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发布于:2015-10-05 19:42
|
|
21#
发布于:2015-10-06 14:46
我觉得一开始需要有一两门长期坚持的语言,学到一定深入程度后再着手其它最好。五六种同时学很容易导致最后每种都只认得个字母和语音
|
|
22#
发布于:2015-10-07 15:03
欧洲的语言(俺只讨论日耳曼、斯拉夫和罗曼三语族)基本是不难的,难的是习惯用法和思维模式。说的牛一点,甚至可以猜会。所以欧洲语言学得再多也就这个认知水平。学外语的确有条件就要接触不同的语言类型和无亲缘关系的重要语言。这样对语言这个人类区别动物的少数指标而言,才能深入了解。
俺的经历,拉稀饭是印欧语的极限了,所以除这三门外加英德俄,其他语言不接触不学习。非印欧语,倭文和一门西南少数名族语言,再加上号称语言悟性试金石的北美土著语大萨语或格陵兰语(这两门专杀牛人的)。这几门语言真的非常足够了,整天折腾尽量掌握的深一点,俺在努力中。俺的博客有些笔记。 |
|
23#
发布于:2015-10-07 21:02
其实也很简单。比如说。你法语学累了。。那么就不要学新课了。把学过的课文句子。。背诵背诵。。抄写抄写。或者听首法语歌曲。。。都是好办法。。。或许只要几分钟就可以了。。。。对这个语言又加深一步印象。。然后。选择你在学的其他语言。。。背单词。学新课文。。
|
|
24#
发布于:2015-10-07 21:20
Fredrik_Chang:我同意。我非常支持学一门语言坚持学下去,不喜欢每一种都开个头然后学一点就扔。回到原帖对。所以眼高手低浅尝辄止学外语是为图个新鲜的人永远都是你好再见借支钢笔一碗饭多少钱这些,外加认几个字母和背诵几句字母形状演化史等 |
|
26#
发布于:2015-10-07 22:40
如果你同时需要接触并尽量理解多个语种,这个就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一种现象;如果将掌握多语种列为一种需要刻苦努力达成的近期目标,这个过程就有点过于艰辛和冗长了吧,因为吃透一门语言是阶段性努力成果的综合。你把外语当便利主义至上的工具,并投入一定的时间,长期总会有收获的。
此外当语言C的材料为稀缺资源,需要借助语言B(假设为你的第N门外语)和或语言A(假设为你的母语)来理解和学习时,既有的习得语种语言B(即便原本积累的并不够用)会随着突飞猛进的。 最后,技术进步改变人类生活,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始终是语言学习者的好战友。想多快好省多吃几门,只能想办法让投入变得更有效率、训练更有针对性。 |
|
27#
发布于:2015-10-09 07:10
|
|
28#
发布于:2015-10-09 16:52
|
|
29#
发布于:2015-10-09 17:00
|
|
30#
发布于:2015-10-09 17:05
|
|
31#
发布于:2015-10-15 21:06
我们老祖宗早就说过温故而知新。。。常常复习前面的学过的东西。。读读背背。。。也是一种休息方法。又把这些旧知识巩固一边有何不好。。。我一天就抽了点点时间。把西班牙语第一课。。读读背背一遍。。。
|
|
32#
发布于:2015-10-20 18:57
学外语,我认为至少得能用这门外语流畅阅读,甚至能用其进行部分思维活动才算入门。一下子学得太多,很难脫离初学状态。不论学什么语种,总抱著各语种的课本不放也不是个事儿啊~~
如果愿意,可以试试以一个语种为中心,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照著最好去练,其他语种放寛标准,有针对性的学,比如二外可以放弃说和写,只求听懂和读懂即可。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