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逛豆瓣希伯来语小组时 看到一个求救贴 原楼主上传了一张希伯来语手写稿求翻译
自己才刚刚学现希 自然是看不懂 但是觉得这手写稿或许对今后的阅读和书写会有帮助 所以就保存了下来 现在贴到这边和各位声友一同分享学习吧 ----- 刚才又去看了原帖 发现已有人贴出译文 这里一并贴上 我也已经和译者联系 询问其是否方便把印刷体也打上来以便对照着阅读 一旦得到印刷体 会立刻贴过来 译文 KAil(楼主名字,根据读音拼的), 你于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你在**(地名查不到,应该是印度的某个地方吧)陪我度过了很多欢乐/有趣的时光;然后是你提醒我,旅行的意义是遇见一些新的朋友,找到一些新的感觉。谢谢你用耐心/用英文/用你自己的观点/认知/文化来帮助我。 我会为你祈祷,一路幸运常伴。 下面上图 |
|
板凳#
发布于:2014-01-19 18:30
以后这种技术贴越多越好~学习!
|
|
地板#
发布于:2014-01-13 12:51
hongwei0315:有劳有劳~~ 学习了~~回到原帖你们的翻译也比较准了! |
|
5#
发布于:2014-01-13 10:50
jeioyoeumei::转写קייל היה אחד מהגורמים המרכזיים שהפכו את הזמן בשאקשי לכלכך מהנה והזכיר לי שהדבר הכי נחמד בטיול הוא厉害!不愧是学这个专业的!好好比对学习下 |
|
6#
发布于:2014-01-13 03:08
jeioyoeumei::转写קייל היה אחד מהגורמים המרכזיים שהפכו את הזמן בשאקשי לכלכך מהנה והזכיר לי שהדבר הכי נחמד בטיול הוא有劳有劳~~ 学习了~~ |
|
7#
发布于:2014-01-13 00:10
:转写 קייל היה אחד מהגורמים המרכזיים שהפכו את הזמן בשאקשי לכלכך מהנה והזכיר לי שהדבר הכי נחמד בטיול הוא
להכיר אנשים חדשים. אז תודה לך על שהשקעת זמן וסבלנות בלדבר אנגלית ועזרת לי להכיר את התרבות המופלאה שלכם מנקודת מבט אותנטית. בהצלחה בהמשך הדרך. תום 翻译: kyyl是使在Shakshi* 的时光变得** 如此*** 宜人的主因之一,他也让我想起来,旅行中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认识新人。所以谢谢你投入时间和耐心与我讲英语,(也谢谢你)从真实可靠的视角帮我认识了你们灿烂的文明。祝日后**** 成功! Tom***** 注解与评论: * Shakshi有“刺槐”之意义,然而根据上下文此处应为地名。我并不知道这个地方,或许是印度地名。考虑到很多以色列人在入伍前酷爱赴印度旅游,此处可能是印度的一个小地方。此说法的唯一根据是可以搜到带Shakshi的印度人名,但未见地名。 ** 第二行第一个词,也是@hongwei0315 开始表示拿不着的那个词,最有一个字母应该是waw而不是yod,可以根据前文复数主语判断。而且此人手迹,yod与waw的长度差别不大(参考手写件第三行טיול)。第一个字母应该是heh而不是Xet,参考第四行חדשים中,Xet的竖与折笔相较于彼此之起点,而此人的Heh的竖靠内一些。此外,这个词根是h-p-k,为“翻、覆”之意,也有使……成为的意思,“成为”的事物、结果,与介词le搭配。此处亦合。 *** 如此为kol kakh,应为两个词,此处拼为一词。总体语法、句法、用词上看得出原作者的希伯来文水平不高,但很可能是母语为希伯来语的人士。因此,不如说此人文化水平有限。 **** בהמשך הדרך 貌似与英文“down the road”类似。 ***** 最后一个字母应该是mem sophit。此人的b开口更大,整体形态更趋水平。更类似mem。 _______________ 上学期上了一学期的古文字学课程,所幸按照发表体例写一篇微型“论文”。 顺便也贴到了豆瓣原帖。 |
|
8#
发布于:2014-01-12 23:13
|
|
9#
发布于:2014-01-12 23:12
|
|
10#
发布于:2014-01-04 21:20
|
|
12#
发布于:2014-01-04 19:11
hongwei0315:拉丁系的无奈啦,其实也无所谓了。在米国的影响下,大概欧洲传统的圆体书法也没什么市场了。现在美国的年轻人中,似乎也没什么人注重的。法国德国等等欧洲国家,或者也许英国的贵族教育还会有吧。毕竟德语法语的标准手写体也不再是花体了。有趣的是似乎越南语...回到原帖一点没错!而且我猜在学用婆罗米文字的那些语言的时候应该也要花点时间认读手写体吧 另外关于拉丁字母一块,除了铜板印刷体外,一旦熟悉了传统手写体之后写起来真是又快又漂亮啊 学习一门语言包括听说读写译 可惜人们都认为写只包括写作了 但其实还有书法啊..不求能写的多漂亮但至少要花精力有意识去改善 |
|
13#
发布于:2014-01-04 13:35
lloydyuan:是啊 我大学念的是英语系 身边的同学几乎没有一个人意识到应该去练习英文书写 而老师上课也从未提及 记得有一回上写作课 我把自己手写的作文交上去 结果老师说:你要是考试这么写我看都不看 直接给你最低分 因为我根本没有那个精力去看 也看不懂 所...回到原帖拉丁系的无奈啦,其实也无所谓了。在米国的影响下,大概欧洲传统的圆体书法也没什么市场了。现在美国的年轻人中,似乎也没什么人注重的。法国德国等等欧洲国家,或者也许英国的贵族教育还会有吧。毕竟德语法语的标准手写体也不再是花体了。有趣的是似乎越南语还留着法国传统呢~ 西里尔系的相对就好很多,人家标准的手写体就是花体书法。写得好看是一方面,写得够不够快又是一个问题。能算“快餐文化”么?呵呵。上课记笔记的话,还是越快越好~ |
|
14#
发布于:2014-01-04 13:31
maggiore:羡慕两位的能力,以前同学送的两本书上,封二的位置就有手写体,看来国外的教育还是挺重视手写体的。 感觉国内的教育,包括英语教育,对手写体和书法都不太重视。回到原帖希伯来语是特例吧,印刷体和手写体差异大,学现代希语必然是要学现代手写体的,不像圣经希语,无所谓。不过,似乎如果是犹太传统的教学,圣经希语学习也会接触现代手写体的。我的圣经希语老师虽然能看手写体,但是更习惯“仿”印刷体的字体,而TA的圣经希语是跟传统的犹太学者学的,就习惯用手写体。至于书法嘛,那就只有自己搞了。我们学阿语的大概也没多少人能一上来就流畅认读阿拉伯人龙飞凤舞的字,总也都需要稍微适应熟悉一下。让学中文的老外来认中国人的行书草书,恐怕一样痛苦。 |
|
15#
发布于:2014-01-04 11:46
|
|
16#
发布于:2014-01-04 07:41
羡慕两位的能力,以前同学送的两本书上,封二的位置就有手写体,看来国外的教育还是挺重视手写体的。 感觉国内的教育,包括英语教育,对手写体和书法都不太重视。
|
|
18#
发布于:2014-01-01 21:01
hongwei0315:不客气啦~ 互相学习~~好的 有劳洪玮哥啦! |
|
19#
发布于:2014-01-01 04:12
lloydyuan:虽然很多解释我还没有学到所以不是很了解 但是还是要感谢洪玮哥耐心的讲解。对待分歧的看法我和你是一样的,即根据译文和单词意来判定具体是哪个词汇,应该如何拼写。但囿于学识实在有限,倘若洪玮哥解释的大致无误,那应该就差不多了。末了,祝新年快乐!万...回到原帖不客气啦~ 互相学习~~ 如果按照我的不够精细的理解,直译则是:“Qayil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of my spending the time in Shakshi with such great fun and he reminded me that the most pleasant thing in the journey is meeting new people. So thank you for investing time and suffering in talking English and helping me get to know your wonderful cullture from an authentic perspective. Good luck as (your) road continues. Tom” 这样子。最后的,实在不知道是不是名字,拼着很像Tom…… [hongwei0315于2014-01-02 06:28编辑了帖子]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