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geratum 于 2009-3-7 22:05 编辑
谈谈中国国内希伯来语教材的几个致命缺陷 第一,某些教材标榜“直接从中文的角度去认识希伯来语,而不需要借用其他语言”。 按照这种思路:从字母表开始,א、ב、ג、ד、ה、ו、ז、ח ……就变成了阿、贝、格、达、黑、瓦、栽、海……;גּ 被叫做“塞格”;ז 又被叫做“轻资”;תּ 被叫做“双塔”…… 接下来,在整套教材里面,充斥着用汉字助记名来表述和讲解的语音或语法概念,如“卡干”(Qal)、“卡被干”(Qal Passive)、“皮干”(Piel)、“希干”(Hiphil)、“特干”(Hithpael)(又叫“希特干”)…… 这种用汉字助记的教授/学习方式,是中国人学习外语(尤其是屈折语)的特别大忌。而对于掌握希伯来语这种书写系统采用从右向左书写顺序且字母近似“方块字”的语言来说,这种方式无疑更是有着极大的牵制、阻滞作用。 汉语是孤立语,汉字是最适合孤立语的文字。利用汉字(贯穿始终地)去标记(甚至是表达)希伯来语字母这种乍看起来“很孤立的方块字母”,甚至以音译用的汉字为基础,来命名和阐释希伯来语的语音、语法概念,就势必给学习者带来这种强烈的暗示:希伯来语也可以用孤立语的思维模式去学习 —— 虽然绝大多数学习者不了解“孤立语”这个名词,但是他们自己大脑中既有的,却正是汉语这种孤立语的思维模式。他们的意识无时无刻不依靠这种强势的思维模式而得以维系。 除了那些完全没有外语学习经验的人之外,大多数学习者,只要稍有外语基础的,在这种“特色教学”的诱导之下,恐怕都已经感受到了显著的困难 —— 与他们以往学习英语或其他西方屈折语比起来。具体地分析其原因,就是下面所说的。汉字即可以被用来音译外语,这是当然的,因为每一个汉字均具备了一个完整的读音(音节);但同时,每一个汉字都还兼具着表意的功能。不妨说,一个个汉字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意义空间,然而,这种固有的意义属性,在这种“特色教学”的过程中,将给学习者带来思维上的扰乱、搅混、破坏作用。 比如,识记“塞格”这个名称时,“格”字会带来理解上的混乱。这个“格”到底是表示一种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the case),还是代表一个字母([gimel]的读音)? 类同于上面的,“特色教学”方法还大量采用 “黑”、“栽”、“海”、“泰”、“幼”、“梅”、“努”、“惠”、“思”、“施”、“抽”、“叉”、“普”、“特”、“侯”……等等这些有着强烈表实意特征的汉字,来指代希伯来语字母、独立读音、混合读音、发音组合等等,并贯穿于教材的始终。 再比如说,教材里的“尾期”这个名称又是什么意思?这个名称中的两个汉字,到底哪一个是表意的,哪一个是表音的,还是两个都是表意的或表音的?惟有找到了编写者在教材里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中的说明 ——“期”代表了“长咿”的混合音 —— 才能够知晓:原来汉字“期”是代表了一个特定的读音。 这种“特色教学”方法的注音系统,其自身内部也存在着混乱和抵牾。比如前面提到的“希干”(Hiphil)和“希特干”(Hithpael),对于两个同样都是以“希”(Hi)打头的“干”,为了加以区分,只好把“希特干”另外命名作“特干”。难堪的是,“特”这个汉字在教材里还代表了另外一个迥然不同的意思,就是在“特音”这个名称里 —— 这个名称的意思是:跟汉语里发音不一样的音。(这难道是在承认:通常情况下,希伯来语的发音和汉语里的,是“一样”的?) 再举一个例子,这种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有一段“记忆字句”,内容是:“掐塔叉发 切德车菲 滴期 丘兜抽否 督夫 轻 堆吹丢充呆”。 —— 这种“记忆字句”乍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堆乱码呢!其实它是“特色教学”所提供的一种记忆22个元音的方法。然而,不难想象,当初学者遭遇到这种形态丑陋、意义支离的“记忆字句”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打击得还能剩下多少?! 总而言之,利用孤立的汉字去刻画希伯来语,实际上正是将希伯来语 —— 上帝的国度的语言所蕴含的那种独特的意象、质感、神秘感全然解构;关于上帝的隐秘叙事,甚至是上帝自己的话语,那“微小的声音”(王上19:12),都被遮蔽殆尽。 【未完待续】 【抛砖之作,欢迎各位同道讨论、指正】 |
|
|
沙发#
发布于:2017-08-06 15:32
其实我觉得你应该编一部教材,然后克服以上所有的缺点,然后你才能不停地批评。
|
|
地板#
发布于:2010-04-08 13:07
Qasoqaanga谦虚啦~~
其实中介没什么可说的,不论什么做中介,达到学习的目的就行~~ “维护母语的尊严”,这一条极端赞同~~~~ |
|
4#
发布于:2010-04-08 07:57
僅僅是有感而發。
本人因自身條件所限,自學外語和民言都是靠漢文中介的。 qasoqaanga言論初衷都是維護母語的尊嚴。呵呵。 諸位壇友皆為高人,仰慕中。 |
|
5#
发布于:2010-04-07 23:17
回复 30# Qasoqaanga
随便说一两句 呵呵~ 我从来不认为一定需要借助哪个语言才能学另一种语言的。想一想第一个语言接触的情形,还不都是没有媒介的~~ 我碰到很多德语法语的朋友,他们一些借助汉语,更有很多人借助英语,但是学习下来,发音的结果……不好随便对人说三道四的,但是,距离我听到过的德国人、法国人的发音尚远…… 当然啦,学外语的目的不同,要求也必然不同,发音不准又能怎样?老一辈的不少专家,似乎也是有不少发音南腔北调的,但是大家不会质疑他们的水平。 其实,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直接接触目标外语。就算没有注音,没有国际音标,只要能有音频可以听到,我认为就是可以学的。或者说,有相关的语音学描述,也同样可行。任何注音毕竟都是一个辅助的嘛~~早晚是要直接接触原文的,还不如就直接接触,还省得一层经由转写、注音等等的转换。不过,我也知道,不借助这种辅助,意味着初期的学习会相当费工夫。 和Qasoqaanga没有太多直接的接触,但是Qasoqaanga的帖子、回帖,我都有浏览,毫无疑问的高人,呵呵。所以,如果学希伯来语的话,相信拿到希伯来语的教材,只要有音频,一定可以不借助任何辅助掌握发音的。 我是一直认为,任何外语,语音阶段后的深入学习,只要有完整的一套教材,都是可以进行的。只不过,完全的原文教材,是一定需要指导的;其他语言注释的教材,其实只要理解了目标语言,都可以达到目的的~~~ 鄙薄之间,随意聊聊而已咯~~~ |
|
6#
发布于:2010-04-07 22:59
|
|
7#
发布于:2010-04-07 13:12
|
|
9#
发布于:2010-02-25 00:36
|
|
|
10#
发布于:2009-08-28 17:28
楼主 你的头像难道是舍勒 !?
|
|
11#
发布于:2009-08-26 23:36
|
|
13#
发布于:2009-06-07 17:12
你可以拿着我们的字典去学校复印店复印,呵呵,原版买不到,只能侵犯版权了。。呵呵。。
复印的话两本一共五十二左右吧,还算不贵。 |
|
14#
发布于:2009-06-07 14:57
|
|
15#
发布于:2009-06-07 00:22
|
|
16#
发布于:2009-06-06 21:49
rav milim by Lauden~~~ 不错~~呵呵,听说过~。。。。你们这个盗版哪里能买到阿?
|
|
18#
发布于:2009-06-06 21:22
两张照片~
|
|
19#
发布于:2009-06-06 21:15
16# nzyyang
好的!我用的字典其实是复印版的,侵权了,呵呵。不过没办法啊。总体觉得还不错。 רב-מילון:מילון דידקטי דו-לשוני עברי-עברי-אנגלית 2003版 我是北大希伯来语专业的,呵呵,有能帮忙的尽管说哈。。大家互相学习:)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