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发布于:2009-12-06 18:52
簡筆字其實還是絕大多數有依據的,大都是根據草書字體而來,少數嫁接冷僻字,另外有些古人本來就混用的。所以一味抨擊簡筆字是無知的體現。看傳統漢字圖書,寫簡筆字,其樂融融。
“愛”字簡化后沒有心,但是簡化後的下方“友”字彌補了不足。“友”就是兩手相牽,同樣有愛。 “后”就是“司”的左對稱,都有“統治、管理”的唯一含義,一個單義使用兩字,比較浪費,因此廢“后”與多義的“後”合併。 “發”簡化成“发”,純粹是草書的因素。 “乾”簡化成“干”則是來源於前者的異體字“幹”的聲符。“干”的本意是“盾牌”,引申為“侵犯”。 |
|
41#
发布于:2009-12-06 22:21
回复 41# Qasoqaanga
主要问题是,现在去看这几个字,似乎都没必要简化,尽管它们或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或看起来也有一定的理据。 文字改革的目的一定要搞清楚,在很好地继承历史遗产的同时,要让文字更好地为人们的语言文化生活服务,所以原则不外乎好认、好记、好写等等。 有些简化兼顾了历史传承和科学简便,所以隔几十年去看还是可取和成功的。上面几个简化字也就减少了一些笔画,要说简便,似乎也简便不了多少(原来这几个字并不繁难,现在笔画多、看起来复杂的字也仍有不少),要说科学,似乎却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了一些麻烦(即使是古代存在的也不一定都是合理的)。 话说回来,我基本上同意你对繁体字和简化字的看法,因为现在社会上攻击简化字的人很多,而本身不太认识繁体字,骂繁体字的人也不少,在这个问题上,都折腾得太厉害了。 我个人的看法仍然是,对简化字进行重新审视,对部分简化字就行修正,使之更加科学合理,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不仅文字如此,汉语语音、词语上的“不和谐”也需要妥善解决。其他国家的人我不知道,作为中国人,我只觉得我们的汉语汉字不好学(可能太博大精深了),需要稳健式的改革。 当然,上面几个字的问题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严重,语言文字这东西也不是我们想怎么改就可以怎么改的。就算是个人的一点想法吧。 我自己,喜欢看繁体字的书,习惯了简化字的书写。 |
|
|
42#
发布于:2009-12-08 08:09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