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289回复:18

问下汉语的入声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4-12 18:34
比如 lap, lat, lak,实际上最后的辅音是不送气出来的吧,并不是像英语那样的读法?

最新喜欢:

iMjmJ.Com小爱卖家iMjmJ....
Nyuggu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沙发#
发布于:2015-04-12 19:17
是的。~~~
板凳#
发布于:2015-04-12 22:38
Nyuggu:是的。~~~回到原帖
那在听感上会有区别么?
地板#
发布于:2015-04-13 00:06
alandelong:那在听感上会有区别么?回到原帖
听感区别会有的。前提是你必须长期接触这门带有入声的语(方)言,时间久了你会发现有特别明显的区别
sharrum
青铜十字骑士
青铜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最爱沙发
  • 铁杆粉丝
4#
发布于:2015-04-13 01:47
huangcanqi123:听感区别会有的。前提是你必须长期接触这门带有入声的语(方)言,时间久了你会发现有特别明显的区别回到原帖
有语音学的理论解释吗?
5#
发布于:2015-04-14 14:45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6#
发布于:2015-04-14 15:33
eckermann:是不是像韩语那样?回到原帖
应该是差不多的感觉,还有东南亚的一些语言辅音韵尾也是相同的感觉
7#
发布于:2015-04-14 15:36
eckermann:是不是像韩语那样?回到原帖
总的来说,不同的语言,辅音韵尾大概有3种不同发音方式。一是英语这种原样读。二是俄语这样一律清送气化。三就是读成韩语的收音这样的。
8#
发布于:2015-04-14 18:33
alandelong:那在听感上会有区别么?回到原帖
http://open.163.com/movie/2014/1/4/M/M9IJH8P3G_M9IJT1D4M.html  全靠文字描述很难理解透彻入声的问题,看看这个视频吧 就有了直观的感受了,这个是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讲诗词写作的第二讲 四声与入声辨别   仔细地讲了入声的问题,还给了很多直观的例子。
9#
发布于:2015-04-14 18:51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10#
发布于:2015-04-15 10:22
Mooncity:http://open.163.com/movie/2014/1/4/M/M9IJH8P3G_M9IJT1D4M.html  全靠文字描述很难理解透彻入声的问题,看看这个视频吧 就有了直观的感受了,这个是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讲诗词写作的第二讲...回到原帖
这个不错。不过,王教授的方言,已经混同韵尾p,t,k了,他读不出区别来
11#
发布于:2015-04-21 12:00
alandelong:这个不错。不过,王教授的方言,已经混同韵尾p,t,k了,他读不出区别来回到原帖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5NjI2MjIw.html?from=y1.2-1-87.3.1-1.1-1-1-0-0  听一下这个台湾大学教授吟诵 将进酒 平声入声 泾渭分明了  闽南口音
12#
发布于:2015-04-21 12:04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5NTc5NTIw.html?from=y1.2-1-87.4.4-1.1-1-2-3  还有在这个  林东海教授 吟诵的  明显可以听出入声字了,觉得普通话读诗词还是有局限的,该押韵的都压不上了
dekdentei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最爱沙发
  • 社区明星
13#
发布于:2015-05-05 16:30
Mooncity: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5NTc5NTIw.html?from=y1.2-1-87.4.4-1.1-1-2-3  还有在这个  林东海教授 吟诵的  明显可以听出入声字了,觉得普通话读诗词还是有局限...回到原帖
這倒不完全一定 南方方言有些字讀音有兩套 一套是日常發音 一套是讀書音 主要是依據詩韻 誦詩時會讀讀書音 以前沒讀過書的不會讀書音 讀詩時押不了韻 但客家話讀書音似乎跟口語吻合 所以沒這問題
三眼假理科噴子宅男小廢物終結者<br>
Терминатор треглазнокривоучёноотбросного распылителя-задрота
Я ж вот Тампона по стене размазываю
14#
发布于:2015-05-06 00:21
dekdentei:這倒不完全一定 南方方言有些字讀音有兩套 一套是日常發音 一套是讀書音 主要是依據詩韻 誦詩時會讀讀書音 以前沒讀過書的不會讀書音 讀詩時押不了韻 但客家話讀書音似乎跟口語吻合 所以沒這問題回到原帖
刚才偶然看到一段 给小孩子看的客家话动画片,其中有一小段童谣部分,果然人家小孩子童谣很自然的就读出了平仄入声,我说惯了普通话,很长时间以来只是在文字描述上想象入声怎么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k2NzYzMTg0.html?from=s1.8-1-1.2
15#
发布于:2015-05-16 07:59
闽南话发音更加存古,只是在韵尾上已经开始产生混同了,这种混同在白读中表现极其明显,并且波及到了文读的某些字。比如“食”。但文读受影响有限,ptk基本可以参照。
客家话不同片区,有所区别,但总体趋势,逐渐将p,t,k混为喉塞音,类似上海话等吴语方言。而且赣南的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完全的颚音团化。这与客家迁徙的路径和历史时期也是相符。更何况吴语中还有大量舒化的例子。
韩国语汉字发音同样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入声。不过与闽南语的情况类似,由于有不同时代中原官话的引入叠加,出现了一部分两读、甚至三读字,但在整体比例上不多。韩国语的第二个特殊是t结尾的汉字,现在绝大多数变成闪音r结尾。(此处排除朝鲜语与汉语相通的上古音)
广州话除了一小部分有白读发音的字之外,韵尾辅音的保留情况(入声和鼻音都包括)相对比较完整。因此,如果要对入声进行准确记忆,而且不用直接背字表的话,韩国语和广州话可以对比学习,广州话为主,韩国语为辅。
另外,越南语保留的汉字发音也是相当古老,而且系统。但是相比之下,韩国语、广州话之间,甚至闽南话,还是比较接近。而越南语更具有特色。
冷静地思考,谦虚地求教,深入地讨论。
ask
ask
白银十字骑士
白银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6#
发布于:2015-06-02 23:22
alandelong:那在听感上会有区别么?回到原帖


舌位上做出动作,但不振动声带,只有在某些连读中会被迫发生类似liaison的声带振动发声,此时较为明显,例如早期港剧《河东狮吼》主题曲《皇帝女唔忧嫁》中那句歌词:“太娇生怎可接受(tsip-sau)感化”,很明显的在s前面能听到个p尾;再如陈百强老歌《偏偏喜欢你》:“感情已失去(sat-hoü)一切都失去(sat-hoü)”,也很明显发生类似联诵的情况
ask
ask
白银十字骑士
白银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7#
发布于:2015-06-02 23:36
所以陈唱的“感情已失去”,其实际音值与“感情已失褪”一样。

再有,如《秦始皇與阿房女》中唱到“难为男儿汉”,也有类似的毛病。实际上普通话中为了避免nan'er一词由于过分强调前一音节中“男”字(本为咸摄字,但现代普通话读如山摄)的-n尾而被划归后一音节na'ner,有时会采取将它读成nasal vowel鼻化元音的方式,/nɛ̃'əɾ/,但该曲中没有做到,所以其实际音值成了/na'nəɾ/,“难为哪呢儿汉”,很拗口
18#
发布于:2015-12-25 18:57
对入声韵尾的发音,标准的解释是“成阻而不除阻”。ptk是塞音,发音过程包括成阻和除阻两部分,入声韵尾的发音就只包含成阻部分。不仅粤语,东南亚这些有声调的语言的塞音韵尾好像都是这么发音的(就我个人的了解,越南语是这样,其他的不能肯定)。比如粤语“八”,粤拼为“baat”,就是在发完/ba/的音后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逐渐放松(此时舌尖不一定离开上齿龈),不要有气流冲破阻碍的声音。这用专门的设备是可以看得出区别的,找一本汉语语音学(或者是中国人写的语音学),里面会有详细介绍的。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