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发布于:2009-11-26 08:00

日语中没有什么第四格,对格,一般的日语语法书里是不会这样说的,你从哪看到的这些理论
plantes 发表于 2009-11-26 03:26

日语本身语法中没有对格,是在对译印欧语系语法时出现的。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41#
发布于:2009-11-26 08:11
我认为越古老的语言,其格的作用越明显,用简单的词缀能方便的表达各种意义。限于古时人类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局限,简单的格(如与格、从格、位置格、趋向格等等)尚能满足逻辑要求,随着人类思维的进步与拓展,格已经 ...
bream 发表于 2009-11-26 01:08

语言的先进程度显然和格没有直接关系,先不说汉语,但说拉丁文,有无数的哲学、逻辑、科技、医学和法律等著作在至少18世纪以前写成。那些著作的逻辑思维和现在差不多。有些连英文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或者显示有修养,干脆照搬拉丁文原文。
42#
发布于:2009-11-26 08:14

语言的先进程度显然和格没有直接关系,先不说汉语,但说拉丁文,有无数的哲学、逻辑、科技、医学和法律等著作在至少18世纪以前写成。那些著作的逻辑思维和现在差不多。有些连英文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或者显示有修养 ...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6 08:11

个人认为纯粹传统习惯原因,就像明清两代文言文还长期使用一样。语言本身就有很多习惯在里面,有些说实在,讲不出太多道理。:-)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43#
发布于:2009-11-26 08:24
qasoqaanga只是想友情提醒的是,不能岁以下结论,或者结论下得不给自己留活路。
文言和拉丁文作为纯粹的书面语是很合适的,不能因为词汇问题。当初徐先生将梵文奥义书翻译成文言,初看觉得不便,但还是觉得有必要。那是个人的文言水平问题。佛经如果翻译成白话,那就是糟蹋汉语。
44#
发布于:2009-11-26 08:30
qasoqaanga只是想友情提醒的是,不能岁以下结论,或者结论下得不给自己留活路。
文言和拉丁文作为纯粹的书面语是很合适的,不能因为词汇问题。当初徐先生将梵文奥义书翻译成文言,初看觉得不便,但还是觉得有必要。 ...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6 08:24
文言对于现在的汉语而言,根本就胜任不起书面语职能,离口语太远了。拉丁语最终被抛弃的原因,也是这个。跟当时欧洲各国自己本国语言越来越远,只能当一门高级外语来学。类似问题还有希腊语。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45#
发布于:2009-11-26 08:43
书面语如果和口语可以混同,那就无所谓书面语,譬如现代汉语。
当初文人肯定是应该是可能是用口语思维,然后用书面语写成。距离越来越远,主因还是词汇问题,没有本质的不同。
现存的拉丁语广播报纸,梵文报纸,都是试图证明,这些并不是高级外语,而是正常语言。印度人口普查,尽管相关人口锐减,但是还是有几万名梵语母语者。
46#
发布于:2009-11-26 09:34
书面语如果和口语可以混同,那就无所谓书面语,譬如现代汉语。
当初文人肯定是应该是可能是用口语思维,然后用书面语写成。距离越来越远,主因还是词汇问题,没有本质的不同。
现存的拉丁语广播报纸,梵文报纸,都是 ...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6 08:43

书面语的规范都是基于一定的口语基础的,如果和口语相差过大,就会造成很多问题,文言文就其本质除了词汇以外(这其实是个很大问题),还包括语法问题,现代汉语的语法很多和古文言文语法是不一样的,学习文言文在语法上跟学另一门语言也没有多大差别(当然都是汉字写的,这点上会比学外语要容易)。另外国外的十六到十八世纪的书面语改革,也不仅仅是因为词汇,一是民族意识的提高,二是拉丁语与本民族语的距离越来越远。希腊语改革也是因为古典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距离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书面语通常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和口语脱节太严重,会造成书面语和口语学习的困难(学书面语等于又学一门语言)。最后举的拉丁语和梵语的例子,只能证明现在还有人在使用这些语言,但是却无法证明他们做为各国其他母语者(比如拉丁语对于法语者、英语者等;文言文对现代汉语者、日语者等等)的书面语的合理性。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47#
发布于:2009-11-26 09:57
北风女士的帖子质量一级棒,谢谢
48#
发布于:2009-11-26 10:10
北风女士的帖子质量一级棒,谢谢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6 09:57

明明是男的,mi estas la aminda kaj juna knabo.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49#
发布于:2009-11-26 10:42
终于看懂了mi estas la aminda kaj juna knabo,是德文的junge Knabe?
世界语还真的是混合语。
对不起。
50#
发布于:2009-11-26 10:54
对,是这个,世界语的词根大部分都是提取的印欧语系的公共词根,所以很多词都能感觉到似曾相似。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51#
发布于:2009-11-26 10:59
本帖最后由 Qasoqaanga 于 2009-11-26 11:01 编辑

junge=young=拉丁文iunv- 可以说公共词根,那knabe呢?
juna knabo 在有屈折的语言中,性别词尾怎么看都不协调。老柴到底是怎么想的
52#
发布于:2009-11-26 11:10
本帖最后由 北风吹雪 于 2009-11-26 11:12 编辑

junge=young=拉丁文iunv- 可以说公共词根,那knabe呢?
juna knabo 在有屈折的语言中,性别词尾怎么看都不协调。老柴到底是怎么想的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6 10:59

因为同一个单词不是印欧语的所有语言都会采用一个相同词根,比如某单词在英语中的词根可能是A,在法语中的单词词根可能是B,所以世界语中的词根只能采用大部门印欧语言都使用的词根,当然后果是有些印欧语中就没有该词根。比如knabo可以看出跟kanbe是采用的同一个词根的,但是跟英语中的boy就没有多少关系。世界语词来源细分的话,主要是来自拉丁语族,少部分来自日耳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
世界语只有阳性词跟阴性词,没有中性词。后缀-o默认就是阳性名词。阴性后面默认加-in-。比如女孩就是knabino.而且世界语强调语法规则性,不能够有例外。所有就算有些不协调,也必须这么处理。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53#
发布于:2009-11-26 11:36
knabino按照规则也应该是阳性(后缀-o默认就是阳性名词)。
阴性后面默认加-in-就是德文规则。
54#
发布于:2009-11-26 11:42
本帖最后由 北风吹雪 于 2009-11-26 11:47 编辑

knabino按照规则也应该是阳性(后缀-o默认就是阳性名词)。
阴性后面默认加-in-就是德文规则。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6 11:36
唉,好吧,算我刚才解释的有些问题,后缀-in-表示阴性,没有表示阳性。-o在世界语中准确说是词尾,不是后缀,刚才说错了这点。表示名词的。
至于“阴性后面默认加-in-就是德文规则。”因为柴门霍夫学会的语言比较多,自然会各取所需。柴门霍夫的母语是俄语和依地语,但他也精通波兰语和德语,以后他又学习了法语、拉丁语、希腊语、英语和希伯来语,同时也研究了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立陶宛语。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55#
发布于:2009-11-26 11:48
唉,好吧,算我刚才解释的有些问题,后缀-in-表示阴性,没有表示阳性。-o在世界语中准确说是词尾,不是后缀,刚才说错了这点。表示名词的。
北风吹雪 发表于 2009-11-26 11:42

按理说-in-是黏着成份,不是词缀。
qasoqaanga开玩笑的,交流愉快第一。
56#
发布于:2009-11-26 11:56
爱死不难读 因为先入为主,使用人数比较多而已。本身缺陷也是有的。只分阴阳也许是一个遗憾,有名词性别的主要语言都有中性,
57#
发布于:2009-11-26 13:04
爱死不难读 因为先入为主,使用人数比较多而已。本身缺陷也是有的。只分阴阳也许是一个遗憾,有名词性别的主要语言都有中性,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6 11:56

  老柴可能觉得中性有些多余吧,只分阴阳本身就能解决问题了。至于缺陷,所有语言都会有的。不过世界语能活到现在,就是因为拒绝改革。当年世界语推出后在使用一段时间就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老柴曾经推出过修改方案,舍弃某些辅音、宾格、形容词的变化及改动一些词尾,并为此搞了一次投票表决,结果改革意见被否决了(157票反对任何改动,93票赞成略加修改,14票要求重大修改。老柴自己弃权了),此后世界语没有再提出大的改革方案。历史上,有一部分坚决主张改革的,后来分化出去了,做出了亿多语(Ido),但是这个语言根本没有传开。人造语言里面,真正传开的也就是世界语,不光是早的问题,我觉得主要是他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地位,前有索来索语(Solresol)和沃普拉克语开道,可以很好总结过去的得失,另外还赶上当时欧洲的语言统一思潮,所以一下子使用人数增长很多(包括很多名人也被吸引进去了),而后来者虽然相对于世界语而言,方案上更完善许多,但是已经没有当年世界语传播的条件。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应用比较广的“世界语”。另外还在于世界语的目的是为解决跨语交际中的语言问题,无意取代现有的民族语。相比之下更容易接受一些。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58#
发布于:2009-11-26 13:38
不知道在英语背景下,柴语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也许欧洲会出现一种简化拉丁文,作为欧盟交际语文。欧洲人习惯于拉丁文式的屈折变化(除了英国人)。
59#
发布于:2009-11-26 13:48
本帖最后由 北风吹雪 于 2009-11-26 13:53 编辑

简化拉丁语搞过哦,好几个叫国际语的,都是以拉丁语为原型精简的。
光从现实角度考虑的话,欧盟交际语文只可能是从拉丁语和世界语中来选。不过法国人的坚决反对,注定欧盟只能把各国语言一起凑合使用,而不能单独使用某一种交际语言。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