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2831回复:36
撒拉语
去年到处乱走的时候,在西安到西宁的火车上遇到一个回老家的撒拉族小朋友。跟他聊了一路,学了好多单词。但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标记方法,而且好多音用嘴可以模仿,用文字总觉得难以准确表达。
列在这里,不知道有没有讨论的价值。 图片:9010f5198618367a0c01412c2e738bd4b21ce57c.jpg.png ![]() |
|
|
沙发#
发布于:2014-01-18 23:40
图片:8d2fd0c451da81cb985cba3c5266d0160824314d.jpg.png ![]() |
|
|
板凳#
发布于:2014-01-18 23:43
好像也是突厥语打底,里面蒙语、阿拉伯语、汉语的借词会比较多。
而且他比较年轻,他的数词一旦遇到量词,就全部都变成了汉语。比如“一个”我也不知道怎么标,叫zrigei,还是jrigei。 |
|
|
地板#
发布于:2014-01-19 00:32
突厥语言,但动词和满蒙日韩一样,没有人称变位。内地里开兰州面馆的基本都是青海来的撒拉族,根本没几个回族。
|
|
4#
发布于:2014-01-19 10:17
|
|
|
5#
发布于:2014-01-19 10:18
|
|
|
6#
发布于:2014-01-19 15:21
|
|
|
9#
发布于:2014-01-19 18:45
yoontaesoo:超像维语有没有!!回到原帖语法可比维语简单多了。动词不变位,好像也没有领属词缀,更像是满蒙语。 |
|
10#
发布于:2014-01-19 18:53
|
|
11#
发布于:2014-01-19 23:28
about Salar
啊!撒拉语
今天正好在看The Xinjing Conflict 里面就有提到这个语言 在谈及中国境内语言(含方言)的等级分布时 作者描述了一个5层结构的金字塔 最上方是National Standard viz. 普通话; 第二层是Regional Linguae Francae(Quasi-Standards), 内含诸如标准广东话,标准维语,藏语拉萨音和四川凉山彝语等; 第三层是Primary Minority (Recognized Regional Varieties), 内含诸如乌鲁木齐/西宁地区汉语,台山广东话,哈萨克语, 喀什格尔地区维语(Kashgar Uyghur);撒尼彝语(Sani Yi);藏语安多音和康区音; 而在第四层的Secondary Minority (Local Subvarieties)中就有提到了撒拉语,与之并列的则是鄂温克语; 第五层是Unrecognized,包括藏语五屯音/嘉绒音(Wutun/Gyarong),瓦罕语(Wakhi),图瓦语(Tuva)以及Yala彝语(Yala Yi) 根据作者的观点,由于第一第二第三层语言的强势,势必会导致第四第五层语言被压制,无法享有和前者一样的发展空间。而这又是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中强调的各民族语言平等,都享有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相矛盾的。 对于这种现象,究竟是该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待还是应该批判前三层语言的强势呢? [lloydyuan于2014-01-20 00:51编辑了帖子]
|
|
12#
发布于:2014-01-20 07:06
|
|
|
13#
发布于:2014-01-20 07:10
這批拚音乍看之下有點像南島語單詞
除了拚法是漢拚 另外大概就是缺乏音韻學的規範吧 |
|
|
14#
发布于:2014-01-20 15:24
|
|
15#
发布于:2014-01-20 17:41
lloydyuan:啊!撒拉语National Regional 等词描述的是语言的活跃程度,用“等级”“层次”等词不合适。 通用语随着公文布告、广播电视、文字资料等途径覆盖越来越多的人群,局部通用语言的使用范围必然会有所缩小。 语言政策当中的“语言平等”应该是指权利平等、机会平等,是指各民族有权利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文的权利。比如撒拉族人,你可以选择说撒拉语,可以用撒拉语写作,不因为使用撒拉语而被歧视。但不能硬性规定各个语言都必须在广大范围内通行,你有权说民族语,别人有权不懂。 |
|
16#
发布于:2014-01-20 17:46
|
|
17#
发布于:2014-01-20 17:55
|
|
18#
发布于:2014-01-20 17:57
|
|
19#
发布于:2014-01-20 18:01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