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ketch of Akkadian Grammar 2006年出版 共221页
作者: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Г. Х. Каплан 本书正文部分的阿卡德语几乎全部采用拉丁字母转写。 Очерк грамматики аккадского языка.pdf 图片:阿卡德语.png ![]() 图片:阿卡德语1.png ![]() 图片:阿卡德语2.png ![]() |
|
4#
发布于:2015-02-05 00:17
|
|
5#
发布于:2015-02-05 00:20
hongwei0315:关键是还没晒全 == 倒是蛮有意思的东西 又在激发我学俄语的热情了 囧。。回到原帖这方面英语资料不少,英语之外,德语法语的资料也比俄语多。 |
|
6#
发布于:2015-02-05 00:21
全部拉丁转写倒不是啥问题吧 毕竟西方的惯例如此 而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 合适的transliteration、transcription足以取代楔形文字 作为研究/学习素材
毕竟 泥板上的原文不是普通的电脑字体就可以概括的 不同时期的字符各有不同 所以 除了经典的《吉尔加美什史诗》《汉谟拉比法典》之类不断被传抄的文本 多数信件、医学、经济等内容的文本 出版时基本上都是拉丁化的 配上照片+抄本 |
|
7#
发布于:2015-02-05 00:29
hongwei0315:全部拉丁转写倒不是啥问题吧 毕竟西方的惯例如此 而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 合适的transliteration、transcription足以取代楔形文字 作为研究/学习素材倒是没错,但我还是喜欢识读楔形文字与讲述语法并重的教材。这方面,二战前的老教材做得不错。黑色的楔形文字字体也很漂亮。但二战后出的书反而不用这种字体了。难道是那些铅字在战火中被炸飞了吗? |
|
8#
发布于:2015-02-05 00:35
|
|
9#
发布于:2015-02-05 00:39
|
|
10#
发布于:2015-02-05 00:44
果然是比较新的书,粗看了一下闪米特语族的谱系划分。虽然不是最新的结论,但是至少包含了“中闪”的划分,把阿拉伯语归了进去。虽然“中闪”的细节等等还有些“问题”,但是没有延续过时的“西南闪”,还是蛮不错的。
|
|
11#
发布于:2015-02-05 00:46
hongwei0315:嗯 那种看上去的确挺清爽的 谁知道呢 早先很多字体都有不错的铅字 而且感觉出现在德国出版物的情况居多如果只是学习某一时期的应该还好。这种感觉最强烈的是学习玛雅文的时候,每个人写的都不一样啊。 |
|
12#
发布于:2015-02-05 00:48
|
|
13#
发布于:2015-02-05 00:51
hongwei0315:嗯 多数人还是会相对专注某一个大时期 选一个millennium 但是的确也有大牛 我已经听说了两个了 名字没记住 但是都可以做到提到一个字符 就能给出不同时期的字形。。。回到原帖人肉数据库啊 |
|
15#
发布于:2015-02-05 01:05
hongwei0315:是呢 佩服得五体投地……回到原帖不过也还好,我们每个中国人也都认识几千个汉字呢,跟他们的数据量相当。 |
|
16#
发布于:2015-02-05 01:13
|
|
17#
发布于:2015-02-05 14:59
|
|
18#
发布于:2015-02-06 03:06
|
|
19#
发布于:2015-02-06 05: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