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梵語文學讀本》前言 相對而言,梵語語法比較繁复,但也比較嚴密。概括地說,梵語的名詞(連同代詞和形容詞)有性、數和格的變化。性有陽性、陰性和中性。數有單數、雙數和复數。格有体格、業格、具格、為格、從格、屬格、依格和呼格。梵語的動詞變位含有單數、雙數和复數,人稱有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稱,時態有現在時、未完成時、完成時、不定過去時、將來時和假定時,語態有主動、中間和被動,語气有陳述、虛擬、命令和祈使。梵語中還有一類不變詞,起到副詞、介詞或語气詞的作用。 讀解梵語原典的要領主要有三條:一是拆開句中詞与詞之間的連聲,二是拆解句中的各种复合詞,三是認准每個詞(名詞和動詞)的語法形態。只要正确地做到這三條,便能讀通梵語原典。 |
|
沙发#
发布于:2010-11-23 12:05
是不是自学「梵语」的人大多是佛教徒,就像自学「阿语」的大多是穆斯林一样?
|
|
板凳#
发布于:2010-11-23 14:05
阿语,qasoqaanga不便表态,自学梵语和佛教徒没有直接关系,那是和了解印度文化有关,和纯语言学习的挑战。喜欢学习印欧语的,顶级的恐怕就是梵文和古希腊文等。
|
|
地板#
发布于:2010-11-23 14:26
我对拉丁语没啥兴趣,但对其直接后代「意大利语」很感兴趣。至于梵语,国内相关教材太匮乏,除非用英美原版教材(也多不到哪里去)。
另外,请问 圣经希伯来语(旧约:Biblical Hebrew) 和 通用希腊语(新约:Koine Greek) 哪个更难学?感谢! |
|
4#
发布于:2010-11-23 17:57
关于语态,我在看古希腊语的时候发现有“中动态”的说法,不知道这个“中间”语态是否和“中动态”是一回事。楼主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语态,我现在还是搞不明白
|
|
5#
发布于:2010-11-24 03:02
本帖最后由 hizkuntzale 于 2010-11-24 04:54 编辑
回复 5# maggiore 中动态就是中间语态,说白了其实很简单,我先用一个汉语动词“借”来举例,你马上就懂了: “我把这书借给你”——动词“借”此处为主动态,主语“我”发出,作用在别的物体上,结果也是“我”之外的别的人受影响(我的书暂时归别人了); “我去图书馆借书”——动词“借”此处为中动态,主语“我”发出动作,但是动作的目的是主语“我”本身,受益的是“我”,结果也与主语“我”有关(我得到了一本书); “对不起,书借走了”——动词“借”此处为被动态,不管主语是谁,什么时候借的,反正我只关心动词涉及的宾语“书”咋样了(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借的,反正我没书看了) 具体对应到印欧语系中有中动态的语言中,也与上面例子相仿。古希腊语如是,梵语如是~中动态原则上说就是动作主语发出,主语处于自己目的发出动作,或者宾语就是主语本身,或者动作受益人是主语或与主语密切相关。但是实际中,会有部分动词只以中动态形式出现,没有主动态,这时候就很难硬去进一步归类到底该动词的最本初取其中动态的初衷了,好比古希腊语的βούλεσθαι(打算)。 或者说有些缺项动词(或曰残缺动词)好比εἰμι(系动词“是”)在现在时只有主动态,将来时却只有中动态 ἔσομαι 其实现代印欧语中与中动态精神吻合的现象也还大量存在,好比法语中的代词式动词,自反含义只占其中一部分,有很多动词,自反代词是构成词义的一部分,有没有自反代词词义差很多。 |
|
7#
发布于:2010-11-24 08:26
|
|
9#
发布于:2010-11-24 10:52
请问楼主,学习梵语梵文,仅仅是入门,使用什么教材好呢?罗世方的梵语课本,行不行?还有那个裴文的梵语教程如何?
|
|
|
11#
发布于:2010-11-24 18:25
|
|
12#
发布于:2010-11-25 10:16
der Stanzler越读越清晰,德国的东西就是有逻辑,且耐久,超好きだな。作为课本可治疗失眠,作为工具书轻巧便携。但是中文版(不知道是否季老亲自操刀翻译)的文字不够精细,表述比较随性,很多有规律的items写在那不能很直观地看出联系。原先我还想整理一下,后来读着读着也读明白了,遂作罢,不断深入的乐趣比整理什么的有意思。
|
|
|
13#
发布于:2010-11-25 11:29
小自在天 说的很在理。qasoqaanga看的就是德文版的梵文语法手册打印件,几十张很方便。
|
|
15#
发布于:2010-11-29 07:50
什麽叫繁體字?請告知明確定義。
|
|
17#
发布于:2011-04-17 15:43
|
|
|
18#
发布于:2011-06-29 14:23
回 5楼(hizkuntzale) 的帖子
看了你的解释我觉得“中动态”就是现代语法的反身动词 不过具体到各个语言的用法会有所不用 德语就用的第三格莱处理此类语态 |
|
|
19#
发布于:2011-07-01 10:04
中動態和被動態關係密切。如何解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