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客方言的差别是有,但是不管是从音韵词汇上来讲同源的太多,从姓氏,现在的人类学上面讲两大民系的差别相对于闽南方言的差别都很小,本人一个江西临川人来到蕉岭的第三天跟乡下大妈蕉岭交流,他们听不懂普通话或者不会说,我就直接用江西临川话跟他们讲,但是人家听得懂!
赣客方言合并的障碍:一是,客家意识在广东福建海外已经强化。二是,江西人甚至是江西赣南人客家意识基本没有,除了部分官方宣传,当然抚州的政府也打算用客家挂帅来招商。三是,客家人过度强调中原论加之江西穷所以认同江西很为难,这与两湖云贵川认同江西的不大相同。四是,江西人觉得在江西本无主客之分,自古赣南赣北就是一体,甚至明清之际闽粤客家人倒迁江西,江西本地人也并无什么歧视,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械斗,这也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天然关系是多么的密切。 赣客方言不合并的消极效果。一是,人为割断了江西与海内外客家密切的关系。二是,人为割断了江西省内赣南赣北自古一体的认同感。三是,不好深入地研究赣客人群自古而来创造的灿烂文化。四是,假如把赣客方言合并,大家看他们的分布图,就可以发现他们是成浑然一体的岛状的,而现在过分强调客家意识导致的后果是必然要强调客家民系的独特性,必然要做到和赣中北人群的界限分明的切割,这有违客观事实,赣客方言之间的共性远大于闽南方言之间的共性,大部分福建广东的客家人都不懂北部赣语,所以有些人会盲目强调客家话的独特性,要知道古代官员来到福建广东客家地区他们都把客家话视为赣语,或者类视于赣语。五是,否定赣客关系,无法支持客家中原论说,研究现在的客家族谱以及姓氏分布,以及客家人与江西人的基因体质,可以发现赣北与客家关系密切。可以发现客家人祖先不是直接从中原空降现在的客家地区的,而是他们客家祖先大部分在江西中北部定居了几代或者十几二十代了,十几二十代是什么概念?地道的江西人!宋元前江西人口膨胀,再从江西自发迁出的,如同海外客家从梅州迁出。六是,江右自古重视文教,自唐以后可以傲视他省,文风于当今亦可谓之盛!客家重视文教的传统,重视理教的传统于江右没有什么区别,耕读诗书如同赣北。 客家姓氏,武城曾氏出自抚州(临川)南丰曾,庐陵曾氏,罗氏为豫章罗,陈氏大部分义门陈,还有徐氏,古氏,饶氏,谢氏,危氏,丁氏诸如此类很多姓氏。再说了古代中原汉人南迁,基本上是迁到长江沿岸,鄱阳湖赣江抚河流域。南迁汉民在鄱阳湖盆地孕育使得江西民系大增,然后不断迁入闽粤,两湖,云贵川,安徽这些地方。 赣客本是一体,如果要解决以上的困境可以先把赣客方言分成一个大的方言,再分成赣方言和客方言,等大家互相认识了历史的原貌并产生认同感的时候才考虑合并成赣客方言,要知道民族观念都是靠宣传。赣客方言的共同语可以考虑综合临川话以及梅县话为标准制定共同语。要知道用梅县话进行电视播音跟用抚州话播音相对于口语的共同性更高,老夫一来梅州就可以听懂。 赣客共同语,叫赣语或许客家人不同意,叫客语,江西人不同意,或许可以叫做赣江语,因为赣客民系的祖先都喝过赣江水,不管客家祖先在江西住过还是在江西路过,都喝过赣鄱大地的水!滴水于赣客之间不是恩,而是情,永远无法切割的兄弟情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