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犹太民族遭受法西斯迫害时,中国曾为他们提供过庇护。美国旧金山近日开始举行的《犹太人在近代中国》图片展,展示了犹太人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图片:2010030504393570.jpg ![]() 图片:在上海出生的犹太人倪新指着自己当年的照片向观众解说 从19世纪中叶起,就有犹太人移居中国,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遭受法西斯迫害的大批犹太人,则把中国作为他们的避难地。当年中华民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曾为数千名犹太人签发了“生命签证”,这些死里逃生的犹太人大多数居住在上海。 《犹太人在近代中国》展出的89张照片中,有一张是三位穿着中式长袍马夹的犹太少年的合照,其中的马托克•倪新目前生活在旧金山湾区,他已经87岁,他用老式上海话说:“我生在上海,我在上海生活了26年,我的父亲也生在上海,他在上海生活了60年。” 倪新又说:“我怀念我的祖国,我也把中国当作我的祖国。我觉得我更像中国人,我说流利的上海话,我用筷子吃饭,我每星期至少四、五餐吃大米饭。” 图片:无标题.bmp ![]() 图片:《犹太人在近代中国》图片展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仅1933年到1941年,上海的犹太人就达两万五千人之多。一百年间有多少犹太人在中国生活过,没有准确的统计,他们分布在上海、哈尔滨、天津、青岛等城市。曾在哈尔滨生活过的沃尔女士说:“中国人太好了,中国是散布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唯一没有遭受歧视的地方。” 如今中国已经鲜少见到犹太人了:1949年后,大批犹太人离开了中国,至文化大革命,几乎所有犹太人都离开了这个曾经庇护过他们的国家。 《犹太人在近代中国》图片展,是由美国犹太人委员会旧金山分会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这也是旧金山与上海结成姐妹市3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
|
最新喜欢:![]() |
板凳#
发布于:2010-03-13 08:45
To: Kouhoutei
你是从哪里打听到"东方犹太人在以色列国内可是受歧视的"? 洗耳恭听. |
|
5#
发布于:2010-03-14 13:01
To: Kouhoutei
先简要地提一下以色列的历史,这样可能有助于你理解你读到的东西。 首先,名词解释。 东方犹太人(Mizrahim Jews):指的是来自北非国家、阿拉伯穆斯林国家,例如伊拉克、伊朗、也门等,这些地区的犹太人为了避免被杀害,必须及时逃离。东方犹太人还包括来自印度的犹太人。顺便说一下:上海犹太人属于西方犹太人,因为这些犹太人来自欧洲。 西方犹太人(Ashkenazi Jews):指的是来自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的犹太人。 第一波回到以色列的犹太人是来自欧洲的犹太人,大约在200年前。最初的时候人数不多,但是二战后,大批的犹太人回到以色列。1948年,这些犹太人成功地结束了英国人的统治,并成立了以色列国。也就是说以色列的建国者,大部分都是西方犹太人。 建国后的以色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及时地、尽最大的努力让东方犹太人回到以色列。也就是说,东方犹太人非但没有受到歧视,而且得到以色列政府的帮助回到以色列。 建国之初,西方犹太人确实比东方犹太人有更好的教育背景,因为西方犹太人大多是律师、医生等。但是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现今的以色列东、西方犹太人的教育程度差异几乎不存在了,更重要的是年轻的一代已经完全融合,很难说,谁是东方犹太人,谁是西方犹太人。 发生在以色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此快速地融合,这在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 1948年后,有2类难民:第一类是巴勒斯坦难民,至今依旧生活在加沙和西岸地区;第二类是来自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的犹太难民(数量上远远大于巴勒斯坦难民),这部分难民是以色列社会中东方犹太人的主要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犹太难民很快就融入了社会,成为正常生活的以色列市民,而巴勒斯坦难民至今仍然是难民。众所周知,阿拉伯人非常有钱,因为他们有石油。那么他们为何没有帮助这些难民? 引用阿拉法特(或者他妻子)的话无异于一个笑话。这就好比引用日本人的话来解读中国的历史。阿拉法特的妻子居住在巴黎,每年从巴勒斯坦政府处得到七百万美元。与此同时巴勒斯坦人民生活在贫穷和痛苦的生活中。她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钱,是因为阿拉法特死之前,他把所有属于巴勒斯坦人民的钱都转给了她。巴勒斯坦政府和她进行长长的谈判之后,她才同意将这些属于巴勒斯坦人民的钱退还,条件是每年得到七百万美元。 刺杀拉宾的人名叫Yigal Amir,他是Bar-Ilan 大学的一名法律系学生,出生中产家庭。他自己从来就没有宣称是受歧视的,以色列社会也从来没有宣称他是受歧视的。刺杀拉宾完全是政治原因,与歧视没有任何关系。 我曾经在以色列,和很多的犹太人聊过,东方犹太人、西方犹太人,没听人提到过歧视问题。 |
|
6#
发布于:2010-03-16 16:13
中国人也遍布了全球,哪里都可以找到中国人的足迹
|
|
8#
发布于:2010-11-02 21:36
在看百战经典的时候,二战中的以色列顽强建国,这点让人敬佩和感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