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2421回复:9

[语言交流]为了扩大维吾尔文化在中亚的影响也得改革文字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8-01-23 16:22
为了扩大维吾尔文化在中亚的影响也得改革文字
作者:bbs.uighurbiz.cn 海来特·尼亚孜

        最近,关于维吾尔文字改革的呼声风起云涌,成为维吾尔民众之间,特别是文人学者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在各维吾尔网站里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记者认为,从维吾尔民族及其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长远来看,维吾尔民族的文字必须进行改革。关于文字改革的各种理由,大家基本上都谈到了,说得都很好很充分。记者只想补充一点,维吾尔民族作为一个在历史上就很开明、很开放的民族之一,要想继续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特别是继续保持在整个突厥语系民族中的文明旗手地位,就必须具备放眼世界的长远发展眼光,起码也得具备以发达的文化称雄中亚突厥语系民族的眼光,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中亚地区突厥语系民族中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通过开放度较高的文字,即拉丁化的维吾尔新文字,全面进军中亚文化市场。也就是说,用当今世界最通用的拉丁维吾尔文字,向中亚各兄弟民族传播具有深厚突厥文明因子的先进文化,传播以包含丰富突厥文明底蕴的现代维吾尔文化,影响中亚地区的突厥语系兄弟民族。


       首先,维吾尔是整个突厥语系民族中历史文化最优秀和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具有优秀而开明的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光辉灿烂的突厥文明的主要传承者。就目前的研究(包括考古)发现,在三十几个突厥语系民族中,维吾尔是第一个使用文字的民族,而且在历史上19次变换过文字,成为世界上变换文字最频繁的民族之一,其文学、历史、宗教等典籍也最多,除了《突厥大辞典》、《福乐智慧》、《真理的入门》和《弥勒会见记》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人文名著之外,我们还有许多像艾力希尔·纳瓦依那样的大师级文人学者,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数不清的瑰宝。相对于目前还在收集整理阶段的《玛纳斯》和《江格尔传》,我们的史诗《乌古斯汗的传说》,是所有突厥语系民族中成书最早(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史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突厥子孙。就是在当代,我们涌现出了像鲁夫托拉·木塔里夫、铁依甫江·艾力尤夫、祖农·卡德尔、赛福鼎·艾则孜、阿不都许库尔·买买提明、乌提库尔·提拉索夫、加帕尔·艾买提、拉合米吐拉·贾日、阿布都许库尔·吐尔迪,赫维尔·铁木尔、易卜拉音·穆提依、哈米提·铁木尔、维吾尔.塞拉尼、克尤木·图尔迪、阿尔斯朗·阿布都拉、托乎提·巴克、伊敏·吐尔逊、库尔班·巴拉提、肉孜·沙伊提、买买提·普拉提和穆哈默德·巴格拉希等一大批文人学者,他们留下了一大批中外驰名的人文著作,特别是对中亚各个兄弟突厥语系民族的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连中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先生也说,维吾尔现代文学是中国的强势文学,只是目前没有被介绍出去。但是,由于这些人文著作大部分都以维吾尔老文字出版,在普遍使用拉丁文字和斯拉夫文字的中亚个突厥语系民族中,没有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因为原苏联长达70年的强制同化政策,中亚突厥语系诸民族早已普遍使用了拉丁文字或斯拉夫文字。他们对曾经使用的阿拉伯文字已经很陌生,即使在各个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以后,出现了一股强烈的民族文化回归运动,各突厥语系共和国仍然没恢复阿拉伯文字,而是继续使用了拉丁文字或斯拉夫文字。虽然中亚各突厥语系民族在文化心理上比较认同维吾尔文化,但由于这种使用文字上的差异情况,严重地阻碍了维吾尔文化典籍在中亚地区的广泛流传。


        其次,与维吾尔民族有着深厚渊源关系的土耳其,是目前突厥语系民族中最发达、最接近西方先进文化的国家和民族,他们自凯末尔·穆斯塔法强制实行文字改革以来,一直使用拉丁文字。这样一来,由于使用文字上的差异,使得我们两个关系密切的兄弟突厥语系民族,一个代表着几千年突厥传统文明的绿洲农耕民族,一个代表着现代突厥语系民族的前进方向、以脱亚入欧为目标高速转向现代社会的民族,几乎无法开展有效的双向文化交流。


       第三,我们在文化上虽然从属于突厥语系民族的范畴,但我们历来就是中国的维吾尔民族,有着自己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维吾尔人是历史传说中乌古斯汗麾下的中坚力量,在突厥各部落成为突厥汗国以前就以“维吾尔”自称。我们的祖先之一回鹘人,曾经不仅帮助大唐击溃了强大的突厥汗国,而且帮助大唐平定了安史之乱。具体地说,维吾尔绿洲农耕文化既不同于土耳其的传统文化,也不同中亚其他突厥语系民族的传统游牧文化。所以说,维吾尔民族历来就是中国的维吾尔民族,而不是东突厥。维吾尔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与历代中原政府以甥舅相称,有着割不断理还乱的密不可分关系,我们不得不承认,维吾尔绿洲农耕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有一个本质的相同,那就是农业文化。比如: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心理,使我们与中原人民同样具有安分保守、不思进取的思维定势,十分注重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在治国理念和如何处理社会事务等方面,我们与中原文化及其相似(见《福乐智慧》),同样强调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同样推崇以人为本,仁义治邦。在当前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逐步抛弃传统的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改革开放,大力投身于市场经济建设,共同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提倡使用与汉语拼音相近的拉丁文字,将会更加有利于维汉民族的进一步交流,增进了解,和谐共存,创造双赢,共同进步。


        因此,我们在讨论是否进行文字改革的时候,不能老是埋头于民族内部,“闭关自守”,守着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蒙混度日,仅仅着眼于民族文化纵向的发展,而是要放眼世界,至少要着眼于中亚和土耳其,着眼于加强突厥语系各民族之间的横向文化交流,在广泛的交流中相互提高和发展。

最新喜欢:

跨境电商运营iMjmJ.Com跨境电商运营...
沙发#
发布于:2008-01-23 18:14
传承民族文化,还需要大家多多出力啊~~
文中提及的学者和他们的著作应该有很多人感兴趣,不知道有没有整理出来的?
其实在声同,除了找资料以外,还可以交交朋友。欢迎光临声同网
rar分段压缩方法请点这里
板凳#
发布于:2008-01-24 17:31
原帖由 sugarcane 于 2008-1-23 18:14 发表
传承民族文化,还需要大家多多出力啊~~
文中提及的学者和他们的著作应该有很多人感兴趣,不知道有没有整理出来的?


UYGHUR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象《突厥大辞典》、《福乐智慧》等都是驰名中外的名著,象大型史诗《乌古斯汗的传说》那更加了不起,今天中国的撒拉尔民族就是乌古斯可汗的孙子撒拉尔汗来命名的。

建议UYGHUR目前察哈台文和拉丁文并用。
ismarlia
白银十字骑士
白银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地板#
发布于:2009-06-19 11:23
对,并用挺好。。。就像汉语拼音对汉字的辅助效果一样,对外用拉丁形势交流,典籍研究使用察哈太文。。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只有完美的动机。。。
4#
发布于:2009-06-20 23:31
不但维文拉丁化,而且也适合蒙文、满文,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学习,也便于民族语言的的保护和传承
5#
发布于:2009-07-03 10:05
『突厥語大辭典』據說很不錯,真想買一套。
Osmanbatur, siz xinjangliq?
能否介紹下您知道的幾種市面上的『突厥語大辭典』及價格?
(維語版,和與版,出版年份)
6#
发布于:2009-07-06 18:40
6# taljew
中国于1981~1984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维吾尔文译本。此外,汉文译本也已经于2002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问世。
汉文版的《突厥语词典》市场价大约80元吧
7#
发布于:2009-07-06 22:55
本帖最后由 amolibro 于 2009-7-6 22:56 编辑

拉丁化新维文在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已经实践过,事实证明拉丁化新文字是有助于学习和交流的。它和传统文字的关系可以像汉字的繁简一样并存。
8#
发布于:2010-07-13 12:28
现在有很多关于蒙文改革,维文改革等的讨论,藏文的好象要少一点。还有人说汉语的方块字以后必定要被拉丁字母所代替。有些语言曾经使用过几种文字。如蒙语用过回鹘文字,八思巴蒙古文,老蒙文,新蒙文。维语在用阿拉伯字母之前也使用过好几种不同的文字字母,之后斯拉夫字母,拉丁字母也有。日本很早以前也曾经出现过拉丁化的实践,有人全部用拉丁字母写文章。很多人会说土耳其语以前用阿拉伯语字母,后来用斯拉夫字母,对普及教育很有帮助。其实一个人在接受教育前对本民族的语言可说已说会大部分了,学校教育主要是书面语学习,以便接受书面语的各种资讯。阿拉伯语字母和斯拉夫字母对土耳其人来说,并不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只是对把土耳其语作为外语来学的人来说,斯拉夫字母确是比阿拉伯语字母来得容易。我想现在日本韩国埃及伊朗这些国家都不会说把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波斯语拉丁化。其实最后都是一种对民族的信心。文字只是交流用的。阿拉伯语算是比较难学的语言,但你如果到讲阿拉伯语的国家去生活,一样能学会。很难想象有一天一个方块字都没有,满纸的拉丁字母的中文。我老祖宗是那样,我改了也没多大好处,只是学的人觉得方便了。就是为了那些学的人就要改老祖宗,我觉得没那个必要。
9#
发布于:2010-08-31 19:45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字改来改去的,就会失去文化的传承,容易形成断层。土耳其的文字改革看似成功,但是却形成了无法弥补文化断层造成的长远影响。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