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发布于:2008-11-08 11:13
呵呵,hongwei兄过奖
![]() 记得小y刚来发那个蒙文字母贴时hongwei兄就赞叹其与阿语字母有异曲同工之妙,小y一直也想好好整整腓尼基东传阿拉米阿拉伯后北支的庞大家族,相信那也将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啊。小y第一次见hongwei兄发的阿文书法时便惊为神品,实教人不忍释卷呐~~~今后还望在北支字母源流杂谈和形体描画方面也能多得hongwei兄和各位高手前来指点呢 ![]() |
|
|
21#
发布于:2008-11-07 09:50
好……强……
我坐在这里只有感叹的份了…… |
|
22#
发布于:2008-11-06 08:41
|
|
|
23#
发布于:2008-11-05 18:19
不好意思,我之前在写关于guru和藏语那段时一时疏忽少打一个“借”,应该是“藏语也有这个借词”。
图片:tibetan.jpg ![]() 另外,感谢小y的补充! [ 本帖最后由 katou 于 2008-11-5 18:21 编辑 ] |
|
|
24#
发布于:2008-11-05 15:22
修订版出炉啦
自 『小y玩图』之藏梵文字渊源比照推出以来,小y很高兴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鼓励,特别要感谢加藤君、小气包包姐姐、小天兄对小y的创作所提出的宝贵意见。今小y耗半日之功添加本楼中部分内容,新制修订本一册,现上传与大家分享
补注:刚传上来 ![]() ![]() ![]() |
|
|
26#
发布于:2008-11-04 11:57
小y的资料整理得相当不错,要是我整理的话说实在的也做不到那么全面,佩服佩服!
看了一下发现有一处值得商榷,另外还有一处我想多说几句。 p.vii.中 小y提到了乌尔都语可是给的字母表却是波斯语。我给一个乌尔都语和印地语字母对照供参考。 图片:urdu-hindi.jpg ![]() p.ix.中 Gurmukhi译成“果鲁木奇”没啥问题,还有“古鲁穆奇”的译法。另外,也可以采取意译的办法。Gurmukhi原文是ਗੁਰਮੁਖੀ,关于这个词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是 它是由“ਗੁਰੂ”(老师)+“ਮੁਖ”(嘴,话)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就是“老师的嘴”或者“老师的话”,因此有资料译成“师说体”。这里还可以联系到梵文字母的名字“天城体”其实也是意译,“天城体”原文作 देवनागरी由“देव”(天神)+“नगर”(城市)组成。另外,ਗੁਰੂ的读音是guru,源自梵语的गुरु,小y版主懂藏语一定知道藏语也有这个词,在藏传佛教里常被译作“上师”。 [ 本帖最后由 katou 于 2008-11-4 11:59 编辑 ] |
|
|
27#
发布于:2008-11-04 10:13
|
|
|
28#
发布于:2008-11-04 00:13
【响春雷】惊悉俺出外神游这二日中,小y同学又出巨制。俺特烽火连城来此瞻仰,果不枉此行。【详细端】见文字,亲近动人,见示例,完备严整,更有趣味绘图穿插其间,但教人阅前神往,阅时爽朗,阅毕,不由赞个“好啊!”这正是:
【豆芽飞】 看遍梵系诸字母 小y笔下有情天 令人手不释卷怎能离 诶呀呀 知是腹中才穷实难追。。。 ————伪曲《惊帖记》 呵呵,最近学蒙语和泰语,时间太紧,不能仔细校对里面的内容,待来日再揪这里面的小辫子。不如强力召唤katou,保准修订得倾城倾国。 最后忍不住再赞一句:小样,都学会出书啦~!本来还想给你500声币,结果系统提示超过最大限额,呃~ 呵呵,周有光老先生那本世界文字发展史修订的时候可以把你的这部分给“修”进去哈。 |
|
|
30#
发布于:2008-11-03 17:36
回复 8楼 doron 的帖子
呵呵,见笑了。刚过这周末难得有空倒月休,故而就紧紧忙活了点东东,以后再有合适机会还打算攒个阿拉米阿拉伯文字系统的(包括偶们书写超快的回鹘字母),其间有个细节偶材料还得再仔细找找做做:一是关于无圈点满文与圈点满文对照;二是前清文献满文与现代规范锡伯文对照,偶这里锡伯文字母表只有网上常见的扫描版,但偶更想做一个整齐录入的电子文档版的,那样比较清晰,看起来效果好也便于后期加工 |
|
|
32#
发布于:2008-11-03 15:25
传一个比较珍贵的大字版梵字包,以供大家练习认字之用——随便点出一张梵字卡片,脱口而出其准确读音(又教偶想起李阳克里兹大师)是偶百试不爽的识字好办法
|
|
|
33#
发布于:2008-11-03 15:24
再给出一张偶以前在日文网站上看到的用日文假名来表示的悉昙梵字示意图(唉,总是感觉日语音节太匮乏了,平片假名一起上吧),由于日文与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方块白文、方块壮文、喃字一样同属于汉字体系内的文字,和印度字母体系实是差别太远,此图仅是作为一种任意性指代符号,绝非字源上存有任何关系,故偶为避免误解而未将其录入小册子。
|
|
|
34#
发布于:2008-11-03 12:11
再传一张基本藏字图(大字体版),正下方为藏文扎西德勒
|
|
|
35#
发布于:2008-11-03 12:09
原帖由 小气包包 于 2008-11-2 23:04 发表 虽是远亲,但小弟学习过程中还是深切感觉到这种相通所带来的便利,二者辅音都有按固有声调的分组,都有在辅音字母上下标元音符号的情况,还都有特定的数字表记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泰语元音更为复杂一些,还可以加在左右,而藏语四个方向还可另以辅音作为加字来实现音节内部的复声母(现代藏语中保留减少,不如泰语复辅音发达,特别是颤音和边音复辅音)、韵尾(现代藏语部分脱落或转化为调值分化)、声调等变化,没有泰语那样的声调符号。藏语的拼合规律由于历史演变已不像泰语那样齐整,例外更多,拼音规则学起来更难一些。 |
|
|
36#
发布于:2008-11-03 09:04
小y,很不错呢
继续努力啊 看了你的描述,虽然我不懂,但也很想看看详细呢~一定很有意思^_^ 不过现在电脑上没有安装pdf阅读软件,回家再看咯 加油! |
|
|
37#
发布于:2008-11-02 23:04
这泰文字母和藏文字母还真是八竿子才打得着的亲戚啊,都肥了一大圈了
![]() 看了小Y的制作,感叹中国文字咋就这么D源远流长啊。。。 咱是中国人啊,那骄傲!! ![]()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