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与羌语支诸语言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藏语使用者主要是藏族人(藏族也有使用其他语言的,如属于羌语支的嘉绒语),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印度,尼泊尔及不丹。 现代藏语可以分为多种大方言,在今日中国境内的主要有三个:卫藏方言,康方言及安多方言。 文字 藏文属于印度婆罗米字母体系,是音节文字,单个字母(共30个)代表一个辅音+a,其他元音用附加于字母之上或之下的符号表示。与婆罗米字母不同的是,藏文有分音节符号(楷书是小点,草书是短斜线),一个音节之后一个分音节符号,一段话密密麻麻都是点或短线——这是藏文的独特之处。在一个音节内有一个字母是主要的(往往是单辅音声母或复辅音声母的最后一个辅音),其他字母都只发辅音,唯独这个主要字母(主字)发辅音+元音。 藏文创始于土番王国建立之后不久,由松赞干布授意吞米•桑布扎往天竺求学归来后借鉴印度语言文字体系创制。后经三次正字法改革,最终于11世纪确立下今日的藏文形式。 因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创制之初符合当时古藏语语音的藏文在发音上与今日的诸现代藏语方言已大相径庭,人们常常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使用藏文。因此,与德文,阿拉伯文或印地文,老挝文等不同,人们并不能根据藏语口语听写藏文。会说藏语,会认藏文,并不代表你会使用藏文。 藏文与藏语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方言 在这里我先介绍中国境内的三个藏语大方言。 卫藏方言的使用地区主要在西藏,有两个声调调类(拉萨话)——高调(阴调,清调)与低调(阳调,浊调),其中高调主要有以下几个调形:54,55,52,低调则有:13,11,132。低调伴有浊流。藏语的声调是在藏文创制之后很久才随着浊声母清化逐渐产生的,因此,藏文中并没有声调符号。大体上,浊声母音节读低调,清声母音节读高调(阴高阳低),具体的连读变调规则将在以后另外介绍。 卫藏方言的声母系统在诸藏语方言中是清化得最彻底的(只保留了dz和hg两个以及流音m,n,l,r),复辅音声母也几乎全部单化,只留有“n+辅音”类型。元音主要有藏文中的五个:a,o,u,e,i,另有前化变体ä,ö,ü(元音前化规则也将在以后介绍)以及相应的鼻化元音en,in,än,ön,ün,一共13个。卫藏方言一般没有复元音,辅音韵尾主要有-p,-k,-m,-ng,-r五个,没有复辅音韵尾。 康方言主要在四川被使用。 康方言也有高低两个调类,规则与卫藏方言相似。康方言的声母保留了清浊对立,没有复辅音声母。韵母简化,复印韵尾几乎完全消失,是藏语方言中韵母最简单的。 安多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声调,因为它不仅保留了声母的清浊对立,还保留了成套的复辅音声母,是三个方言中最接近古藏语的。使用地区主要是青海。 三个藏语方言的语音差异很大,难以互通,不过,他们有形式相对统一的书面语——以古藏语为基础的藏文。现代藏语没有超越大方言区的普通话。 |
|
|
沙发#
发布于:2009-02-21 00:19
![]() 藏语使用者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五省区,使用人口达459.3万人。 卫藏方言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所辖的前藏和后藏地区。 安多方言分布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藏区、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此外分居在康藏高原上的纯牧区无声调的土语亦属于安多方言。 康方言分布在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和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以及那曲地区等地方。 卫藏方言和安多方言之间差别较大,彼此通话有一定的困难,但这两大方言内部各土语相当一致。康方言比较接近卫藏方言,都有声调,但内部差别大而复杂。 藏语方言之间差异很大,但文字却是统一的。 藏文的创制: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吐蕃没有文字。吐蕃统一青藏高原地区以后,境内包括了不同部落、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类型,这给政令畅通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为了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参与当时繁荣的国际经济文化交往,必须有自己的文字。在这种形势下,创制藏文成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松赞干布十分重视创制文字的工作,先派去天竺学习文字的七名大臣无功而返,接着又派吞米•桑布扎等人携重金前往。吞米•桑布扎学成而归。他以梵文50个字母为基础,选择其中主要的30个字母,再去掉10个前后加字,确定3个字母为上加字,3个字母为下加字,另外新创造了6个字母,即ca cha ja zha za va,形成藏文30个字母,4个元音符号。一个藏文字,最多可以由七个部分组成:基字、上加字、下加字、前加字、后加字、再后加字和元音符号。他仿照梵文兰查体创制了藏文的正楷体,仿照梵文瓦都拉体字形创制了藏文草体。吞米•桑布扎创制的藏文,一直沿用至今。 现代藏语形成:藏语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就已经存在,在吐蕃王朝初期藏文创制之后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以来,西藏从社会制度到人们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藏语的报纸、刊物、广播和电视各种媒体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藏语藏文产生了许多变化,新的词语大量增加,现代藏语逐渐形成,藏文中也增加了许许多多现代化的词汇。拉萨话即是现代藏语的典型。 参考文献: 1、陈庆英、高淑芬主编,《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2、格桑居冕、格桑央京著,《藏语方言概论》,民族出版社。 3、王尧著,《藏学概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