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tson1981 于 2010-1-20 16:20 编辑
第二点是全浊声母的保留和消失。欢迎大家拿自己的方言来积极讨论。 图片:全浊声母1.JPG ![]() 图片:全浊声母2.JPG ![]() |
|
最新喜欢:![]()
|
沙发#
发布于:2010-01-20 16:23
无浊母的可以谈谈清音的送气不送气问题。
|
|
|
板凳#
发布于:2010-01-20 20:28
本帖最后由 Qasoqaanga 于 2010-1-20 20:35 编辑
qasoqaanga認為很有必要讓官話區的使用外語的人,分清楚什麽是濁音什麽是不送氣清音。 這裡再次重複老掉牙的例子。下面每組的幾個聲母/輔音是不同的,在有些語言和漢語方言里是區分詞義的(漢字例字是上海地區發音)。 不送氣濁音 送氣濁音 不送氣清音 送氣清音 G組 girl共 ghosa(妙音) sky公 kid空 D組 down唐 dharma(達摩)stop黨 table湯 B組 boy旁 bhiksu(比丘)spy邦 paper胖 J組 jack強 jhampa(跳躍)citta(心) 將 chair搶 梵語的j/jh/c/ch是爆破音,注意。塞擦音通常不區分是否送氣,下同 DZ組 heads(常,蘇錫發音) 張 hats唱 Z組 zoo常 soul商 注:除了梵語等少數語言和我國一些民族語言之外,一般濁音不區分送氣與否。英語德語清音一般讀送氣,s之後一般讀不送氣,但是送氣與否不區分詞義。拉丁語和西葡意法俄倭等語言清音一般不送氣,但是發送氣音不影響詞義,有點英語的味道而已。 除了吳方言和老湘語以及閩方言之外,現代漢語大致可以說沒有濁音(m/n/ng/r除外),只有清音的送氣與不送氣的對立,區分詞義。古代漢語的輔音那是多於上述外語的(除梵語)。因此可以說,梵語輔音清濁四分,吳老湘古漢語清濁三分,上述外語清濁二分,漢語其他方言和普通話清音二分。友情提醒,絕對不要說英語的時候將go讀成“狗”,do讀成“賭”,boy讀成“抱愛”。這是典型的情哥離席發音。 |
|
地板#
发布于:2010-01-20 20:49
漢語拼音的b/d/g/j/z/zh,在舊式拼音里一概寫成p/t/g/ch/ts/ch,例子不用再舉了吧。peking、chunghwa、takungpo(大公報)、kungfu, et cetera。
|
|
4#
发布于:2010-01-20 21:23
本帖最后由 watson1981 于 2010-1-20 21:25 编辑
呵呵,最好吴语区人的能够录几个词语的音发上来,为分辨不出清浊或发不好清浊的朋友提供帮助。Qasoqaanga 可以试试。 涉及浊音误读的情况,还有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v容易被发成w,因此VCD、DVD变成了“微西帝”、“帝微帝”。 |
|
|
5#
发布于:2010-01-20 21:27
本帖最后由 watson1981 于 2010-1-20 21:31 编辑
各种方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利用得好可以为外语学习提供方便,这也正是我发这个系列帖子的初衷之一。本人水平有限,还是希望坛内懂方言和外语的高手踊跃献“语”。 |
|
|
6#
发布于:2010-01-21 08: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