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703回复:4

[语言交流]为什么语言田野调查后不公布影音资料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1-30 17:08
有各种各样报道、辅以初步研究的书籍,但无论中外,几乎没有附以影音资料的。倒是时而看到一些民俗、文艺类的田野调查书籍后附光盘,非常不解。
我在一个语言学论坛上问过一个美国语言学的研究生,他告诉我主要是保护隐私,怕录音(录像)中的人物抗议侵权。但是有许多被调查者非常愿意让人们了解甚至学习自己的语言,我在西北考察一个语言时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希望这些资料能保存并传播。赖福吉的语音学教程就带光的录音。
公布田野调查的影音资料对语言研究和语言学都有很大意义,首先给了其他人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山高地远交通不便和处于濒危状态的语言。如果马普学会把他们辛辛苦苦调查的位于俄罗斯远东的通古斯语言的资料公布,许多研究者也不至于先请人把几十年前支离破碎的俄文资料翻译了!俄国人工作挺积极,但质量和材料丰富程度真的很有限!真希望teach yourself和colloquial能出到1000种语言!这些资料如果能公布对学习语言也非常重要,在一些民族/族群的人眼中,失去祖辈的语言就如同失去了时代生活的家园,历史上因为某些因素导致语言退化甚至丧失了,现在想捡起来却缺少资料。
第二许多材料需要再分析,特别是中间过程,我们要是真是好奇不抱具体目的的话不给也就罢了,关键是任何研究都不能100%利用原始材料,这一本书研究语音音系,我想研究形态句法,前面的调查者的资料完全可以利用。还有一些文章内容有问题,甚至是错误,如果原始材料公布就能发现问题出在哪儿。要不然每个人都是单打独斗,非常费力。
有人可能问我说为什么不找调查者,且不说在现代通讯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天南海北隔着几万里和一个只知道名字单位的人取得联系还是有难度的,大家都不这么做,你把自己材料分享了是不是也有莫名的不快;更何况很多当年的调查者已经去世了,史语所调查各地方言大部分都做了今天来看质量不错的录音,结果只有一些书。我的朋友所在地区的方言严重退化,希望利用半个多世纪前的资料重拾乡音。
无论中国外国,都是这种情况,除了最终研究成果不会公布任何原始材料。
我之所以在这个论坛发帖,是因为大部分都是小语种甚至稀有语种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管什么学习目的,学习材料的稀缺性是大家都有深刻感受的。我以后做语言研究一定会尽可能公布原始材料(国际音标记录的每个词句子都附上录音),如果有幸写专著会把涉及到该书的所有原始录音(一般都不会超过1g)做一张光盘附上,至少通过其他网络途径让其他需要资料的人无偿获取。这种分享不会导致惰性,因为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所需材料只是总材料的一部分,又有谁会出于学习研究之外的目的系统搜集某一小语言的资料呢?


啰嗦了不少,希望版主和读者包涵,祝大家学习研究顺利!

最新喜欢:

iMjmJ.Com小爱卖家iMjmJ....
musa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沙发#
发布于:2015-02-13 04:24
我这里有同仁土族语,康家语的录音几句,有没有想要的?
板凳#
发布于:2015-02-04 17:10
kicote:显然调查的目的本身也不是为了让族群重拾母语,
也不是作为继续研究的素材。
可以说几乎所有研究都只是作为课题,
课题研究结束,相当于任务已经完成。
什么调查对象愿不愿意,
能不能传播给更多的读者,
后续怎么样,怎么能让人学得更方便等等从一开始...
回到原帖
不过,还是应该做点事吧,总不能静观其变什么都不管吧
kicote
白银十字骑士
白银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最爱沙发
  • 铁杆粉丝
地板#
发布于:2015-01-30 18:56
显然调查的目的本身也不是为了让族群重拾母语,
也不是作为继续研究的素材。
可以说几乎所有研究都只是作为课题,
课题研究结束,相当于任务已经完成。
什么调查对象愿不愿意,
能不能传播给更多的读者,
后续怎么样,怎么能让人学得更方便等等从一开始就没考虑在内。
尤其是在世界各国都在强制国内大一统,甚至有趋势要国际大一统的前提下。
还能实际上容许这样的调查存在,
我已经觉得欣慰了,
且不论研究的动机,
至少聊胜于无。
这样的局面不是爱好者可以挽回的,
丧失祖先的语言这一结论虽然悲观,
拯救母语乃是天方夜谭这一点却是不可动摇的事实。
4#
发布于:2015-01-30 17:50
我也希望世界语言爱好者可以联合起来,编写一套包含世界所有语言的资料集,每个语言包括教程,词典,语法等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