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音
(一)基本元音a、i、u、e、o (二)派生元音 1.第一组特殊元音ae、ue、oe (1)成因:“-ལ”后加字。 (2)发音:ae/æ/(或/ε/)、ue/y/、oe/ø/。 在德语新正字法中,这三个音分别记作ä、ü、ö。 2.第二组特殊元音â、ô (1)成因:元音同化。 上述八个元音(a、i、u、e、o、ae、ue、oe)按口腔开闭程度排序如下: 全开=a→ae→o→oe→e→u→ue→i=全闭 基本元音中a、o、e属于非闭元音,u、i属于闭元音。音节连读时,非闭元音被闭元音同化。 (2)发音:â/ə/、ô/o/。 元音分为开口音和闭口音: ①a 和 â:藏语中存在开口音a和闭口音â的区别; 一般认为法语有35个音素(或36个),争议在于是否承认“闭口音a”的存在。 ②ù 和 u:藏语中只存在闭口音u;法语中存在成对开、闭口音u。 ③ae和e:藏语事实上承认e为闭口音,只是其不能同化开口音a和o而已; 法语把这对开闭音记作è/æ/(或/ε/和é/e/。 ④o和ô: 藏语和法语均存在成对开、闭口音o;法语把这对开闭音记作ò/ɔ/和ó/o/。 以上说明,某一语言对成对开、闭口音的承认并非全部。 二、辅音 (一)单辅音(28个) ![]() 1.成对辅音(送气/不送气,或者:清辅音/浊辅音)(8组16个 ) (1)-(3)g/k,d/t,b/p; (4)-(5)j/q,zh/ch; 注:藏语中的j/q,同于汉语拼音j/q;藏语中的zh/ch,同于汉语拼音zh/ch。 (6)z/c; 注:藏语中的z/c,同于汉语拼音z/c,即:dz/ts。 (7)gy/ky; 注:这对清浊辅音的发音方法不甚明确,希望得到教诲。以下谈谈我的理解:gy-、ky-的发音应当类似于/gie/、/kie/。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印证: 一是藏语中二合元音ie的存在。元音二合的前提是两个元音的存在,而在各种加字中只有gy、ky可以提供另一个元音i(y是半辅音,或半元音); 二是gy、ky、ny、hy构造一致。ny-、hy-的发音类似于/ni/、/hi/,由此可以类推。 (8)r/sh。 注:藏语中的r/sh,同于汉语拼音r/sh;但藏语中并未明示其在发音中的作用。 2.鼻 音,即:ng、ny、n、m(4个 ) 3.半 辅 音(半元音),即:y、w(2个 ) 4.其余辅音,即:x、s、l、h、lh、hy(6个 ) (1)-(2)x/ɕ/与hy/ç/; 注:前者同于汉语拼音x,后者同于德语音素/ç/(藏语中这个音素并不常见,用“ཧྱ”表记)。 /ç/的发音类似英语him中的hi,又接近于汉语中xi(嘴角尽量往后咧),介于二者之间。 (3)s; 注:藏语中的s/s/,无对应浊辅音;通常认为s对应浊辅音z,在藏语中被用以表记/dz/。 (4)h; 注:藏语中的h/h/区别于汉语中的h/x/,前者为喉擦音、后者为小舌音。/h/的发音同于维语h的发音,即英语head中h。 (5)-(6)l与lh; 注:二者的发音部位相同:均为舌尖中音(藏语中舌尖中音有四个,即:d、t、l、lh); 但二者发音方法不同:前者为边音浊音,后者为塞音清音(此点同于h,故表记为lh)。 lh的发音方法:参见http://bbs.pku.edu.cn/bbs/bbstcon.php?board=SFL;threadid=389。 (7)/ʔ/(喉塞音,“第29个单辅音”)。 注:藏语中这个音素实际上作为“”的声母(其地位基本等同于法语中的哑音h),关于喉塞音的详细介绍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960930.htm。 (二)复辅音(7个) 即:ngg-,n’gy-,nd-,mb-,nzh-,nj-,nz- |
|
板凳#
发布于:2012-03-29 18:22
回 tribunal 的帖子
tribunal: 您好!我並沒有提出什麽“驚世駭俗”的觀點,只是提出自己的一點小小的疑惑。您將之解釋為“筆誤”。 還是那句話,不要輕易否定別人。 也許您并不屑于這些最樸素的證明。但有人在意。否則,“Je pense, donc je suis”之屬,也不會廣為流傳。 到此為止。我不想耽誤您寶貴的時間了。 |
|
地板#
发布于:2012-03-29 14:58
回 Marsh 的帖子
Marsh: Marsh: 再说一遍、只有汉典的表格,是把所有P写成了B,这明显是笔误。 然后全世界只有阁下一人,根据这个笔误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你现在写信通知汉典告诉他们写错了,我相信他们马上会改,就这么简单。 汉语普通话b/p是送气不送气对立是基本常识,就跟人要吃饭一样是常识。要语音实验资料自己去找。总不能你要人必须吃饭的证据我也给你找去吧。 |
|
4#
发布于:2012-03-29 12:32
回 tribunal 的帖子
tribunal:我看阁下需要先治眼。 您好! 首先,請您不要輕易否定別人。當然,我承認自己在表達方面不甚嚴謹;但是,您有沒有在把握住別人表達的中心意思后再做批駁呢?還是,不曾過目、武斷地作出否定性的評價呢? 我都說了,“下面兩種說法”可能是合乎眾議的。但是,“漢典”提出了新的記法。我對於那種新的記法也產生了懷疑。在沒有看到“正面證據”之前,我沒有輕易否定那種“標新立異”的記法。所以,我將這個疑問提出來,希望看到“語音實驗”的資料——證明在漢語普通話中,b/p確實是“清輔音”的“送氣/不送氣”的對立。 如果僅僅以漢語普通話中,其他的語音如g/k,d/t都是“清輔音”的“送氣/不送氣”的對立,從而推論:b/p也是這種對立關係,這樣的證明力是不夠的。從“邏輯上”講,基於一種“不完全歸納”進行推論,僅僅就是一種“猜測”,而不是一種“證明”。例如“哥德巴赫猜想”。 我將“元音圖”附上,也完全沒有您所說的“唬人”的意思。我在此舉出兩個例子,用以證明用不完全歸納進行推論,可能會出錯。在德語中, ∵/o/的變元音是/ø/:后元音、圓唇元音、半閉元音→前元音、圓唇元音、半閉元音 /u/的變元音是/y/:后元音、圓唇元音、閉元音→前元音、圓唇元音、閉元音。 ∴/ɑ/的變元音是/a/:后元音、展唇元音、開元音→前元音、展唇元音、開元音。 但是,事實上ä被記為/æ/(也有記為/ɛ/的),口腔的開閉程度發生了變化。 儘管德語的“變元音”有特殊的含義,但並不妨礙我們做出上面的推論。 在維語中,ö、ü作為o、u的前化元音,e/ɛ/作為a的前化元音,但後者並不是“純粹”的前化,而是伴隨著“口腔開閉程度”的變化的。 在古漢語中,存在“清不送氣音/清送氣音/濁輔音”的對立;但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清濁對立”看上去消失了。但是,毫無疑問,現代漢語普通話中,一定有一部份來源於“濁輔音”。從這一層意義上講,將b記為濁輔音/b/,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的。 語音在實踐中會發生豐富的變化,如果拘泥于“書面規定”,就不會有語音學的發展。所以,相較于卷帙浩繁的語音學理論書籍,我更願意相信語音實驗的數據。 |
|
5#
发布于:2012-03-29 00:18
回 Marsh 的帖子
Marsh: Marsh: 我看阁下需要先治眼。 你给的第一张表,蓝字标的是汉语拼音,不是国际音标。 维基的表格,蓝字标的也是汉语拼音,不是国际音标。国际音标给的汉语拼音声母都是清音,从无浊音。 只有汉典的表格,是把所有P写成了B,这肯定是写错了。因为汉典再傻也不可能认为汉语拼音P会是英语的B。听就知道了,差太远。 建议阁下先看看中国音韵学入门书籍。 讨论汉语普通话声母的清浊问题,你拿元音来做甚么例子。 发现你无论讨论甚么都贴张元音图来,不知做甚?虎虎外行还行,这里的人是那么容易被你虎的么。 |
|
6#
发布于:2012-03-29 00:10
回 Marsh 的帖子
Marsh: 我看阁下需要先治眼。 你给的第一张表,蓝字标的是汉语拼音,不是国际音标。 维基的表格,蓝字标的也是汉语拼音,不是国际音标。国际音标给的汉语拼音声母都是清音,从无浊音。 只有汉典的表格,是把所有P写成了B,这肯定是写错了。因为汉典再傻也不可能认为汉语拼音P会是英语的B。听就知道了,差太远。 建议阁下先看看中国音韵学入门书籍。 |
|
8#
发布于:2012-03-28 17:32
回 tribunal 的帖子
tribunal: 最初也對之產生懷疑。下面兩種說法,應該合乎眾議。 來源:http://www.putonghuaworld.com/putonghua/100630/100630_0101.htm 图片:2.PNG ![]() 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Pinyin 图片:3.PNG ![]() 但是,仍然有一種說法—— 來源:http://www.zdic.net/appendix/f10.htm 图片:1.PNG ![]() 這裡,我僅僅是將自己的一點疑惑提出來。希望得到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釋。 有些問題恰恰是不能用“和諧”,將以解釋的。這裡,舉兩個例子: 第一例:德語a與變元音ä。 a與ä的關係,恰恰不如o與ö、u與ü那般; 第二例:維語ئا與前化元音ئە。 a與e的關係,恰恰不如o與ö、u與ü那般。 以上兩個例子中,a在前化過程中,口腔的“開閉程度”發生了變化,因而,並不是純粹的“前化”。 图片:4.PNG ![]() |
|
9#
发布于:2012-03-28 15:38
回 Marsh 的帖子
Marsh: 不知道这理论是从哪里来。汉语的普通话BP是送气与不送气浊音对立的话,当代汉语音韵学书籍都要重写了。 汉语普通话有见组、端组,精、照组等送气不送气清音的对立,偏偏到了帮组是bp送气与不送气浊音对立, 恐怕太不符合音韵规律了吧。 |
|
10#
发布于:2012-03-28 14:02
當初對語音認識十分模糊。
漢語普通話中,其實有一組特殊的:漢語拼音b與p,這裡,b是濁輔音/b/,p是濁輔音/b/的送氣音/b‘/。 藏語沒有請濁輔音的對立,全是清輔音,但是有“全送氣/半送氣/不送氣”的劃分。 |
|
11#
发布于:2012-03-26 16:33
汉语的普通话只有送气不送气之分,没有清浊之对立,即全为清音。不知道你放到一起是甚么意思。
汉语普通话的Z/C国际音标是/ts/和/tsh/,你写成dz/ts等于又是把不送气清当浊音;把送气清当成不送气清。 藏语到底有没有浊辅音? |
|
12#
发布于:2011-08-13 18:40
|
|
14#
发布于:2011-04-30 08:00
回 4楼(hizkuntzale) 的帖子
谢谢hizkuntzale版主。 现在,是否可以作这样一个归纳: 藏语j/q,zh/ch,r/sh; 汉语j/q,zh/ch,r/sh; 英语 dʒ/t∫, ʒ/∫。 (以上,汉藏语中的j、zh以及英语中的j两两相异;对应清辅音准此) 现在单独lh已经可以发音了,就是与元音拼合时不是很自如,希望指点。 昨天,在考虑lh这个记音符号的时候,突然发觉lh(藏语)、gh(维语)、gl(意大利语)可能在发音方法上是相通的。而我本人是会发gh这个音的,于是我推测以上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可以归结为“前位后音”;也就是,前一字母决定该音素的发音部位,后一字母决定该音素的发音方法。据此我尝试重新发一遍gh这个音,发现发出来的音与对gh的描述相当吻合,即所谓“既像g又像h,类似于法语、德语中的小舌音”。 按此方法,我又试着发gl这个音,发音与其描述亦有很好的吻合性(即便如此,我对该音的把握依然信心不足)。 接下来,我尝试发lh这个音。以下我试图描述这个音素的发音方法: (1)首先,舌尖抵着上齿龈中部(l的发音部位);注意抵紧,否则气流从中间通过。 (2)其次,呼出气流,控制气流擦着舌面两边而出(h的发音方法为“擦音”);气流流动的形状呈现V字形,最后分别撞击到两腮上。 (3)最后,与元音拼合时,舌尖不离开上齿龈,试着发出元音,口型准照元音,控制两腮运动。 (拉萨ལྷ་ས中的ལྷ即为lh与元音拼合的例子,不知谁有这方面的音频) 以上自己再进一步修正,同时希望达人们指教。 |
|
15#
发布于:2011-04-29 23:38
回 3楼(Marsh) 的帖子
对的~发lh的时候,其实是从舌头两边跟牙齿的缝隙中出去的,所以这个音叫边音~听起来非常像含混不清的s |
|
16#
发布于:2011-04-29 23:22
|
|
17#
发布于:2011-04-29 22:34
首先要说的是,zh,ch等同于汉语普通话的扎,差,也就是说,卷舌。跟英语的舌叶音t∫,dʒ是不同的。还有r,发汉语的日的声母,有些地方听过可以发闪音~
说到lh,因为我自己的方言里有这个音,所以我毫无困难。你可以试着用牙齿轻轻咬住一圈舌头,让舌头跟上排牙齿都接触到,然后在不松开的情况下试着发s的音~ 复元音通常是有后缀འི འུ导致的,或者是标示汉语外来语 |
|
18#
发布于:2011-04-29 21:31
各位藏语达人,
1.大家对lh这个音的发音方法,有什么高招? 2.藏语中存在复元音ie、iu、uo、âu,这些复元音存在于何种情况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