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702回复:2

[语言交流]小议拉丁维文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1-07-29 19:06
一、什么是“拉丁维文”?什么是“维文拉丁化”?
1.拉丁维文
拉丁维文,同拼音维文、西里尔维文等相并列,作为一种转写维文的文字系统,是非uyghur人研究uyghurche的有效手段,同时有助于uyghurche的传播与交流。目前,已经制定出标准的拉丁维文(以下称为“正式拉丁维文”)。对此,uyghur大可不必太在意;因为拉丁维文最基础的功能是外族人的学习、研究手段。
 
2.维文拉丁化
维文拉丁化,是维文发展的一种倾向,它旨在抛弃传统阿拉伯维文,以拉丁维文为正式文字。对此,需要由uyghur自己决定。目前而言,废除传统文字、全面拉丁化,可能是不恰当的。因此,拉丁维文并非维文拉丁化的产物;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uyghur也不必排斥拉丁维文。
 
二、哪些人使用拉丁维文?
1.一般主体
主要是非uyghur的学生、学者以及政府机构等,应当严格按照“正式拉丁维文”书写,新版以ë取代了é。制定“正式拉丁维文”,究竟参考了哪些文字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认真执行。与传统维文的对应关系:
ا-a,ە-e,ب-b,پ-p,ت-t,ج-j,چ-ch,خ-x;
د-d,ر-r,ز-z,ژ-zh,س-s,ش-sh,غ-gh,ف-f;
ق-q,ك-k,گ-g,ڭ-ng,ل-l,م-m,ن-n,ھ-h;
و-o,ۇ-u,ۆ-ö,ۈ-ü,ۋ-w,ې-ë/é,ى-i,ي-y。
 
2.突厥学者
主要是从事突厥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他们统一使用一套字母转写突厥语言。《国际通用突厥学书面语转写符号》与“正式拉丁维文”的对应关系:
a-a,ä-e,b-b,p-p,t-t,j-j,ç-ch,x-x;
d-d,r-r,z-z,ž-zh,s-s,ş-sh,ǧ-ɡh,f-f;
q-q,k-k,g-g,ŋ-ng,l-l,m-m,n-n,h-h;
o-o,u-u,ö-ö,ü-ü,w-w,e-ë/é,i-i,y-y。
 
3.uyghur
在不方便输入维文或者正式拉丁维文的场合下,uyghur也使用拉丁字母(实际上是英文字母)转写维文;和正式拉丁维文相比,主要有三个特点:
(1)多个维语字母共用一个英文字母,例如:a/e→a;k/q→k;h/x→h;等等。
(2)辅音中,以单字母代替双字母,例如:gh→g,ch→q,sh→x;等等。
(3)并非“字字对应”的转换,而是描写各种音变,例如:a/e的弱化。
此处想提出一种“非正式拉丁维文”的方案,旨在克服使用特殊字符的困难,以及避免共用同一字母。与标准拉丁维文有4个区别:
(1)用v代替ü;(2)用c代替ö;(3)用w代替ë(或者é);(4)用wh代替w。
说明如下——
实践中,使用v代替ü,并不鲜见;受其启发,能不能找到一个辅音字母代替字母ö呢?答案是肯定的,用c代替ö:
•其一,v和ü、c和ö,形态上具有相似性!
•其二,如v那样,c也没有用于表示辅音。
 
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替代é(或者ë)了。
•仿造阿语、藏语那样,将é作为一个隐含字母吗(维语辅音字母名称都带é)?
•使用标点符号?
……
受到ch和c的启发,能不能解放一个辅音?这个辅音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首先,只能占一行,符合条件的有c、m、n、r、s、v、w、x、z;
•其次,该辅音解放出来以后,能够较为容易地构造出该辅音。
 
我的答案是用w代替ë,用wh代替w!这里仍有具有高度的和谐性(使用大写字母):
V-Ü←V-U( 尖底←圆底)
C-Ö←C-O(开口←闭口)
W-Ë←W-E(向上←向右)

最新喜欢:

跨境电商运营iMjmJ.Com跨境电商运营...
沙发#
发布于:2011-08-18 13:50
楼主说得有道理,我也觉得拉丁维文既然旨在推广,就应该考虑将其中的特殊字符用相应的拉丁字母或字母组合代替,但是现在貌似有各种各样的代替方案,没有一个统一的,在QQ聊天的时候会给交流造成很多障碍。
板凳#
发布于:2011-08-18 17:18
谢谢你的关注。我希望你能籍此消除对拉丁维文的偏见,毕竟拉丁维文并不一定是维文拉丁化的产物。
使用拉丁维文产生问题,也主要是维族人本身。现在,我将他们使用拉丁维文产生的问题,归结为两个方面。
1.描写音变;
2.共用字母。
【对于第一个问题】
“描写音变”,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评价的问题。一方面,“音变”是深入维族人“潜意识”的,消除这种“潜意识”对维文拉丁转写的影响,既非易事、且不明智。另一方面,一个单词本身就是“音、形、义”的综合体,照顾到“音”,难免影响到“形”、进而影响到“义”,此为“描写音变”的弊端。这里,仅仅是建议维族人尽可能“机械地”转写。
【对于第二个问题】
“共用字母”,主要原因在于:
客观方面:英语的影响力较大,而且其使用的拉丁字母比较简单、便于输入,所以,维族人进行拉丁转写时,通常以英语为蓝本;然而,英文字母只有26个,比维文字母要少。因此,不得不“共用字母”。
主观方面:维语音节有其自身特点,简单而言,如果一个音节以辅音开头,那么这个辅音一定仅由一个辅音字母充当。例如:gherbiy的第一音节是gher,这个音节便不符合维族人的习惯;再如:biygher的音节划分,在维族人看来是这样的:biyg-her。因此,他们宁愿共用字母,将每个维文字母转写成一个英文字母。在上面的例子中,维族人更愿意转写成gerbiy,这样的话,ger看起来就非常正常了,而在划分biyger的音节时,也不会产生误解了。
“共用字母”这一问题,是有解决的余地的。分别考察:
 
一、辅音字母的共用问题
辅音字母的共用问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实质上的共用
系指一个维语字母的音素和英语字母的音素相同,另外一个维语字母的音素与该英语字母的音素相近,从而两个字母共用一个英语字母。包括:
(1)q[q]与k[k],共用字母k[k];
(2)x[χ]与h[h],共用字母h[h];
(3)gh[ʁ]与g[g],共用字母g[g]。
2.形式上的共用
系指一个维语字母的音素和汉语拼音的音素相近,而直接以该汉语拼音为拉丁字母;另外一个维语字母的音素和拉丁字母(不限于英语字母)的音素相近,而转写成该拉丁字母。由此而产生共用的现象。包括:
(1)zh[ʒ](与汉语拼音r[ʐ]相近)与r[r]共用字母r;
(2)ch[tʃ](与汉语拼音q[tɕ‘]相近)【与q[q]共用字母】q;
(3)sh[ʃ](与汉语拼音x[ɕ]相近)【与x[χ]共用字母】x。
因此,维族人可能将维语辅音字母转写成下列拉丁字母——
b、p、t、ch(→q)、j、x(→h)、d、r、z、zh(→r)、s、sh(→x)、gh(→g)、f、q(→k)、k、g、ng、l、m、n、h、w、y。
 
但是,随着英语影响的扩大,以及拉丁维文的推广,维族人逐渐习惯使用这四个字母ch、sh、gh(uyghur一词)、ng的拉丁维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维族人正逐步接受辅音字母的组合。而且由于zh是sh的对应浊辅音,zh这个拉丁维文也会逐步推广。
随着辅音字母组合的引入,“辅音字母组合”作为一个“辅音字母”的观念必须深入人心。例如:gherbiy的第一音节gher,人们必须适应gh仅仅是一个辅音;再如:biygher的音节划分一定是biy-gher,而不是biyg-her(如果要表达后者,必须写作biyg'her)。
 
二、元音字母的共用问题
解决辅音字母共用的问题,采取了“辅音字母组合”的办法,这种做法逐步得到维族人的认可。
而解决元音字母共用的问题,“正式拉丁维文”采取了“特殊符号”的做法【ö、ü、ë(或é)】,迫于输入这些字符的困难,维族人事实上较少使用这些字符,因此,“正式拉丁维文”没有有效地解决元音字母共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方案被提了出来。
方案一:使用“元音字母组合”
a=a,e=ae(/ä),o=o,u=u,ö=oe,ü=ue,ë/é=e,i=i。
【优点】
比较国际化。但须注意:
维族人观念中是不存在双元音的,因此,ae、oe、ue这些“字母组合”被视为一个“元音字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比如:men写作maen时,维族人将之划分为ma-en两个音节。一旦将ae、oe、ue视为整体,那么书写双音节词ma-en时,则须写作ma'en。这和“辅音字母”组合是相通的。
【缺点】
不符合维族人的习惯;
不够经济,因为ae、oe、ue这几个字母是经常出现的。
 
方案二:使用“别义符”
按照“别义符”的定义(江荻),“符号·(拉丁语子集00B7)放置在拉丁字母或者拉丁字母组合之前表示该字母或字母组合的特定意义,以区别其他同形字母或字母组合”;同时,注释“为了计算机录入方便,日常文本可以直接采用键盘上的减号符-替代”。
而实践中,这个符号被错误地使用着:
(1)既未采用别义符(00B7),也未使用减号符-替代,而是采用“'”(英文单引号);
(2)不是放在字母前面,而是放在右上角。
【优点】
同样比较国际化,但是经常误用。
【缺点】
在误用的场合,容易与“隔音符”混淆;
不够经济。
 
方案三:使用辅音字母代替元音字母(我的观点)。
(1)用v代替ü;(2)用c代替ö;(3)用w代替ë(或者é);(4)用wh代替w。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