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阿语初学者,使用利传田教授的《空中阿拉伯语》为教才,但是一直不太清楚阿拉伯语里的词的受格与属格的基本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及词汇的受格和属格变化读音的基本规则。
请熟悉阿语的网友帮帮我,解答一下。 另外在网上我搜索的时候,看到有关于阿语词汇属各的简单定义,但是没有对受格的解释,是不是在大陆的教材里没有受各这个定义呢? 白度对阿拉伯语的属格、主格、宾格的解释如下: 属格一般是出现在介词后面的名词,,如“在.....里”,“在.....上”这类介词之后。 宾格是一般出现在动词之后的名词,如“我吃饭”。“饭”这个词就是宾格.。 主格表示主语地位的词,如“我吃饭”,“我”就是。 |
|
沙发#
发布于:2013-06-08 13:34
那是台湾人的叫法。
简单地说,他们所称的受格就是大陆教材里的宾格,مفعول به 百度里面的说法比较简略,可以用作参考。 阿拉伯语里的属格,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基本上只出现在介词的后面,还有“正偏组合”的偏次里。 而宾格却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格。除了作及物动词的宾语之外,句子中的状语通常都是宾格或处于宾格地位。此外,像اسم إن, خبر كان, مفعول مطلق, حال, مستثنى, منادى, تمييز 等成分都可以是宾格或处于宾格地位。 而主格的话,通常就是名词句的起语,动词句的主语,还有خبر إن和اسم كان,还有一个نائب فاعل吧。 不好意思,我也说不太清楚。本来想一一举例的,但是上班时间到啦!例子随后奉上吧。我是用英语作为媒介学的阿语,当时用的也是阿文原版的教材,现在正在看中文的语法书,但平时得上班,时间有限,只看了一小部分,所以上面有些词的中文名称还真叫不上来!见谅哈。 另外,坐等hongwei版主亲临指导 ![]() |
|
|
地板#
发布于:2013-06-08 23:20
就阿拉伯语名词的格,我再来个详细点的回贴吧。
阿拉伯语的名词分为三个格,分别是主格(مرفوع)、属格(مجرور)和宾格(منصوب)。 阿拉伯语的名词,可以分为定尾和变尾两大类,其中变尾名词还包含一种不完全的变尾名词(ممنوع من صرف) 定尾名词就是不论在句子中属于何种成份,其词尾始终固定不变的名词,比如هذا (这,这个),تحت(在……下面)等。 变尾名词是指词尾随着名词在句子中所属成份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名词。也就是说,名词根据格的不同进行尾符的变化。 通常,完全变尾的名词主格标合口符,属格标齐齿符,宾格标开口符。当然还包含各自所对应的تنوين ,即双动符(或叫鼻音符)的形式。 而不完全变尾的名词一般没有تنوين的形式,其主格标合口符,属格和宾格都标开口符,均为单动符。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完整式阴性复数名词,其宾格是要标齐齿符的;还有就是完整式阳性复数名词以及五个名词,都有其对应的格词尾,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主格合口、属格齐齿以及宾格开口。 下面来说一下各个格的适用情况(均只讨论单独的名词,而由词组组成的短语暂不讨论): 1. 主格 先从字面来看,主格名词即可在句子中作主语的名词。但这样讲似乎并不全面。主格名词可在如下情况出现: 1.1名词句的起语(مبتدأ)和述语(خبر),例如: محمدٌ طالبٌ 穆罕默德是学生。 这句中,穆罕默德(محمدٌ)是起语,学生(طالبٌ)是述语,两个词均为主格名词。 1.2 كان的名词(اسم كان)。 كان是个残缺动词,意思并不完整,它要求后面跟一个名词句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例如: كان محمدٌ طالبًا. 穆罕默德曾经是学生。 这里,محمدٌ就是كان的名词,也是1.1例句中名词句的起语。与上一句中一样,是主格名词。而原名词句中的述语则变成了宾格名词。 残缺动词并不只有كان一个,常见的有两大类20多个吧。这里只以كان作为代表来简单地描述。 1.3 إنّ的述语 (خبر إنّ) إنّ是一个起强调作用的虚词,也是一类词的代表。从形式上来看,这类词跟كان有点像,后面都是跟一个名词句。但是إنّ却要求其述语为主格,与كان正好相反。例如: إنّ محمدًا طالبٌ 穆罕默德确是一名学生。 这里طالبٌ是“إنّ的述语”,是主格名词。而原名词句中的起语“محمدٌ”则变成了宾格名词。 这句话还有一种表达方式,إنّ محمدًا بطالبٍ 这里بطالبٍ是一个介宾结构,代替了原句中的طالبٌ来作إنّ的述语,而طالبٌ因受到了介词بِ的支配,变成了属格(见2.2)。 1.4 动词句的主语 (فاعل) 动语句的主语就是句中动词的施动者了,人类的语言中通常都会把它作主格处理吧,哈哈?例如: . يقرأ محمدٌ الكتابَ 穆罕默德在读书。 这里的محمدٌ就是动词句的主语,是“读”这个动作的施动者,主格名词。而“书(الكتابَ)”则是“读”的受动者,因此处于“宾格”的形式,标开口符。 1.5 被动句中的代主语 (نائب فاعل) 将1.4中的句子变成被动句后,可得到这样一个句子:.يُقرأ الكتابُ 原句中,作为“读”这个动作宾语的“书”,在这个句子中变成了“代主语”,改标合口符 الكتابُ,是主格名词。英语中可能会这样说:The book is read by Mohammed. 但阿拉伯语当中一般是没有by Mohammed这样的结构的,所以句子变成يُقرأ الكتابُ就足够了。 2. 属格 2.1 从字面上来看,“属”即“属于,所属”之意。不难理解,如果名词作定语时,应该使用属格。而阿拉伯语中有一个存在非常广泛的结构叫做“正偏组合(الإضافة)”,由“正次(مضاف)”和“偏次(مضاف اليه)”组成一个短语,其中的“偏次”就需要使用属格。 如:كتابُ محمدٍ 穆罕默德的书 这里محمد一词标了齐齿双动符,就是因为它是“书”的定语,在这样的一个正偏组合中处于“偏次”,应当使用属格。 当然,“偏次”并不止出现在这一种情况中,阿拉伯语中的一部分副词也是可以加“偏次”的。例如,.يقف محمدٌ أمام السبورةِ 穆罕默德站在黑板的前面。 这里أمام 是个副词,而سبورة则是副词的偏次,标齐齿符,处于属格。 可以这样来记,阿拉伯语中的“偏次”一定是属格,标齐齿符。 2.2 介宾结构(جارّ و مجرور)中的宾语 الطالبُ في الفصلِ 学生在教室里。 这里“教室”一词,标的是齐齿符,因为它受介词的支配。 既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还是顺便多说一句吧。这是一个名词句,是起语,而介宾结构是一个短语,这个短语整体是名词句的述语,处于主格地位。同样也印证了1.1中所述,名词句的起语和述语都是主格。 3. 宾格 宾格除了在句子中可以作及物动词的宾语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用法。阿拉伯语句子中的有些成份,虽然叫做宾语,但在我们所熟悉的汉语或英语中,其实属于状语。为了便于理解,在下面的解释中,我把一部分宾语改称为状语了。但请注意,在阿拉伯语的语法中,只有حال才叫作状语,其它那些名称中带مفعول的,都应该称作宾语。 3.1 及物动词的宾语(مفعول به)。这是宾格最基本的用法了。如: فهم محمدٌ الدرسَ 穆罕默德理解了这一课(的内容)。 这里,فهم是动词;محمدٌ是主语,主格标合口符;الدرسَ 是فهم的宾语,宾格标合口符。这种宾语也叫“受事宾语”。 3.2 كان的述语,例句见1.2。كان的述语就是其后加名词句的述语。 3.3 إنّ 的名词,例句见1.3。说明,إنّ 的名词其实就是إنّ后名词句的起语。 3.4 时空宾语( مفعول فه)。例如: .قرأ محمدٌ الكتابَ ليلاً 穆罕默德在晚上读书。 这里“夜晚ليلٌ”一词标的是开口双动符,是句子中的时间状语。再如: جلس محمدٌ عندَ المدرسِ 穆罕默德坐在老师的旁边。 这里的عندَ是定尾的,是句子中的地点状语,处于宾格的地位。而其后的المدرسِ则是عندَ的“偏次”标齐齿符,属格。 3.5 原因目的宾语(مفعول له)。例如: ما حضر محمدٌ الدرسَ خوفاً من الحرِّ 因为怕热,穆罕默德没来上课。 这里的“خوفاً(担心,害怕)”是宾格,标开口双动符。表示的是原因。 3.6 偕同宾语( مفعول معه) 这应该也是一种状语,表示“与……一起,在……一侧”的意思。 ذهبتُ ومحمدًا الي السوقِ 我与穆罕默德一起去市场。 这里的“محمدًا”就是“ مفعول معه ”。 3.7 绝对宾语(مفعول مطلق )阿拉伯语中很独特的一个语法现象,先看例子吧: احترم محمدٌ أصدقاءَهُ احترامًا عظيمًا 穆罕默德非常尊重他的朋友们。 这个句子里,احترم是动词,“尊重”的意思。محمدٌ 是主语,أصدقاءَ 是宾语,意思是“朋友们”,后面的“هُ”是代词“他”,是أصدقاءَ的“偏次”。至此,句子已经有了完整的意思,即“穆罕默德尊重他的朋友们”。(احترم محمدٌ أصدقاءَهُ ) 再往后,احترامًا 是名词احترام的宾格形式,而احترام 又是动词احترم 的词根。后面的عظيمًا 是عظيم的宾格形式,是修饰احترام 的形容词,故应与احترام在性、数、格等方面保持一致,所以标开口符,宾格。 阿拉伯语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对原句中的动词进行补充说明的,主要说明的是动作的性状、数量、程度之类的方面。而句中动词的词根就是绝对宾语,宾格,标开口符。 3.8 状语 (حال)直接上例子: يقرأ محمدٌ قاعدًا 穆罕默德坐着读书。 قاعدًا 是宾格,其原意为“坐着的人”,描述的是读书时的状态,是句子的状语。 3.9 区分语 (تمييز)有些时候句子从语法上来讲很完整,但意义上会含混不清,这时就需要区分语来进行分别。如:محمدٌ أحسن مني 穆罕默德比我好。 但你可能会问了,穆罕默德在哪方面更好一些啊?这时就需要区分语了: محمدٌ أحسن مني خطّاً 穆罕默德的字比我写的好看(即:在书法方面比我好)。 这里的خطّاً 就是区分语,标开口符,宾格。 3.10 被除语 (مستثنى) حضر طلاب إلا محمدًا 除了穆罕默德之外,其它的学生都出席了。 这里的محمدًا 就是被除语,إلا是一个除外工具词。还应注意,محمد是طلاب中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被除语都一定是宾格,情况有些复杂,这里就不多说了吧。 3.11 被呼唤语(منادى) يا عبدَ الله 喂,阿卜杜拉! عبدُ اللهِ 阿卜杜拉这个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奴仆”和“真主”,意思是“真主的奴仆”。其中“奴仆”是正次,在يا عبدَ الله里面是被呼唤语,需要标开口符,是宾格。 而如果被呼唤语是一个简单的人名,如“穆罕默德”,那么被呼唤语则要标单合口符,يا محمدُ 好啦!就能想到这么多了。希望能够对你理解名词的格有所帮助吧。 如有错误和不足之处,还请广大语友们批评指正啊! [croix_lous于2013-06-08 23:37编辑了帖子]
|
|
|
5#
发布于:2013-06-09 00:30
croix_lous:就阿拉伯语名词的格,我再来个详细点的回贴吧。你的这个详细贴已经不需要我做啥补充了 哈哈~ 非常不错~~ 我明后天再来订正一点点 其实也不算订正啦 只是加一点点说明而已~ |
|
6#
发布于:2013-06-09 00:31
|
|
8#
发布于:2013-06-09 16:46
hongwei0315:就按照croix_lous的解释来看吧 非常不错的说明~ 几乎不需要我的知道啦 哈哈~ 先看这个 有不清楚的尽管具体提问~ 对于croix_lous的个别解释 我明后天上来做个小说明回到原帖谢谢hongwei的肯定啊。我不是科班出身,还得等专家级的高手来做说明啦~ 我写完这个帖子后很成成就感,哈哈 顿时感觉到这些年的努力没白费啊! |
|
|
9#
发布于:2013-06-17 10:18
croix_lous:就阿拉伯语名词的格,我再来个详细点的回贴吧。高手! |
|
10#
发布于:2013-06-24 17:17
我下面的一些观点和结论更多的是我个人的东西,与科班教学的内容之间可能还存在的还有某种意义上的“分歧”,所以,同样,仅供参考哈。
P.S. 回复迟了,抱歉呢。 首先明确一点,各种“格”之类的叫法,总归都是国内学者的一种翻译方式,关键是要搞懂这种称呼对应的是哪种形式。咱们叫它“主格”,阿拉伯人叫它“”,英美人叫它“Nominative”,这些实际上不重要,甚至在我看来,基础语法学习过程中,纠结“主格”的意思也不是很必要,重要的是,要知道这个名称,对应的是阿拉伯语中以元音u为词尾标志的一种形式。再看到书上说“起语通常为确指主格”的时候,可以想到这里需要-u,就好啦~ 这样的话,你就能知道,(如果如croix_lous所言)“受格”对应的是-a,大陆教材的“宾格”对应的也是-a,所以,是一个东西嘛。(很抱歉,我粗翻了一下《空中阿拉伯语》没找到“受格”的地方……可以的话,可否说明一下位置?) croix_lous也大可不必纠结名称,你已经可以对应了,就很不错啦!国内的语法书的话,推荐陈中耀老师的那本,不是我偏心,而是因为先生奠定的“魔都语法学派”的名称,是最接近阿拉伯人传统语法名称的,我个人认为阿拉伯传统语法理论体系还是比较适合其语言本身的~ “帝都语法学派”的名称,比较易于国人接受,但是,会形成一点点混乱……(-a是“宾语”,可是“状语”也是-a,诸如此类)。其实吧,还是那句话,名称其实无所谓的,尤其是对于初学者。 对于研究者和深入学习的人,也许名称就有些其他的意义了。比如,开口、合口、齐齿,其实和传统音韵学中的名称有一定的联系,或许是借用,等等。这个另当别论。 --------------------- 以下,承诺过的,加一点儿解释,给两位做个参考。 1. 不完全的变尾名词,我们一般就称为“半变尾名词”,变化时多以不带鼻音符的符号为标志,属格标志和宾格标志相同。 2. 被动句中,动作发出者,习惯上是不出现的,但是,如果想表达,可以用介词ب引出,当然,有些阿拉伯语法学家认为这种处理是欧化的结果,对比英语的by介词短语。但是,事实上也已经成为了习惯的用法了。 3. 属格,很可能是从西方语法的Genitive移植过来的,不过阿拉伯语中,属格还包括被介词支配的名词。事实上,从跨语言的角度,介词后的名词可以有很多格位的可能,参考一下德语就知道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的确属格一般对应的是-i,但是,半变尾名词其实是用开口符的。 4. “副词”的名称,我不是很确定帝都有没有,魔都一般不用,欧美的肯定用得多。关于“偏次”的举例中提到的副词,魔都称之为“时空名词”(),表示时间或者空间的一类名词,使用中,和具体的时间地点名词构成正偏组合,时空名词使用中巨大多数定于开口符。 5. 接着上面的这一点,就涉及到阿拉伯语中的“五大宾语”的问题了。魔都这里,统称之为“宾语”,理由很简单,首先,阿拉伯人称之为“مفعول”,其次,标志都是开口符:受事宾语(مفعول به)、时空宾语(مفعول فيه)、绝对宾语(مفعول مطلق)、原因目的宾语(مفعول له)、偕同宾语(مفعول معه)。以上五种“宾语”,帝都的称呼几乎都不相同。其实,“宾格”的解释中,已经列举了,我就不赘述了。补充一下阿拉伯传统语法体系的理由,因为,传统语法学家认为,这些结构之所以标了开口符,是因为它们共同受到了动词的影响,动词是他们发生变化的原因。 6. “状语”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阿拉伯语中,这个“状语”是状态(حال),修饰一个名词,说明动作发生的时候,这个名词的状态。 ---------------------------- 回到核心问题,“格位”是用来表示句子中名词之间的关系的,这一点在格系统丰富的语言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格充分丰富的情况下,甚至语序安全不重要。阿拉伯语中,也有一定程度的提下。作为学习者,我认为,应该着力搞清楚各种“格”对应是什么形式,这样,看到名称的时候,直接联系的是语言形式,而不是定义。当然,弄清定义,也是非藏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因人而异吧~~· |
|
12#
发布于:2015-01-08 15:12
croix_lous:就阿拉伯语名词的格,我再来个详细点的回贴吧。谢谢!收藏了,很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