-08 11:46
楼上解说很详细,赞一个。:)
|
|
|
72#
发布于:2013-08-07 15:51
相對地,荷蘭除了本國電視,還能收看英國和德國的電視頻道,而荷蘭的電視台也經常播放德國的節目,如電視劇、遊戲節目等。荷蘭電視台較懶,只配字幕不配音。民眾經常看德語節目,配了個字幕對照著看,很快就能無師自通掌握對應規律。 相對德語,荷蘭人更能掌握英語,因為英語節目播放頻率遠較德語節目多。 事實上荷蘭的外語教育開展很晚的,在上了初中才會有外語課,一般是英法德三種,可以有輕便課程只簡單學一點,也可以作為專門選修課,那麼到了高中就會要求達致非常流利的程度。不過,外語課開展雖然很晚,但多數荷蘭人的語言能力都十分強,在西部的城市區,即使普通的超市收銀員、街上的打掃工,很多都能說得一口近乎沒有口音的英語。這是因為從少看英語卡通片長大的緣故。 至於說討厭鄰國,據她所說,打過仗的老一輩可能不喜歡德國,但中青年沒有這感覺。中青年比較不喜歡法國人,這是因為他們同情比利時同族的處境的緣故。 |
|
|
73#
发布于:2013-08-07 15:49
這個日耳曼語西支大陸部份的方言圖(不含日耳曼語北支、也不含英語),可以參考一下。 |
|
|
74#
发布于:2013-08-07 15:49
標準德語與標準荷蘭語之間單說口語是互相聽不懂的,但寫出來能猜讀七八成。
日耳曼語族現存語言分西支和北支。西支包括低地德語、高地德語、荷語、英語、夫里斯蘭語等。北支就是北歐諸國的日耳曼語,如丹麥語、瑞典語、挪威語、冰島語等。 日耳曼語西支再可以分為三組:高地、低地、英語-夫里斯蘭語。其中高地和低地兩組之間存有延續漸變的廣濶過渡區。 標準德語是建立在高地組之上的(高地組內部還可以分中部與南部,嚴格來說是高地中部),而荷語是低地組。兩者之間的差距,大槪好比漢語族的粵語和客語。 必須注意的是,今日德國北部多數人使用的是標準德語的地方變體,而不是當地的低地德語土話。真正的低地德語土語和荷蘭語是十分接近,能高度相通。打個比方說,今日南方一些城市通用當地的普通話變體,那普通話變體雖然與正宗普通話不一樣,但絶對於本土原方言難以相通的。 另外還要注意語言的社會使用問題。德國人聽不懂荷語是很正常的,因為德國是大國、荷蘭是小國。但荷蘭人多數即使沒有受過正規的德語學習課程,很多都能聽懂一定程度的德語。情況好比在廣東省,粵語人口多數不會聽客語,但客語人口多數都聽得懂粵語。這是因為客語人口面對粵語強勢的壓力,所以較快能掌握自己母語與粵語的音韻對應關係,從而一定程度上能聽懂粵語。荷語母語者只要習慣了聽德語,也能無師自通學懂聽的,但說可能爛得要命。 |
|
|
75#
发布于:2013-08-07 15:43
从语言分类学角度讲荷兰语确实可以算一种低地德语.因为它和德国西北部方言基本是相通的.它和德语正式分家可以追溯到哈布斯堡皇室获得西班牙王位后将尼德兰地区划归西班牙支系领地.因此在宗教改革中,尼德兰地区并未参与德语的标准化.同理瑞士德语也是如此.(可恶的政治啊) 。瑞士德语和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地区方言极像.我只是说它们与标准德语之间关系比较相似而已.不过瑞士仍然保留了德语的称号,而荷兰则不承认了.这就是政治... 。
|
|
|
76#
发布于:2013-08-07 15:32
荷兰语其实并不存在,是荷兰DL后为了民族意识才产生的。
荷兰历史上一直是德国的一部分,德语非常庞大,方言多的不亚于中国。但德语主要分成两大系,北部的低地德语(因为北部是沿海平原,地势低)和南部的高地德语(南部是阿尔卑斯山一带的高原)。 荷兰历史上属于德国西北部,属于低地德语。今天德国的标准德语是从南部高地德语发展来的。和今天德国的汉堡一带的下萨克森州关系亲密。如果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人和德国其他部分(尤其是南部高地德语人)交流不用标准德语,那互相是难以听懂交流的。但荷兰人和德国下萨克森人交流用各自方言是可以听懂的。 瑞士奥地利和德国南部讲高地德语,荷兰和德国北部讲低地德语 |
|
|
77#
发布于:2013-08-07 13:52
|
|
78#
发布于:2013-08-06 19:52
说个实例(不过很遗憾的是,我也仅仅只知道这一个实例,没法代表,仅供参考),当事人中德混血,幼年,青年时期在德国长大,母语德语,但是汉语基本一直在学,在中国呆过一段时间,后来又为了上日本留学而开始学日语。(以上为他个人情况)。我问过他两个我很感兴趣的问题,第一个,你能在不借助其他翻译手段的情况下听懂荷兰人讲话吗?(他答的很严肃:当然不能,这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第二个,对你来讲,英语和日语学习起来哪个令你更头疼?(他回答,日语,毫不犹豫,但是鉴于我问他的时候,他刚刚开始学日语,他的英语比日语要好很多,不知道等他英语日语都足够流利的时候答案会不会有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