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古卷(מגילות ים המלח)
死海古卷是一系列古典時期的書籍,成書於兩千年前,1947年於死海邊的合姆蘭(קומלן)的一些山洞中被發現。 古卷中有希伯來聖經,例如《以沙夷胡古卷》就是《聖經》中的《以沙夷胡書》。不過古卷中也有其他一些書籍並非來自《聖經》。通過這些書籍我們能瞭解關於合姆蘭人的生活與哲學的一些資料:他們生活在公社裏,一同耕作,一同用餐,每日一同祈禱,學習並撰寫書籍。合姆蘭人守猶大人的節日,在一年中要禁食多日。 另有一卷書描述了“光明之子對黑暗之子的戰爭”。這卷書上說,世界上存在光明之子與黑暗之子,光明之子代表美好,黑暗之子代表邪惡。每個凡人或是生而為光明之子,或是生而為黑暗之子,光明之子永世與黑暗之子征戰。另外還有一卷銅卷,這卷書上有關於聖殿寶藏的資訊。這卷書上說,西元70年,有人把聖殿的黃金與錢款移到了猶大沙漠以及耶路撒冷近處的六十四個地方。 文獻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以及神學家都在研究這些古卷。他們各自都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文獻學家問的是每卷書籍的語言的特殊之處,這種語言與《聖經》語言相似還是與《密希拿》語言相似,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種語言。 歷史學家問的是這些古卷成書於何時,是在聖殿尚存的時期嗎?西元前70年還是西元70年? 神學家問的是古卷出自誰之手,猶大人,基督徒抑或其他一些人?他們想知道這些人是怎麼理解,談論耶和華的。 考古學家問的是合姆蘭人住在哪里,吃些什麼,在哪里工作。 至於我們,我們問的是關於生活,有哪一些他們知道的而我們不知道,抑或我們知道的而他們不知道。 銅卷(מגילות הנחושת) 1966年,德克薩斯州的溫德爾·鐘斯(וונדל גיונס)聽說了銅卷的事,就來到了以色列。 他說:我想找到聖殿的寶藏。 當地人告訴他:銅卷中關於寶藏的事是編造出來的,銅卷中沒有實情。鐘斯很惱火,他想:這些人根本沒有正確理解這卷古書。他回到德克薩斯,在那裏研讀來自猶大沙漠的各種古卷。他學習以色列地理與歷史,幾年後又回到以色列尋找寶藏:尋找聖殿的黃金與錢款。 美國人聽說了溫德爾·鐘斯的事,想:這故事聽起來很有趣。其中有一些也跑到以色列去與鐘斯一同尋寶。每天他們起早貪黑。他們住在沙漠中,每天五點起床,一刻也不休息,成天想的都是聖殿的寶藏在何方。 直到今天,他們還有其他一些人還在尋找寶藏。他們並不知道寶藏在何處,不過仍狂熱地搜尋著。 译自希伯来语原文《希伯来语教程》第二册
http://ivrit-skink.spaces.live.com/?_c11_BlogPart_BlogPart=blogview&_c=BlogPart&partqs=cat%3d%25e9%2597%25aa%25e5%2590%25ab%25e8%25af%25ad%25e8%25a8%2580%25e6%2596%2587%25e5%258c%2596 |
|
最新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