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1709回复:37

现在动词的格怎么理解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4-09-07 19:18
【格】是名词的范畴啊
(case),也叫语义格,是名词或代名词因语义角色不同而变化。
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宾格和切格是动词名词化后,处于不同虚词后面的形式? 类似于 动名词 作第四格、第三格或工具格。
那么现在动词的主格怎么理解,是否主格没有名词化,仍然是谓语动词?

最新喜欢:

iMjmJ.Com小爱卖家iMjmJ....
沙发#
发布于:2014-09-07 23:16
只不过因为阿拉伯人给这两个东西起了同样的名字,于是,名词的翻译成“主格”,动词的也就翻译成“主格”了。实际上除了形式一样以外,没什么实质的联系。“宾格”同理,“切格”也就是个“派生”出来的名称。
板凳#
发布于:2014-09-08 05:57
hongwei0315:只不过因为阿拉伯人给这两个东西起了同样的名字,于是,名词的翻译成“主格”,动词的也就翻译成“主格”了。实际上除了形式一样以外,没什么实质的联系。“宾格”同理,“切格”也就是个“派生”出来的名称。回到原帖
【宾格】是【第一类动名词】,【切格】是【第二类动名词】?能详细说说吗?
Nyuggu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地板#
发布于:2014-09-08 16:37
同文馆:【宾格】是【第一类动名词】,【切格】是【第二类动名词】?能详细说说吗?回到原帖
我喜欢吃猪肉
英:I LIKE TO EAT SOME PORK.
阿: UHEBBU AN AKULA  LAHMA  KHINZIR .....
  
   阿语动词因无印欧语的不定式虚拟式等形式,只好通过改变动词词尾的尾符,人为给了动词宾格切格等意义.
Nyuggu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4#
发布于:2014-09-08 16:40
同文馆:【宾格】是【第一类动名词】,【切格】是【第二类动名词】?能详细说说吗?回到原帖


     动名词相当于动词词根了,与动词的格无关.
5#
发布于:2014-09-08 18:07
Nyuggu:我喜欢吃猪肉
英:I LIKE TO EAT SOME PORK.
阿: UHEBBU AN AKULA  LAHMA  KHINZIR .....
  
   阿语动词因无印欧语的不定式虚拟式等形式,只好通过改变动词词尾的尾符,人为给...
回到原帖
也就是说这2种改变了尾符的动词形式,不承担主要动词的功能,而是作为主要动词+工具词的施事对象或者支配对象。在功能上相当于印欧语的不定式和动名词
6#
发布于:2014-09-08 21:10
同文馆:也就是说这2种改变了尾符的动词形式,不承担主要动词的功能,而是作为主要动词+工具词的施事对象或者支配对象。在功能上相当于印欧语的不定式和动名词回到原帖
用翻译的方法,自然是不定式和动名词更加合适。说I like to eat怎么都比I like that I eat要自然。当然,顺便提一下,这个句子,如果从阿语的角度,对应到英语,更合适的应该是I like eating。

但是,把改变尾符等同于不定式和动名词,我个人认为不合适。

非谓语动词,是不含有人称的。而尽管改变了尾符,动词本身和“主要动词”有所不同,但是,这些“宾格”“切格”动词本身仍然带有人称——仍然是变位动词。

如果想要类似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完全可以使用非变位动词的“词根”来表示。
7#
发布于:2014-09-08 21:22
同文馆:【宾格】是【第一类动名词】,【切格】是【第二类动名词】?能详细说说吗?回到原帖
个人意见。

和动名词无关。如果说动名词,那么,可以看阿语中的所谓的“词根(مصدر)”。

阿拉伯人分析语法的时候,把名词和动词词尾带有合口符的,都称之为المرفوع,带有开口符的,都称之为المنصوب。因此,汉语翻译语法术语的时候,把名词的المرفوع翻译成“主格”,المنصوب翻译成“宾格”,于是,动词也就相应多了这两个名称。“切格”,个人以为,只不过是个推论性的翻译。

依照西方学者的看法,阿拉伯语法学家之所以给现在动词的尾符起了和名词相同的名字,正是因为二者形式上的相似性。
8#
发布于:2014-09-08 21:24
Nyuggu:我喜欢吃猪肉
英:I LIKE TO EAT SOME PORK.
阿: UHEBBU AN AKULA  LAHMA  KHINZIR .....
  
   阿语动词因无印欧语的不定式虚拟式等形式,只好通过改变动词词尾的尾符,人为给...
回到原帖
又不是一定要“不定式虚拟式”才能表达某些意思。退一步说,阿语用词根照样可以表现(英语)动名词所能表现的东西,而且,比“假词根”更加接近非谓语动词。

此外,“现在动词的宾格”,西方学者就称之为subjunctive。
Nyuggu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9#
发布于:2014-09-08 21:54
hongwei0315:个人意见。

和动名词无关。如果说动名词,那么,可以看阿语中的所谓的“词根(مصدر)”。

阿拉伯人分析语法的时候,把名词和动词词尾带有合口符的,都称之为المرفوع,带有开口符的,都称之为المنصوب。因此,汉语翻译语法术语的时候,...
回到原帖
阿语的名词动词间的界限,其实本就很模糊。。 法特玛和阿伊莎学中文这个动词句,Tadrusu Fatemah    wa  Ayshah  llughata ssiniyah,我觉得它真正的主语其实就是主格动词Tadrusu,而并非法特玛和阿伊沙,因为没用Tadrusaani,只表性不表数。。。
[Nyuggu于2014-09-08 22:11编辑了帖子]
Nyuggu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10#
发布于:2014-09-08 22:01
hongwei0315:又不是一定要“不定式虚拟式”才能表达某些意思。退一步说,阿语用词根照样可以表现(英语)动名词所能表现的东西,而且,比“假词根”更加接近非谓语动词。

此外,“现在动词的宾格”,西方学者就称之为subjunctive。
回到原帖
也就是说,说明当时动作状态的tadrusu才是一句话最重要的重心,法特马阿伊沙反而像形容词一样,跟在它后面起了修饰说明tadrusu的次要作用,从这角度讲,闪语动词句的所谓动词其实都往往更接近于名词。。。
Nyuggu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11#
发布于:2014-09-08 22:04
hongwei0315:用翻译的方法,自然是不定式和动名词更加合适。说I like to eat怎么都比I like that I eat要自然。当然,顺便提一下,这个句子,如果从阿语的角度,对应到英语,更合适的应该是I like eating。

但是,把改变尾...
回到原帖
ta本来就是阿语的重要介词之一,古兰的开篇一般有奉安拉名的它似蜜。。。。现在动词的结构说白了,也就是某人+ta+drs了。。。
12#
发布于:2014-09-08 22:20
Nyuggu:阿语的名词动词间的界限,其实本就很模糊。。 法特玛和阿伊莎学中文这个动词句,Tadrusu Fatemah    wa  Ayshah  llughata ssiniyah,我觉得它真正的主语其实就是主格动词Tadrusu,而并非法特玛和阿...回到原帖
这个语法规则也要作为主语的判定标志么?如果这样处理的话,是不是阿语中就没有动词了?再者说,“阿语的名词动词间的界限,其实本就很模糊”岂不是一句话否定了阿拉伯语法学家几百年的传统?传统阿拉伯语的语法范畴,分不出形容词、副词,分不出不定式、动名词,却很清楚地区分了“名词、动词、虚词”三个词类。

我个人认为用“经济原则”解释阿语的这个奇怪的配合,并没什么严重的不妥。当然,更合理的解释,应该入手点是表层和深层的转换关系。
13#
发布于:2014-09-08 22:24
Nyuggu:也就是说,说明当时动作状态的tadrusu才是一句话最重要的重心,法特马阿伊沙反而像形容词一样,跟在它后面起了修饰说明tadrusu的次要作用,从这角度讲,闪语动词句的所谓动词其实都往往更接近于名词。。。回到原帖
用“主要”和“次要”来定语法词类,不是太合适吧?

再者,阿拉伯语又不能完全代表闪语。 依照目前最合理的拟构,阿拉伯语的动词的尾符,并不是闪族语言的共同特征,而是后起的经过reanalysis产生的。
14#
发布于:2014-09-08 22:30
Nyuggu:ta本来就是阿语的重要介词之一,古兰的开篇一般有奉安拉名的它似蜜。。。。现在动词的结构说白了,也就是某人+ta+drs了。。。回到原帖
ta-的来源是什么,可以以假说的形式讨论。如果一定要把它和介词联系在一起,那么,就需要寻找合适的解释,说明第三人称的ya-和第一人称的‘a-/na-同样都是介词,且不同的介词最后以相同的方式形成了人称前缀。

人称前缀是可以拟构到原始闪米特语的特征,也是闪族语言的共同特征。不过,单一前缀变位用于未完成,是不能拟构到原始语中的。
15#
发布于:2014-09-09 10:50
hongwei0315:用翻译的方法,自然是不定式和动名词更加合适。说I like to eat怎么都比I like that I eat要自然。当然,顺便提一下,这个句子,如果从阿语的角度,对应到英语,更合适的应该是I like eating。

但是,把改变尾...
回到原帖
“动词宾格”“切格”和“英语动名词”只差一个变位吗? 这样理解挺简单
16#
发布于:2014-09-09 12:11
在北大的《阿拉伯语基础语法》里,不提动词的格,而说“动词词尾变化”。
翻译成“现在动词的格”是想人为制造混乱吗
Nyuggu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17#
发布于:2014-09-09 13:06
同文馆:在北大的《阿拉伯语基础语法》里,不提动词的格,而说“动词词尾变化”。
翻译成“现在动词的格”是想人为制造混乱吗
回到原帖
当然不是,是完全忠于阿语原文的客观翻译,因为阿拉伯人本来就是这么叫的....北大译成词尾变化,大概是为了更便于阿语初学者直观地进行理解.........
18#
发布于:2014-09-09 14:52
同文馆:“动词宾格”“切格”和“英语动名词”只差一个变位吗? 这样理解挺简单回到原帖
大概可以近似地这么理解。不过个人认为,最合适的理解还是“finite动词的另一种形式”,西方学者使用的subjunctive和jussive,还是比较适合有语言学知识的人的。
19#
发布于:2014-09-09 14:57
同文馆:在北大的《阿拉伯语基础语法》里,不提动词的格,而说“动词词尾变化”。
翻译成“现在动词的格”是想人为制造混乱吗
回到原帖
北京和上海,一直有类似的差异;上海的术语翻译尊重原文,比较便于学习者适应阿拉伯语原文的语法术语和论著中的内容,而北京的翻译则采用了全面本土化的方式,使用的是接近现代汉语语法术语(实质上也来自西方),相对便于初学者理解。

大概,也只有具有相对较多语言学知识的初学者,才会纠结到底这个诡异的“动词的格”是怎么回事。对于普通的高等院校一年级新生,“格”只不过是个新名词,动词和名词共用名称,体现了两类词在形式上的相似性,并不会有什么混乱吧。
上一页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