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发布于:2012-07-25 07:25
好吧,如果用他的的翻译的话,也要按原文的意思改为:“口中的母语是战场上不倒的旌旗”。这和他的翻译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41#
发布于:2012-07-25 09:59
回 hidayetullah 的帖子
hidayetullah:好吧,如果用他的的翻译的话,也要按原文的意思改为:“口中的母语是战场上不倒的旌旗”。这和他的翻译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2012-07-25 07:25) 

关键是这里有一个逗号,这就让人觉得有断句的意思。

aghzimda ana tilim jenggahta yiqilmas elem.这样也不易引起误会吧。
42#
发布于:2012-07-25 11:41
我的原文加不加逗号理解都一样。
那我把他的翻译加上逗号。
“口中的母语,战场上不倒的旌旗”。
43#
发布于:2012-07-25 12:56
回 hidayetullah 的帖子
hidayetullah:我的原文加不加逗号理解都一样。
那我把他的翻译加上逗号。
“口中的母语,战场上不倒的旌旗”。 (2012-07-25 11:41) 

“口中的母语,战场上不倒的旌旗”,这种翻译应该对应于aghzimdiki ana tilim, jenggahtiki yiqilmas elem.吧?

虽然接触的诗歌、谚语不多,但凭感觉,完全按照原文的语序来理解,有时存在困难,变通一下语序也是允许的。或许天上的狮子是按照这种语序来理解的:ana tilim aghzimda, jenggahta elem yiqilmas.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注意原文都押-m的韵,或许会将tilim和elem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tilim elem (tur)./语言是旗帜。
然而,这又是不容易的。tilim和elem这两种意象差别很大,很多人都不会设这样一个喻——“语言是一面旗帜”,但是诗人可以。
正因为这样,由于tilim和elem这两种事物差别较大,通常都不会将二者联系起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指引读者分别思考这两句话。
44#
发布于:2012-07-25 17:33

图片:格则里.PNG



Sunup kelmish kishken nur, baharimgha kirip shérik,
Yürek zerdap lékin timtas zéminda dang urup turghan.
1.这段格则里(ghezel)前半句如何理解?
和aghzimda ana tilim, jenggahta yiqilmas elem有无相同之处(nur shérik tur)?
2.另外,这句话里的kishken是什么意思?
有位朋友曾经询问过这样一句话的意思:apigiz nalik,siz qokum bak kixkankansizda undakta.我是这样解释的,Apingiz nelik? Siz choqum bek kishkenkensizde[<ké(li)shken ikensiz-de] undaqta.这里,我将kishken解为kélishken<形容词,漂亮、英俊>,是否合适?
45#
发布于:2012-08-17 14:10
回 Marsh 的帖子
Marsh:[附件]

Sunup kelmish kishken nur, baharimgha kirip shérik,
Yürek zerdap lékin timtas zéminda dang urup turghan.
1.这段格则里(ghezel)前半句如何理解?
....... (2012-07-25 17:33) 

1.不一样。因为第一句有kirip kelish作为谓语在明确的统帅这一句,且这个句子也没有比喻。那个逗号也不是tur的作用,而是代替了bolup。即,sunup kelmish nur sherik bolup baharimgha kirip kishken。
2. 从上下文来看kishken应该是口语化了的kelishken。但是拼写也不规范,这是这个时期维吾尔文的弊病。意思应该是“一起来了”。
3.您的解释是合适的。

解释有不合适的地方,欢迎指正。
46#
发布于:2012-08-17 16:57
回 hidayetullah 的帖子
hidayetullah:1.不一样。因为第一句有kirip kelish作为谓语在明确的统帅这一句,且这个句子也没有比喻。那个逗号也不是tur的作用,而是代替了bolup。即,sunup kelmish nur sherik bolup baharimgha kirip kishken。
2. 从上下文 .. (2012-08-17 14:10) 

将sunup kelmish kishken nur, baharimgha kirip shérik的语序调整为sunup kelmish nur sherik bolup baharimgha kirip kishken,变化也太大了吧?
调整以后,kishken与turghan倒是押韵的;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大动干戈呢?(我想多了)

谢谢您的解释。
47#
发布于:2012-08-17 17:26
反正这句诗看着挺现代的,不知道上下文是什么……
48#
发布于:2012-08-17 17:42
回 hidayetullah 的帖子
hidayetullah:
反正这句诗看着挺现代的,不知道上下文是什么……
 

这是新近创作的诗。

图片:捕获.PNG


 
49#
发布于:2012-08-30 21:34
接着说"aghzimda ana tilim, jenggahta yiqilmas elem"这句话的翻译问题。
先说一个例句,表明偶反对像hidayetulla那样翻译成"我口中的母语是两场上不倒的锦旗"的理由:

没有鸡鸭可以没有鱼肉可以

这个汉语句子,可以有两种按常理解释得通的理解。这不是一句韵文句子,所以在实在没有相对应的汉语手段时常可用同时列出几种理解法或者列出一种并添加附注说明的方法来补救。然而,对于韵文,这就不行了。
显然,上面提到的那句维语是韵文形式的。


下面,给出反应我个人翻译理念的如下汉语解释:
toxu ördek bolmighanda bolidu béliq gösh bolmighanda bolidu

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尝试。或许还有其他能够尽量多地保存原文信息状态多样性的翻译方法。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进来。
O(∩_∩)O
ئادەم دېگەن خام سۈت ئەمگەن نېمە، شۇڭا ئىت ئۈرەر كارۋان يۈرەر
50#
发布于:2012-08-30 21:37
改天,继续详细谈谈韵文的宽容性和信息状态的多样性。
ئادەم دېگەن خام سۈت ئەمگەن نېمە، شۇڭا ئىت ئۈرەر كارۋان يۈرەر
上一页 下一页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