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415回复:7

[语言交流]我震惊了,目瞪口呆——语言跨度如此之大的同学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0-02-10 04:42
今天晚上上阿拉伯语课,老师迟到了(理由是下雪。 我晕,就这么小的雨夹雪也算?!~~),教室门不开,跟一个认识的同学在门外等着。然后该同学的另一个朋友也来上课,三个人就凑一起瞎聊。
初次见面的不同民族的人在一起聊天,谈谈各自的语言是个不错的话题,屡试不爽 ~当我得知她是爱沙尼亚人时也不管啥就往外蹦零星记得的爱语短句。估计是自家的母语连欧洲别的大国都少问津,把人家给高兴坏了,就聊开了。这一聊,把我给震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这位后来的爱沙尼亚同学能说的语言跨度如此之大!把我给吓到了!
她打小就会说爱沙尼亚语和俄语,芬兰语能听懂个大概,还会说一些挪威语,来法国的大学学日语专业,刚大一,根据学校的外语专业要求,选了阿拉伯语作为三外~~~
来法国上大学,法语自是没问题,听她说话,法语说得挺溜;虽然才刚学日语,不过正经日语专业到了大三,到时还是挺厉害的;三外要求也上三年,到了最后应该跟国内的外语专业选修的二外差不多。再加上本来就会的那几门,想想看,真是夸张:除了跟爱语比较近的芬语外,她会的这几门,关系最近的都是同语系不同语族,语法特征还都不一样!~~真不知道这种人的脑子是咋长的!咋就能玩转得过来呢?!
汗颜啊 ~~咱自以为爱好语言,可是跟这位同学比起来,那勇气可还是有距离。
诸位声友,多种语言,哪怕跨度再大,一起拿下也不是神话啊~~~共勉共勉

最新喜欢:

跨境电商运营iMjmJ.Com跨境电商运营...
沙发#
发布于:2010-02-10 21:16
回复 4# hizkuntzale

关于你说的“尾音”,国内习惯称为“尾符”(即是词末辅音所附着的元音符号),其实,在口语交际中,甚至是可以全部省略的。当然,这是极端的情况,因为有些符号,是顺口就带上了。尾符体现了阿拉伯语词的格位,体现了整个句子里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对于不是只满足于一点点口头表达的学习者来说,是很重要的。阿拉伯人从前甚至把语法,定义为“一门借以确定话语中词尾格位标志的学科”。所以,老师要求除了句末略读外,其他都读出来,应该是有意为今后的语法学习打基础的~ 另外,在古兰经诵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朗读要求,的确是规定“尾符在句末和停顿处略去不读”。

省略尾符,好处就是不用考虑格位,对于口语表达是非常便利的。否则,“一个叙利亚学生”Taalib surri,主格是Taalibun suuriyun,宾格Taaliban surriiyan,属格就成了Taalibin surriiyin,在口语交流的时候,过多考虑语法格位会影响表达速度呢~ 我们专业教学的基础阶段,一直是要求尾符都要读出来的,到了后面再省略,这样方便打下比较牢固的语法基础。

原来hizkuntzale是交换生啊…… 果然是大好的学习机会啊~~
板凳#
发布于:2010-02-10 20:59
回复 4# hizkuntzale

呵呵 阿拉伯人就是……时间观念不老强的 很多人办事效率也是超级不高…… 怎么说呢 沙漠民族 比较随性吧~~

阿语方言问题很严重的……不少发音是和标准语有区别的。不过,学校教学应该还是教授标准语的多啊……字母ج的读法的确依方言而不同,算方言差异比较明显的一个字母。关于“海湾地区读作ʤ,埃及读作g,马格里布读作ʒ”,埃及的我个人听到的最多是g;马格里布的,是听我同学说她接触的摩洛哥人的发音是那样的;海湾方言我没有实际证实过。但是的确三者是这么被描述的~~ 标准语的正确读音应该是ʤ,《古兰经》诵读和新闻放送里面都是读ʤ的~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马格里布的ʒ,是法语影响的结果,呵呵。
Nyuggu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地板#
发布于:2010-02-10 20:38
本帖最后由 Nyuggu 于 2010-2-10 20:49 编辑

她打小就会说爱沙尼亚语和俄语,芬兰语能听懂个大概,还会说一些挪威语,来法国的大学学日语专业,刚大一,根据学校的外语专业要求,选了阿拉伯语作为三外~~~
来法国上大学,法语自是没问题,听她说话,法语说得挺溜;虽然才刚学日语,不过正经日语专业到了大三,到时还是挺厉害的;三外要求也上三年,到了最后应该跟国内的外语专业选修的二外差不多。再加上本来就会的那几门,想想看,真是夸张:除了跟爱语比较近的芬语外,她会的这几门,关系最近的都是同语系不同语族,语法特征还都不一样!~~真不知道这种人的脑子是咋长的!咋就能玩转得过来呢?!hizkuntzale 发表于 2010-2-10 04:42


     无聊透顶,如果从小的母语就是爱沙尼亚语的话,那么除了俄、日、阿之外,文中提到其他的什么挪威语法语根本不够成任何炫耀的资本,因为它们那点语法难度就是再翻几番也休想和爱语相提并论。
至于俄语,这位同学若是80后的话,那只怕直到她上小学时,她的伟大祖国都还是以俄罗斯为主体的苏联。芬语和爱语的相似度过路人都知道。选了阿拉伯语作为三外怕是一时冲动,将来会不会后悔,还要看本人下的功夫和其自身的悟性。欧洲人学日文,可以同时了解到汉、南洋和阿尔泰等多方面的文化,所以选择此专业,还是颇令人赞同的。
4#
发布于:2010-02-10 13:52
回复 2# daybreak


    好奇你们老板,八一八吧~~
5#
发布于:2010-02-10 13:51
回复 3# hongwei0315


    老师是阿拉伯人,貌似是马格里布人~~
请教hongwei声友一个阿语问题,是否字母ج的读法依方言而不同呢?记得看一本美国教材里说,海湾地区读作ʤ,埃及读作g,马格里布读作ʒ,是否如此呢?(我们老师是教我们读ʒ的)还有,听教材录音,所有单词的尾音都是不读的,好比“书”读成kitaab,“学校”读成madrasa,“叙利亚学生”读成Taalib surri;而老师要求我们除了在句子末尾可以不读,别的地方一律读成kitaabun,madrasatun和Taalibun surriyun。请问到底是哪种读法更标准些?
至于我嘛~我是来这边交换的,按理是要学法学的,可是因为在国内学分都修完了的缘故,所以可以想修什么修什么~~
6#
发布于:2010-02-10 11:03
呵呵 如果是阿拉伯人当老师 迟到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再一次被你的学习环境震撼了…… 突然很好奇…… 不知道LZ是专程到法国留学学语言呢?还是以其他专业过去 因为兴趣选了外语课程?
daybreak
青铜十字骑士
青铜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
发布于:2010-02-10 09:51
你真把我羡慕死啦。。你這挨千刀的。。。這麼好的環境

我們老闆語言跨度也挺大的。。。。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