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是个人观点, 随意谈谈,如果觉得论证不严密,待日后完善。
主要也想看看大家的想法,一个想法总在脑子里,那始终是个人想法,经过大家讨论的结论,才是凝结着群体智慧的观点,欢迎讨论。 好了,还是开始正题。 首先,国际音标是很重要的标音工具,这一点不能否认。但是,实际的语音音频材料要远好于国际音标,特别是对于语言学习目的来说。不是因为国际音标不够准确。而是因为,国际音标与实际音频来说,只是退而求其次的东西。 原因在于:假设小女孩,小男孩,女人,男人,老太太,老头。各10人,那一共就是60人,如果全是母语者,都发【a】音,那就有60各不同的发音,但是全可以用/a/表示。而/a/却不能恢复成到底是谁的发音。如果A到B和B到A不对等,那一定是某个方向上造成了信息丢失(当然这些信息可能包括游泳信息和无用信息)。你爸,你妈,你老公的声音你能认出来,就说明了语音除了表意之外还带有其他属性的信息。 第二点,这其余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吗?当然不是! 过去信息科学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的年代里,机器模拟的人声总是很别扭,有一种特有的“机器声”。一个原因就在于,把所谓的标准音机械的堆砌,其语流听起来还是不自然的。而一些小品中的段子,如品牌名称“阿玛尼”“阿迪达”连起来“阴天下雨屋里黑”,加上所谓的韩国味,听起来就像韩语。即使对于懂韩语的人来说,听不出来是什么意思(因为不正确)但是仍然听起来像韩语。这充分说明了,要真正发音自然是不能堆积所谓的正确音素的。 再比如声调和语调的细微感受,拿声调来说,缅甸语的高平调如果理论是555,实际的音值大概是553,也就是实际的发音后面总带着降调,这个降调是包含在这一声调内的,不是第二个字的声调。如果这个现象教材里愿意说明可以说明,不受限于国际音标的话。那下面再看。 元音辅音的问题,先拿元音来说吧,元音舌位图里的音是连续变化的从u到o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分界线,数学的类比就是,数轴上从0到1有多少个数?有无数个,0.1 ,0.00001, 0.1235432, 0.93939393……循环,0.200002023219,可以想象。那我们要发明无数个音标符号来表示这无穷个音?当然不是!也做不到!所以每个符号表示的是一个范围,前几天也讨论了各语言中颤音r的不同,其他的辅音比如s这样的区别不明显的辅音,韩语和英语中的也不相同。那元音来说,每一种语言中的一个音位可能包含的范围也许在另一个语言中在两个音位里,如图。也就是说每种语言的/a/,/i/可能都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国际音标在一定程度上的不适用。 所以要发音准确自然,听实际的音频更重要,国际音标只能起到帮助尽快熟悉新发音的发音方式的作用,无法代替必要的音频材料。很多音频中才有的小细节靠音标是不行的,只靠音标永远也不可能说出最自然地道的发音、对话。 [604692228于2016-12-29 12:45编辑了帖子]
|
|
沙发#
发布于:2016-12-30 17:26
|
|
板凳#
发布于:2016-12-30 17:18
但是略高是高多少????
/i/和/e/之间正中间的位置是什么元音????假设叫“元音1”,那“元音1”和/e/之间的呢?叫“元音2”,那“元音2”和/e/之间叫什么?元音12之间的? 所以说国际音标只是没有音频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
|
地板#
发布于:2016-12-30 17:14
|
|
4#
发布于:2016-12-30 16:09
alandelong:国际音标,也分宽式和严式回到原帖是的,严式的还包括元音比标准音靠前或靠后,靠上或靠下的符号,就是因为它自己都承认他不够准确 |
|
7#
发布于:2016-12-30 11:42
而且国际音标的帮助作用,是让你认识发音迅速从0到90%。而不管快慢要是想到100%的话只能用音频,国际音标无论如何办不到
|
|
8#
发布于:2016-12-29 17:52
watson1981:唉,国际音标和音频根本是两回事啊。国际音标有助于理性认识发音、准确发音,音频资料有助于发音地道、自然。好的教材当然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了。这样教材现在国内也慢慢多起来了,但是还不够。要么不配音频,要么用各种乱七八糟的标音或让人看得头晕的语音描述...回到原帖这个也是我的观点,国际音标可以让初学者基本理解发音的大概情况,做到基本正确(只是基本正确)如果没有音标,只是描述,就可能造成理解的不准确。但是住嘴要的还是音频,有了音频之后,如果耳朵被多语言练的很厉害,直接听就能听出来是哪个音。 即使没有国际音标,只有模糊的描述,那你一听音频就知道真确的发音了。 但是,如果没有音频,只有国际音标,学完的发音当然不地道不自然。 国际音标和音频当然是最好都有,但是只有一个的话,当然是音频更好。二者重要性的程度,我自己觉得比例大概是国际音标:音频约等于20-25%:75-80% |
|
9#
发布于:2016-12-29 17:44
唉,国际音标和音频根本是两回事啊。国际音标有助于理性认识发音、准确发音,音频资料有助于发音地道、自然。好的教材当然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了。这样教材现在国内也慢慢多起来了,但是还不够。要么不配音频,要么用各种乱七八糟的标音或让人看得头晕的语音描述。
|
|
|
10#
发布于:2016-12-29 17:31
|
|
11#
发布于:2016-12-29 17:30
我是学日语的,当然日语的语音比较简单,所以我的观点可能有些局限。
我认为不学国际音标也可以学语言,只要你有比较可靠的音频资料、或者能与母语人士练习,不断跟读模仿,就能学好。 而且入门阶段我觉得也不需要把语音练习到完美,大概差不多就可以了,后面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纠正提高的过程。 当然国际音标也有好处,特别是学习多门语言的人。比如我学了德语之后,看到音标才突然意识到,原来德语里ich的ch,发音和日语ひ的辅音是一样的,我以前以为ひ的辅音和は并没有区别呢。 |
|
|
12#
发布于:2016-12-29 17:23
|
|
13#
发布于:2016-12-29 17:19
|
|
14#
发布于:2016-12-29 17:17
人和人的智力有差距。
反正我有一堆带音频的教材,就不会去找破烂。 如果家里有10辆法拉利跑车,就不会非要找太破旧的上锈自行车出行。 如果家里有世界上最牛B的的厨房,就不会非得支个破架子再自己点堆火做饭。 |
|
15#
发布于:2016-12-29 17:16
音频资料确实很好,但人人有日常生活工作,不可能都面面管到,只在网络上找音频。一本好外语教材,可以没音频,但必须多作国际音标标音,否则就只能是野鸡教材,可信度很小了。我的个人看法。。请理解。
|
|
16#
发布于:2016-12-29 17:10
|
|
17#
发布于:2016-12-29 17:05
|
|
18#
发布于:2016-12-29 16:57
|
|
19#
发布于:2016-12-29 16:53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