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564回复:7
關於"达"字歷史的疑問
之前曾經有個大陸網友對於我說的簡體字含有許多以形聲重造的字提出意見
他說达這個簡字早在唐代就有了 顏真卿的書帖裡也有 但之後他就消失了 我去搜尋顏真卿的帖子也沒搜到裡面有這個字的書帖 達字有入聲 大沒有 想來唐代應該不會用大來造達的異體字 請聲友們指點一下 |
|
最新喜欢:![]()
|
沙发#
发布于:2016-05-19 06:43
古为同音的两个字,古代就有相通的情况,简化字里合并做一个字,并不是大陆重造的。
http://www.zdic.net/z/25/kx/8FBE.htm http://www.zdic.net/z/25/kx/9054.htm |
|
板凳#
发布于:2016-05-19 17:43
sharrum:古为同音的两个字,古代就有相通的情况,简化字里合并做一个字,并不是大陆重造的。大字以前有入聲嗎? |
|
|
地板#
发布于:2016-05-20 00:08
|
|
4#
发布于:2016-05-21 18:09
|
|
5#
发布于:2016-05-22 20:31
|
|
|
6#
发布于:2016-06-05 15:23
用字的通假和造字的假借虽有不同,但在借音表义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在使用过程中能做到约定俗成、得到社会的公认就不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因此,某些通假现象在某个时代通行,当时的人们习以为常,并不以之为怪。在没有正字法、也没有能促进用字规范化的工具书的古代,人们用字不像后世那样严格。
古时候并没有像现在的汉语拼音这样严密完善的记音系统,因而许多字的读音追究起来十分复杂,有的已不能准确查考其读法了 |
|
7#
发布于:2016-06-06 18:08
这种案例很多,像進步的進(-in,前鼻音韵尾),鄰居的鄰(-in,前鼻音韵尾),也都与井(-ing,后鼻音韵尾)、令(-ing,后鼻音韵尾)无关,却被简写成“进”、“邻”,也很莫名
姜豐、姜育恆 - 生薑 沈萬三、沈括 - 瀋陽 范爺、范仲淹、范陽郡、河南范縣 - 範圍 鍾馗 - 鍾離 漢、鍾離 春 - 鐘錶 于右任、于鳳至、淳于 棼、鮮于 璜 - 於是、於越國 煙霧 - 菸草 (台湾往往写作香菸,也有写香煙者;香港几乎全写香煙。但正本清源,香“烟”的得名并不是由于它的“烟”雾,而是由菸草得名而来,所以应从艸,而非从火旁。残体字害人) 復旦大學 - 複雜 - 重複/重復(两个重“复”含义不同) 以前说过,五四就是颗毒瘤。给中国人认知汉字的本源带来了重重困难 [ask于2016-06-06 18:28编辑了帖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