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发布于:2009-10-31 19:29
|
|
|
21#
发布于:2009-10-31 19:38
英文有其特殊性,吸收很多其他語言成份。屬於特殊語言。
|
|
22#
发布于:2009-10-31 19:43
本帖最后由 北风吹雪 于 2009-10-31 19:51 编辑
签名是世界语,我的荣誉就是忠诚,原文为德语“Meine Ehre heißt Treue”,自己按照英语版“My honor is called loyalty”翻的。 英语确实是种比较特殊的语言,所以对于德国人学英语不见得就一定很简单。当然反过来英国人也一样。 |
|
|
23#
发布于:2009-10-31 19:55
本帖最后由 Qasoqaanga 于 2009-10-31 20:00 编辑
學世界語有什麽實際意義嗎,請說說,尤其是在現在這個英語背景下。我倒認為喜歡學語言的人,拉丁文絕對不能遺漏 |
|
24#
发布于:2009-10-31 20:11
|
|
25#
发布于:2009-10-31 22:02
学语言不一定非要有意义,世界语是我上大学时候的选修课。
|
|
|
26#
发布于:2009-11-01 10:40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on. 句中的lojalon的-on也許是拉丁文的-um受格,Mia honoro 似乎陰陽不配,人稱詞尾-s在拉丁文中是第三人稱單數,這裡的nominat能否用appellatur呢。不懂世界語,純粹用拉丁文胡亂解釋的。
在世界語和Interlingua之間,本人寧可選擇後者。前者詞源雜了一點,畢竟西方語言相對漢語都是外語,後者詞源比較純淨。總而言之,這類語言都要消亡。 帖子無任何針對性。 |
|
27#
发布于:2009-11-01 12:40
本帖最后由 北风吹雪 于 2009-11-1 12:41 编辑
分析的一点不对,呵呵,:-)因为你也说了不懂世界语。-o表示是名词,-n是宾格结尾。合起来的-on表示的是在宾格位置的名词。世界语没有受格,只有一个宾格。-as表示的是动词现在时。世界语名词只分阴阳,没有中性词,所以一般不是特指阴性的话,习惯用阳性。 世界语的语法和拉丁语差距很大,因为世界语的语法一开始就追求的是简化和规则,以便尽量让人学习的更好和更快。 至于世界语和Interlingua,后者我只看过一些介绍,本身没学过,虽然世界语比后来的一些人造语言有不少缺点,不过世界语是目前唯一一个成功推广了的人工语言。不过我倒觉得不一定都会消亡,毕竟世界语能活到现在说明还有一定活力。至于其他人工语言,因为都没能成功推广(学习的人实在是太少),消不消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
|
|
28#
发布于:2009-11-01 19:01
受格=賓格。(語法術語似乎還沒有統一)。自然語言有“趣味”,“人造語言”顯然想消除不規則現象,因而少了"人情味"。最成功的人造語可能是機器語言。
|
|
29#
发布于:2009-11-01 19:42
本帖最后由 北风吹雪 于 2009-11-1 19:46 编辑
呵呵,没学过拉丁语,所以不知道受格就是宾格,以前看的英语、世界语的相关书籍全是使用宾格一词。令外在德语里好像也叫第四格吧??机器语言原则来讲不是为了交流使用而产生的,他和人工语言不一样。 |
|
|
30#
发布于:2009-11-01 20:23
德文叫akkusativ,統統來源於拉丁文的accusativum,第四格可能是國人翻譯的,德國人習慣叫wenfall。
以前有人拋出觀點,咳嗽聲也是語言,當然使用受限制。譬如咳嗽一聲提醒,不需要翻譯,都懂得。 |
|
31#
发布于:2009-11-01 22:10
|
|
|
32#
发布于:2009-11-02 08:40
那肯定是语言,而且还有方言,这点动物学家已经共识了。
|
|
33#
发布于:2009-11-02 11:17
|
|
|
34#
发布于:2009-11-02 11:33
|
|
36#
发布于:2009-11-04 15:33
纵向看是越变越简单,原因很可能是不同文化民族融合过程中,彼此语言融合借鉴的需要----各取对方简单易掌握的来使用。而与外界接触少的,语言古老较纯,所以大多越复杂难掌握。
例如汉语音调,从更多音调(>7声,甚至11声,比如现存的广西一些地方的粤语)到4声的演变。语法的发展也类似。 |
|
37#
发布于:2009-11-04 16:52
学英文,学语法比较兴奋
学德语,单词比较兴奋,很多复合词,容易记住。不考虑复数,性。 学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发音比较规则 学日语,看见很多汉字兴奋 ……………… |
|
|
38#
发布于:2009-11-26 01:08
我认为越古老的语言,其格的作用越明显,用简单的词缀能方便的表达各种意义。限于古时人类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局限,简单的格(如与格、从格、位置格、趋向格等等)尚能满足逻辑要求,随着人类思维的进步与拓展,格已经不能满足其思维的记述,转而通过寻求词汇的丰富来表达更为丰富的涵义,以及虚词和前置词的发达能更精确地表达各种逻辑关系,再使用格显得不必要和过于复杂化了,所以很多语言在演化过程中都抛弃了格的概念。但个人认为宾格还是有必要保留的。
|
|
39#
发布于:2009-11-26 03: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