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发布于:2013-09-15 16:32
苏轺:你自己看你原话“你給扣的這頂帽子倒不是一般的大”,你自己扣完帽子又举不出例子就开始玩文字游戏,承认“官方语言的确立主要受政治影响”就那么难么?你要是举不出例子就别回了,等那个maggiore出来自己看看,主要和只是不是一个意思,你也代替不了...回到原帖不知道是我的水平太差,還是您想像力太豐富,不過前項看來不存在。什麼叫“承认“官方语言的确立主要受政治影响”就那么难么?”,真的是我說得不夠清楚?!從我發言的第一個字開始就明確了政治操縱這一事實。這一事實普遍存在但並不代表它就是當仁不讓的上上之選,更不能直接等同於是傳承文化的良策。要說摳字眼,我可比不上您,凡事無絕對,只收政治影響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政治本身就是不確定因素,政治以其利益為主導,政治因素主導就已經說明問題,政治決策與什麼民心所向毫無直接關聯,更不能自動成為其正當化的理由,也不存在因為是大勢所趨所以政治影響不該承擔責任一說。這一點不管是歷史還是現世都已充分體現。 |
|
42#
发布于:2013-09-15 16:34
|
|
43#
发布于:2013-09-16 00:32
kicote:正是,不只是國學或是其他古典層面的應用,就連最普遍最基本的語文都深受其害。回到原帖我没看完前面的那么多发表,所以如果我讲的东西里忽略了您之前的发表内容请见谅。。貌似您对普通话厌恶至极,以至于说她是“最没底蕴最没文化之极”。。 1. 那您认为规定国家的“普通话”应该用哪种方言合适? 2. 哪种方言最适合照顾到全国十几亿汉族人?吴语?粤语?闽语?赣语?湘语?这些都是小众方言,何以成为全国的普通话?虽然他们继承了更多的古代汉语音素,但是对于全国大部分汉族人来说理解这些方言是很困难的 但是官话不一样,全国80%的汉族人使用官话,这已经在自然性上敲定了官话的地位 3. 您说普通话是政治操纵的,吴闽粤也是被政治手段打压的,世界上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啊?!。。。苏格兰地区英语差不多是占据了绝对地位,苏格兰盖尔语说得人已经不多了,被英国人认为是英语方言的“低地苏格兰语”也貌似不多。。曾经有个苏格兰人跟我说盖尔语大约只有1%(虽然我不清楚他的数据从何而来),请问这难道不是政治操控?英格兰政府迁移了很多老百姓到苏格兰,北爱尔兰,这样可以操控这些地区,这样也无形中对当地语言结构带来巨大影响。 |
|
44#
发布于:2013-09-16 01:44
kicote:整個就是以偏概全、斷章取義還公開的偷換概念。要舉例子就先把歷史背景搞搞清楚。就根據你舉的例子,语音的转移与变迁最主要的一條就是歸化與侵略者,首先不管作為任何人群都要有民族自覺,沒錯,凡事都有例外,歐洲諸語的演變與中土形成漢語為尊這兩者不可同...回到原帖夏显然不是东夷,商也只是可能为东夷。周毫无疑问是华夏部落,是后世汉族前身。你第一段讲述的“历史”难不成是发生在平行宇宙的? 凯尔特人确实更早的从欧洲大陆迁移到大不列颠,但其优势地位被后迁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逐渐取代。以至于,现在说凯尔特语的人都被压缩到了西部。我举的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语言的例子。你扯到凯尔特人干什么?是不是讨论北美英语演变你也要扯上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 至于法语,你也承认其做法比中国更甚,这很好。请问按照你的逻辑,是不是法语更加的没有价值,更加的没有文化底蕴,更加的不堪,更加的失败?而新几内亚的上千种土著语言想必则是非常有文化底蕴、非常成功的咯?既然这样,为什么操着有文化底蕴的成功的语言的人在文化上相对落后,而操着没文化底蕴的失败的语言的人却是文化巨人呢? 少数服从多数怎么就成了强盗逻辑了?原来外国选总统都是按照强盗逻辑来选的,联合国通过决议也都是按照强盗逻辑来执行的。你何必将自己置于这么尴尬的境地呢?你的逻辑就是大家不要有分歧,只要有分歧就什么也别做了,是不是? 最后我问你,全中国需不需要一种共通语?如果你认为不需要,那我根本就没必要再跟你讨论了,因为那根本就是鸡同鸭讲。你愿意出个省就带个翻译那是你的事,我想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你若不信,就在论坛上发起投票。而所谓的“枝非同根,水非同源”表明,你从内心里根本就没把操其他方言的人当成自己人。既然你认为你我既不同根也不同源,我何必跟一个外人讨论我们语言的问题。试想一个美国人觉得汉语好与坏,关我P事? |
|
45#
发布于:2013-09-16 03:08
kicote:竟然以日文漢字體系來作為比較,您是不是要給自己正名想瘋了?是否多音字也非重點。哈哈,越看越发现你自己前后逻辑不一了。“怎麼會訛變,一種情況,大家都這麼說即是對的,來自特意的標新立異,要不純粹是不會念字,但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再以訛傳訛。這類情況其他分支也並非沒有,但以北部方言最盛,且是歷史久遠,早在國語省字之前就長期存在。”这不正是你所崇尚的在没有政治外力的干预下最自然不过的演化了吗?事后以辞典的形式将之正名化不就是顺其自然吗?你怎么又主张应该用外力纠正字音了呢?这应该是我这一派的人的主张啊。我当然不认为改字音会翻天理。不过,按你先前的观点,“错字改正音”还真就翻天理了。你凭什么说别人的读音是错的,你的就是对的?你这就是不兼容多样性,你这就是政治操纵而非自然选择,你这就是“老子天下第一”。脸留给别人来打就好了,何必自己动手呢? 所谓“学”字,今天已经念xue了,请问此字引起过混乱吗?你说多音字不是评价混乱与否的重点,我恰恰觉得多音字才是重点。如果今天“学”字有的词里读xiao有的词里读xue,而又没有规律,那才能叫混乱。统一的读为一音怎么就混乱了呢?你所谓的混乱不过是汉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与中古音韵的对应关系乱,而不是汉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混乱。请你分清楚这两点的不同。 同音字归并确实是简化字的问题,这我从来没否认过。但如果以偏概全的彻底否定“字形简化”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字形从繁化再到简化,古已有之。小篆隶定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合字理的演变,但这不能否定隶定的作用与价值。国人变得没文化主要是由其他历史原因造成的,简化字不是罪魁祸首。同样使用简化字,文革后成长起来的国人比文革时成长的更没文化了吗? 说到音谱,你有你的常识,我有我的常识。我的常识是,现在的各种语言语音系统有繁有简,但无论繁简,其音系的复杂度都已具备足够的你所谓的扩展性潜力。你不喜欢我说日语,我就偏偏要再以日语为例。请问,日语简单的音系结构影响它的扩展性了吗。究竟是阻止它古代时吸收汉语词汇,还是影响它近现代吸收西方词汇了呢?退一万步讲,就算真如你所说音谱与扩展性潜力挂钩,那么我就换一种方式问你:扩展性潜力与这种语言的所谓文化、价值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sharrum于2013-09-16 04:00编辑了帖子]
|
|
46#
发布于:2013-09-16 08:19
粪青是没有用的,大多数人方便,才是硬道理。
|
|
47#
发布于:2013-09-16 09:23
|
|
48#
发布于:2013-09-16 09:24
|
|
49#
发布于:2013-09-16 09:24
|
|
50#
发布于:2013-09-16 23:01
很明显,港台的经济,文化,从目前来看,确实比中国内陆更优秀啊,简体字,省略的不仅仅是笔画,更多的是传承吧----个人的理解啊
|
|
51#
发布于:2013-09-16 23:55
|
|
52#
发布于:2013-09-17 00:00
|
|
53#
发布于:2013-09-17 00:02
|
|
54#
发布于:2013-09-17 00:04
改革后的内陆是发展的较快,但这也只是局部,现在内陆的发展大都在沿海经济区,简体字不能更好的传承国学
|
|
55#
发布于:2013-09-17 00:11
|
|
56#
发布于:2013-09-17 00:45
|
|
57#
发布于:2013-09-17 11:05
|
|
58#
发布于:2013-09-17 12:54
|
|
59#
发布于:2013-09-17 13:39
嗯, 我承认,对于经济的论证不是很中肯,我本身也不是学经济方面的专业,只是肤浅的表达,就目前的经济来说,不看好,货币膨胀物价飞涨,医疗,社保,这些都跟经济挂钩吧?这可能只是我自己的理解,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有钱的政府,然而,给老百姓投入的又是什么?冰山一角的钱吧,还一个劲的在新闻上播放怎么么怎么帮助老百姓,怎么扶贫,怎么管理了?有灾有难了动员这个捐款那个奉献的,结果呢?善款都能被贪污啊,官员没几个有良心的吧。有点说多了,但是有些是事实。什么时候中国的护照能在全球通行的快,什么时候不在为了考公务员而死记硬背搞关系,那是才是我华夏强盛之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