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
最新喜欢:![]() |
板凳#
发布于:2013-12-26 20:30
|
|
地板#
发布于:2013-12-24 00:57
|
|
5#
发布于:2013-12-23 17:04
hongwei0315:我有可能看过同一本书~ 不确定 作为单词记忆的方法其实挺不错的 呵呵回到原帖这纯粹是语文考试里的同音字嘛。我会=we will,我第一眼看到差点笑喷了,哈哈。 我写的那两段,真正要表达的应该你能看懂吧。 |
|
6#
发布于:2013-12-23 14:16
庐山童子:怎么能这么嘲讽一本学术书籍?听不得不同的声音吗?我印象中早年就有过一本关于汉语和印欧语的书,估计您应该有兴趣,可以试着搜寻一下。那本书,理论上早这本几十年是有的。不用说在中国,在国外,从事distant relationship研究的也一样是少数,其中也不乏大家,而结果同样有批评的声音。您担心的是所谓“痛打落水狗”,我个人更担心违心的“赞赏”。我无意中看过一点点国外学术刊物的book review,毫不客气地把人家的“心血”批得几乎一无是处的也不是没有。您一直在转载的那段,强调对不同观点的宽容,强调不同的声音存在的权利。那么,关于某一个学术研究的评论,是不是也同样应该存在不同的声音呢?如果咱们学术圈中充满的是一味的赞扬,对新人是鼓励,对老人是尊重,那么谁来处理学术研究本身存在的问题?我甚至曾经认为,正是因为国内学术出版界没有类似book review的制度,因而,没有人会在意自己的成果有诸多同行紧紧地盯着,甚至可能被无情地批评,所以,有些奇怪的研究成果才会安然问世。只不过,我现在也认为自己的这个观点有些激进了点,毕竟各种因素都存在,科研项目制度等等,呵呵。 |
|
7#
发布于:2013-12-23 14:04
|
|
8#
发布于:2013-12-23 13:40
|
|
9#
发布于:2013-12-22 08:30
|
|
|
11#
发布于:2013-12-21 19:57
我是看到LZ的“广阔的视野和大胆的设想”这句话,才决定把上面的观点抬出来的。至少在论坛里我是第一个吧(刚搜了下),还以为LZ会感兴趣。
不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声友们并未因为这些看似荒诞的想法而炮轰小弟。于是我总结了一下这两位作者的成功经验: 1.敢为人所不为,并能静下心来搞研究; 2.挑选的同源词都是广泛选择甚至是信手拈来,而非刻意挑选,所以不存在精心挑选的核心词这种概念; 3.这些同源词的词形和读音都相似,易于为大众接受,而不像所谓的印欧语系里的那些推测出来的千奇古怪的同源词,让人难以信服; 4.语序对应整齐。日语拉丁语都为SOV,而汉语和英语都为SVO。 5.有民族迁移等相关史实可以考证。当然,汉英民族迁移史可能需要追溯的更远。 6.绝大部分的声友们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和逻辑判断能力,该赞同的赞同,该反对的反对。 再次感谢声同这个宽容、前卫的学术氛围,并希望借此能看到更多的新鲜的学术思想和讨论。 |
|
16#
发布于:2013-12-21 19:30
yoontaesoo:有些靠谱,但有些有问题的。plane和moment都不是英语。前者来自小亚细亚的一种阔叶树的名字。而后者来自动词move的变体。moment“目前”可以作为单词谐音记忆来看待。回到原帖赞一个,哈哈 |
|
17#
发布于:2013-12-21 18:53
还是想问卤煮,那里有纳瓦霍语的教材?
|
|
|
18#
发布于:2013-12-21 18:52
|
|
|
19#
发布于:2013-12-21 18:51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