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245回复:2

[语言交流]藏文好学好用证1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0-05-23 03:17
藏文的优点
标准
   又被 截了,
   文字的评判时有标准的,本人不同意那些泛文化的说法,不过文字科学与否跟历史成就不是直接挂钩的,因为文字本身不承担任何文明,只是作为文明的载体和工具有好用与否的标准。
     文字好坏我自己列了个标准,就随便想到的:
   1 字数    如果字数不够,那也是缺憾,说明不能充分表达语言了。像日文就是如此,只是简单把本族语言标注一下,希望可以拿汉语顶事,结果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文字反倒受累。
   2能用的字  不管历史上有多少字,现在能用的,而且是经常用的有多少,如果太少了,那就是表意简单,太多了那就是罗嗦。
   3传承下来的字     如果传承下来的字很多说明历史很顺,没多少波折,也算是万幸,如果传下来的东西很难学,那就是很没劲的语言,说明当初的制定问题很大,随后的变化也是没有规律的。
   4 字件或字母     是字件还是字母都行,关键是这套符号系统的有效性或规律性。如果历史上的所以规律都混在一起的话也是很糟糕的。
   5字件或字母数量   如果数量太少就是不充分,太多了就是浪费,因为语言本身是语音性质的,从本质上不需要太多的字件数量。
   6声调和音调系统    如果声调太多了,就不好学了,语言没有开放性和接纳性。如果完全没有句调,那平常说话的口语也是干巴巴的,不太优美。
   7 单音节性质与否    如果是单音节,语言说起来就像珍珠串线一般,很有节奏感,很多诗歌文化也是从这体现的。如果是多音节,也跟声调系统一样,难免不好学。
   8字形的排列整合   如果字形的排列能够体现语言的本质,语音和语义高度统一又不失简雅,那就是积极的。像汉字一样弄成非主流美术的话,那也是很不好的了,呵呵
   9 语法的粘连性    如果单词的语法成分太贴近词根,那么语言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太高的。如果离得远了,那也像汉语一样,不靠形态,全靠约定,那也是很难学好的。
   10 名词的分析指示特点   如果像英文一样,基础词汇都是约定而没有合成的规律,那么这类单词学起来也是很费脑细胞的。
   11 虚词的假定特征   历史证明,好多语言在演变过程中,最难变易的就是虚词系统,但如果时间太久,那么稳定的虚词系统就是语言传承的有效保障。如果连虚词系统都跟古语没任何联系的话,那这种语言也是没多少考古价值的,不过最起码祭祀价值还是有的,呵呵
   12 语音的特色   如果语音中没有多少很难辨别的变体音和音位像近的语音,那么说话也是不用太使力气就能听清楚了。还有清浊的对立等等,汉族人认为浊音不好听,不是乐音,纯粹是主观臆断,好多汉语方言都有浊音,清浊对立才使得语音的分辨力增强,又不太费力气的。
   13 音字的一致性   这是最关键的,如果文字跟发音不搭界或间接发音的话,文字的好学好用性都受到很大影响。这是文字的本质问题,既文字是用来语言,而语言表现为语音的,跟这个道理相违的都是扯淡。
14 借词和转写系统  任何文化都不能独自发展,需要借鉴别人文化,不可避免的要借词,英语或日语只借不还,结果本族文字受累。借要有借的方法,藏族人不喜欢借东西,这是严重错误,不借白不借,鲁迅有云:拿来是也
15 电子化和机械化   英语最先完成打字机,因为拉丁字容易机械安排,汉字嘛,听说林语堂弄过,结果破产。只到电脑出现,汉字还是跟不上。结果是把汉字作为外围系统,用高级程序弄成图片合成的效果才勉强挤进电脑了。
以上零零总总,就是一些文字字面的标准,下面用这些标准看看藏文有哪些特点或优点了。
分析
      按照前面的标准,对藏文做个全面检查
 藏语文的概述:
藏文是藏语载体,古代是多音节语言,汉语也是。仿印度梵字创制,但仿得很有水平,这点过会讨论。藏文单字分七个字母字位,身元前后头足尾,由三十字母充当,(懂藏文的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了),一个单字还不足以成为字,只是字根,加上名词性字缀,就是一个完整的字,再往后加一个表示语法范畴的助字就是格,将格按照句素排列就是句子。
藏文语音方面现代汉语大都表现为单音节,好多语法家说藏语是复辅音云云那只是表面现象和个别地方,拿小问题做大文章,藏文诗歌讲究字数,也是讲究单音节的数量,如果真的有那么多复辅音那诗还怎么读。
藏文语音中有很多浊音,但拉萨语浊音很少。除了像汉语之类的一些汉藏语的一些藏缅语支有声调,全世界都没有,别为了汉语有声调就耿耿于怀,好多汉族学生学汉语时的尴尬比起来,我们的学生太容易学习各种语言了,我本人以为没音调,有清浊是个优点。
藏文的语法助字一律放在单词之后,助字的接续方式是固定有规律的,所以整个文法体系一般表现在助字的归类,既只要抓住助字就可以判定格的范畴,所以说语序虽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把主谓宾倒过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藏语,与我们同行!!
沙发#
发布于:2010-05-23 21:54
13 音字的一致性   这是最关键的,如果文字跟发音不搭界或间接发音的话,文字的好学好用性都受到很大影响。这是文字的本质问题,既文字是用来语言,而语言表现为语音的,跟这个道理相违的都是扯淡。


不同意此觀點。竊以為文字的本質並非記錄語言或二次呈現語言,而是記錄、呈現語言所要表達之內容與意義。語言是聽的、說的,文字是讀的、寫的,前者主要靠聽覺,後者主要靠視覺。二者關係密切,但絕不是一為主一為輔的關係,而是平行、並進、交錯的關係。演說家不一定是大文豪。自幼失聰失語的海倫凱勒也成了大作家。
文字好學好用與否,和其與語音記錄能力密切與否無關。(人們常有一巨大誤區:字母寥寥、拼讀易入門的文字就是易學的。然而對文字駕馭能力的評價絕不應該限於看了字就讀出音這麼初級的要求。意大利、西班牙、韓國,是不是人人都是文學家?)
板凳#
发布于:2010-05-23 03:18
被截了七八次,我算服了
大藏语,与我们同行!!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