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strellas 于 2009-11-19 22:09 编辑
语言的分类可以分为: ★语言的类型分类 ◆传统类型学分类法(形态学分类): 1.孤立语(词根语、无形态语) 2.屈折语 3.黏着语 4.多式综合语(或编插语、复综语) ◆现代类型学分类法 一。语音分类法 1. 按音位数量的多少 ①音位数量较少的语言(该语言的所有音位不超过20个) ②音位数量较多的语言(该语言的所有音位在50个至75个之间) ③音位数量中等的语言(该语言的所有音位在20个到50个之间) 2.按音位性质 ①元音型语言(元音音位占该语言音位总数的1/3至1/2) ②辅音型语言(辅音音位超过音位总数的2/3以上) 3.根据音节中是否有声调 ①有声调语言(音高的变化在音节中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 ②无声调语言(声音的高的变化在音节中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 4.按音节的性质 ①开音节占优势的语言(开音节是指以元音收尾的音节,这种类型的音节在该语言的音节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很高) ②闭音节占优势的语言(闭音节是指以辅音收尾的音节,这种类型的音节在一种语言的音节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句法分类法 1.按语法手段(形态变化) ①综合语(屈折语、黏着语、多式综合语) ②分析语(孤立语) 2.按句子成分的词序 ①主语—谓语—宾语 ②主语—宾语—谓语 ③谓语—主语—宾语 ★语言的功能分类 一。按交际功能的范围 ①民族语言(同一民族内部所使用的语言) ②族际语言(不同民族或不同社区之间的人民在交际时所使用的同一种语言) ③区域语言(某个区域内一定数量的国家使用的同一种语言) ④国际语言(能够充当国际性交际工具的语言) 二。按语言的使用范围 1.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国语。 ①一般采用占全国人口 大多数的民族语言。 ②采用少数民族语言 ③借用外语 ④沿用过去殖民者的语言 2.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 3.区域性官方语言 4.国际组织语言 5.宗教语言 ★语言的谱系分类 文字的分类可以分为:(根据符号对语言各要素的关系) 一。句意字 1.图画字 2.古代约定符号(图腾、禁忌等) 二。表词字 1.表意字 ⑴古老的表词字(苏美尔文字、古代汉字等) ①词的独立符号(包括异源字) ②定义符号(确定意义的符号) ⑵现代的符号(数目字、科学符号和技术符号) 2.表音字 三。词素字 1.表意词素字 2.表音词素字 四。音节字 1.符号表示任何音节 2.符号只表示开音节 3.基本(非连体的)符号只表示孤立的元音或者辅音加元音ā的音组 五。音位字(音素字) 1.只有辅音符号 2.辅音符号,但有特殊元音标记方法 ①借助matres Lectionis法 ②借助上加符号和下加符号 3.辅音和元音符号 六。辅助符号 1.字母的发音符号 2.标点符号和隔词符号 文字部分的分类源自《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伊斯特林;语言部分的分类源自自己看书的总结。 |
|
最新喜欢:![]()
|
沙发#
发布于:2009-11-19 22:02
三大语言类型
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1.形态变化2.词序3.虚词
★三大语言类型: 1.屈折语 ▲特点:词通过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且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与词根的联系十分紧密。词根的一个附加成分不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有时可以同时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词除了由词根和构词词缀构成外,还有专门表达语法意义的构型后缀。一个构型后缀往往可以同时表达几个语法意义,而有的语法意义又可以用不同的构形后缀来表示。另外词根有内部曲折变化。词根或词与构型后缀结合得很紧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词;分开,便都不构成词。 曲折形式:①内部曲折:通过词根内部的语音来构成一个词的词形变化。②外部曲折:在词根后增加词缀(词尾变化) 2.黏着语 ▲特点: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往往在一个词根或词干前后(尤其是后面)使用多个表示语法意义的接头词或结尾词,每个接头词或结尾词只表示一个语法意义(每个语法意义也只能用一个接头词或结尾词表示),接通此或结尾词语词根之间,以及每个每个接头词或结尾词都有明显的界限,它们是按表达需要一个一个“粘”上去的。 3.孤立语或词根语 (叫孤立语是因为:词与词之间好像互不制约,各自孤立) (又叫词根语是因为:词的本身多数是词根,或是由词根复合而成的) ▲特点:词的形态没有或极少变化,且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语法关系)是由词序和虚词(辅助词)决定的。词主要由词根构成,或者由词根与词根、词根与构词词缀合成。词本身没有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变化,词在句中的语法关系要靠词序和具有语法功能的虚词来表现。 ★屈折语与黏着语的异同: ▲同: 它们都具有词的内部形态变化,都通过词形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 ▲异: 1.屈折语的一个构形后缀往往可以同时表达几个语法意义,而有的语法意义又可以用不同的构形后缀来表示。 2.黏着语的构形形态不同于屈折语,它没有内部曲折形态。 3.黏着语中的每一个构形形态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也只由一种附加成分来表示。 4.黏着语中的词根和附加成分之间结合不紧密,结合处通常不发生语音变化,两者都有很大的独立性。 ★屈折语和孤立语的差异: 屈折语的词根不能独立使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语法作用都靠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 |
|
|
板凳#
发布于:2009-11-23 14:19
以楼主的意思,汉语方言是独立语言吗?国外有这个观点。
|
|
地板#
发布于:2009-12-02 15:24
4# Qasoqaanga
我依照传统,认为汉语方言不算独立的语言。假如七大方言都有自己的文字,我就认为它们是独立的语言。这种分法虽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我想,也许以后会有相关的研究。现在世界上有很多语言都没有文字,我认为,没有文字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无法长久保存。固然我们可以通过录音、口耳相传等方法,但是没有文字的语言是有缺陷的——它无法跨越时空。挪威人、瑞典人、丹麦人彼此用各自的语言交谈,能够互通,但人们通常把他们的语言看作是3种不同的语言。我想,主要原因之一,也许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文字。当然,也许历史文化、语言学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更为重要。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很牵强,但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关于划分语言的标准,我知道有两条: 一是,当语言变体发展到交谈双方不能互通的时候,它们就能成为各自独立的语言。 但是,依据这一标准,挪威人、瑞典人、丹麦人彼此用各自的语言交谈,能够互通,但人们通常把他们的语言看作是3种不同的语言。 一般人们把7大方言归为汉语方言。以我为例,我是海南人,能听懂海南话,可我却听不懂台湾话、潮州话。有一些词句发音一致,但是绝大部分是听不懂的。尽管三者都是闽方言的一支。如果是吴方言或是粤方言、湘方言的话,就更不懂了。 二是,看某种语言的社团是否有独立文化。 根据这一标准,人们一般认为荷兰本土的荷兰语和南非的的阿非利堪斯语是两种独立的语言,尽管这两种语言可以互通。 从这一点上看,虽然汉语有7大方言区,可是各区都是汉文化。 汉语的情形和阿拉伯语的情形挺相似的。两者都是方言之间差别大,而有统一的书面语。不过我想,汉语应该比阿拉伯语要统一一些。 Qasoqaanga声友,你认为吴方言是独立语言吗? |
|
|
4#
发布于:2009-12-02 16:01
语言和方言的界限本来就是动态的。只要承认闽方言与兰州话的差别大于丹麦语和瑞典语之间的差别就可以了。文字形式是次要的(蒙古语、塞尔维亚语的拼写系统)。因此汉语方言符合具备成为独立语言的第一个标准。
说道独立文化,这牵涉到政治,这里不讨论。从实际情况看,大江南北的汉民族两大亚文化是客观存在。吴方言具有比较强的内部统一性,和文化相对独立性,和闽粤客赣至于北方相似。作为吴方言母语者自然希望吴语能继续保持独特性。 |
|
5#
发布于:2009-12-04 11:03
小弟倒是觉得吴语应该算是独立的语言。因为中文的文字系统比较特殊,他只有部分是表音的,而不像欧洲特别是罗曼语言文字完全是表音。我们觉得方言属于一种语言很可能是因为某种宣传而达到的从小就根深蒂固的概念。。。。
记得我曾经问过一个德国人,她明确说她说得不是high german。high german 是另外一种语言。这也许是思维的差异吧。 |
|
6#
发布于:2009-12-04 12:12
一切为了安定团结,多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