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方言的语言不是特别多(比如英语虽然有美国音和英国音之分,但区别不太大),而汉语和阿拉伯语均是有多种方言的语言,且方言间差距极其巨大(如阿拉伯语巴勒斯坦方言和摩洛哥方言其差别之大,犹如法语和西班牙语的差距),但阿拉伯语和汉语不同的是,阿拉伯语的标准语(即我们平时到书店里买的阿拉伯语教科书)相当于中国的文言文,阿拉伯语的现代口语实际上没有真正形成,而这种近似文言的“标准语”学起来难度极其大(语法极为繁琐),与人交流起来也困难,因此阿拉伯各国虽然大力推广,但收效甚微,老百姓也不爱使用这种语言聊天,只作为书面语使用。而阿拉伯百姓使用的各方言,可以说是真正的口语和母语了,其中以埃及方言影响力最大。
我通过比较汉语和阿拉伯语的一些方言现象,有如下看法: 1.方言多为短小的句子,往往是口语句,很少能够用来描述复杂的东西 2.只有不多种类的方言可以用来写成文章性质的东西。 3.一种方言,如果仅是和普通话读音不同(哪怕是所有字读音都和普通话不同),也不能形成独特的文学作品,如果一种方言想形成文学作品,必须有大量词汇和普通话不一致(联想一下法语和西班牙语的差距),而且语法也有差异,才容易形成文学作品 |
|
最新喜欢:![]() |
板凳#
发布于:2009-07-21 21:57
本帖最后由 hongwei0315 于 2009-7-21 21:59 编辑
2# rennliu 其实这也是一种说法啦~ 本来呢,阿拉伯语的性质就是这个样子的。说像“文言文” 仅仅就是因为阿拉伯语保存其古代特征比较全面。汉语文言文和白话文的这样的差异,就是因为文言文自从被废除,再也没有作为语言在日常的任何场合继续使用,于是就断绝了文言文的发展空间。白话文自从出现就与文言文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文言文既停止了发展,这个差异就变得越来越大。 阿拉伯语虽然保留了其古代特征,但是本身阿拉伯语就比较年轻。再者,现代阿拉伯各大方言直接基于标准语产生,统一的特点是表示语法的尾符的省略,以及单词发音的省略,从而形成了短促的发音特点,也直接使得语法中最复杂的格系统基本消失。研究者的结论是,每一种方言在语音上和标准语有较为规则的对应关系,唯一造成障碍的就是方言词汇。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掌握标准语的人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方言时,一旦了解了方言词汇,就会很快。 阿拉伯标准语虽然不基于任何一地的方言系统,但是有古兰经为依托,就算阿拉伯各国的下层平民百姓不喜欢,也仍旧是他们宗教礼拜等等场合的语言。在古兰经翻译未被允许之前,甚至不说阿语的穆斯林也得用阿拉伯语完成他们的宗教义务。所以标准语的推广,其实并不是存在太大的障碍。另外,所有的正式场合,包括学术、外交、文学各个领域,都是使用标准语的场合,于是一个人对于标准语的掌握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评判这个人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标准了。阿拉伯国家中上层人民不出例外应该都听得懂标准语,但是讲标准语的程度就各不相同了。 至于现代罗曼语族诸语言,相差的地方不仅仅是词汇,更是众多的语法层面的差异,尽管语法体系是一致的。也许是因为它们分化前的基础,通俗拉丁语,就已经和古典拉丁语有了不小的差异,再加上本来拉丁语在基督教就不具有阿拉伯语在伊斯兰教这样的地位,民间拉丁语的分化,就更没有什么“阻挠”了。 其实现代阿拉伯语标准语,也并不是说几百年来驻足不前,之所以可以使用在众多正式场合,就说明它具备了足够的活力,而且严格意义上,无论从词汇的意义还是一些语法的形式,标准语已经有了不少的发展。所以没有必要担心啦,musa只是做个类比,我们学的并不是等同于“文言文”的~ 不过话说回来……的确,学些方言是很必要的。毕竟生活还是生活,我们不会永远活在“正式”的环境里的。但是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都说,学好了标准语,再学方言是很便利而且“会很快”,我还是相信这些经验之谈的~~ |
|
4#
发布于:2009-07-26 12:09
关于阿拉伯方言间的差异问题 我还真的太多亲身的体验 不太好说感受…… 不过就我听过的埃及和沙特人讲话的情况来说 差异应该不是很小 但是应该到不了中国南方和北方这种大的差距吧 只是个猜测啦~我也不确定……
不过见到过沙特人和摩洛哥人用方言讲话的 反正我是都听不太懂 可是总感觉这两个国家的应该不存在以哪个的方言为中间媒介吧~ 反正交流听顺畅的 呵呵 |
|
5#
发布于:2009-07-26 12:24
的确是摩洛哥方言和标准语差距最大,伊拉克方言也和标准语差距不小,至于其他方言资料嘛,我也不很多
http://kksd.5d6d.com/thread-19-1-1.html http://kksd.5d6d.com/thread-38-1-1.html 这里写的是苏丹方言,你可以比较一下和标准语有多少差距 |
|
|
6#
发布于:2009-07-26 17:06
如果让我选学一种阿语方言,我一定会选学“Gulf Arabic”。
(海湾阿语:沙乌地、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等) |
|
7#
发布于:2009-07-27 21:54
今天又看了看也门方言的书(英文写的),发现很有意思,也门方言其实离标准语很近,但也有少量方言词汇,有意思的是还有波斯语词 如ama(但是)
|
|
|
8#
发布于:2009-07-27 21:57
关于方言嘛,各方言都有些共同点,尤其是和埃及方言都是有或多或少的共同点的
比如用m...sh表示否定句(海湾,也门,埃及方言都如此),再如bas表示“不过,或 仅仅”的意思,也是各方言相似,因此还是需要懂这些标准语上没有的东西的。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些共同之处不算做标准语。 |
|
|
9#
发布于:2009-07-28 20:45
阿拉伯语方言应当多是与当地的其他语言接触的结果…… 这一点我个人还在思考中 将来有机会仔细研究一下~ 波斯语的成分 似乎伊拉克方言里面不少呢
至于方言的所谓的共同之处没有被标准语大量吸收(词汇上事实上有所吸收的) 我个人认为主要是阿拉伯标准语形成的方式和众多其他语言的标准语的形成是不同的 很多语言都是基于某一地方言或者民族国家境内某个政治、文化等等的中心的方言形成标准语的 而阿拉伯标准语不依赖任何方言 (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现代意义上的某地区的方言……毕竟从历史的角度 古莱氏方言起到的是基础性的作用……) 但是成熟了的标准语成为古兰经的语言之后 标准语的标尺就是古兰经了 而相对于神圣的经典 各地的方言改变标准语的力量就微乎其微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