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发布于:2009-11-26 10:54
对,是这个,世界语的词根大部分都是提取的印欧语系的公共词根,所以很多词都能感觉到似曾相似。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21#
发布于:2009-11-26 10:42
终于看懂了mi estas la aminda kaj juna knabo,是德文的junge Knabe?
世界语还真的是混合语。
对不起。
22#
发布于:2009-11-26 10:10
北风女士的帖子质量一级棒,谢谢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6 09:57

明明是男的,mi estas la aminda kaj juna knabo.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23#
发布于:2009-11-26 09:57
北风女士的帖子质量一级棒,谢谢
24#
发布于:2009-11-26 09:34
书面语如果和口语可以混同,那就无所谓书面语,譬如现代汉语。
当初文人肯定是应该是可能是用口语思维,然后用书面语写成。距离越来越远,主因还是词汇问题,没有本质的不同。
现存的拉丁语广播报纸,梵文报纸,都是 ...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6 08:43

书面语的规范都是基于一定的口语基础的,如果和口语相差过大,就会造成很多问题,文言文就其本质除了词汇以外(这其实是个很大问题),还包括语法问题,现代汉语的语法很多和古文言文语法是不一样的,学习文言文在语法上跟学另一门语言也没有多大差别(当然都是汉字写的,这点上会比学外语要容易)。另外国外的十六到十八世纪的书面语改革,也不仅仅是因为词汇,一是民族意识的提高,二是拉丁语与本民族语的距离越来越远。希腊语改革也是因为古典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距离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书面语通常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和口语脱节太严重,会造成书面语和口语学习的困难(学书面语等于又学一门语言)。最后举的拉丁语和梵语的例子,只能证明现在还有人在使用这些语言,但是却无法证明他们做为各国其他母语者(比如拉丁语对于法语者、英语者等;文言文对现代汉语者、日语者等等)的书面语的合理性。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25#
发布于:2009-11-26 08:43
书面语如果和口语可以混同,那就无所谓书面语,譬如现代汉语。
当初文人肯定是应该是可能是用口语思维,然后用书面语写成。距离越来越远,主因还是词汇问题,没有本质的不同。
现存的拉丁语广播报纸,梵文报纸,都是试图证明,这些并不是高级外语,而是正常语言。印度人口普查,尽管相关人口锐减,但是还是有几万名梵语母语者。
26#
发布于:2009-11-26 08:30
qasoqaanga只是想友情提醒的是,不能岁以下结论,或者结论下得不给自己留活路。
文言和拉丁文作为纯粹的书面语是很合适的,不能因为词汇问题。当初徐先生将梵文奥义书翻译成文言,初看觉得不便,但还是觉得有必要。 ...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6 08:24
文言对于现在的汉语而言,根本就胜任不起书面语职能,离口语太远了。拉丁语最终被抛弃的原因,也是这个。跟当时欧洲各国自己本国语言越来越远,只能当一门高级外语来学。类似问题还有希腊语。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27#
发布于:2009-11-26 08:24
qasoqaanga只是想友情提醒的是,不能岁以下结论,或者结论下得不给自己留活路。
文言和拉丁文作为纯粹的书面语是很合适的,不能因为词汇问题。当初徐先生将梵文奥义书翻译成文言,初看觉得不便,但还是觉得有必要。那是个人的文言水平问题。佛经如果翻译成白话,那就是糟蹋汉语。
28#
发布于:2009-11-26 08:14

语言的先进程度显然和格没有直接关系,先不说汉语,但说拉丁文,有无数的哲学、逻辑、科技、医学和法律等著作在至少18世纪以前写成。那些著作的逻辑思维和现在差不多。有些连英文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或者显示有修养 ...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6 08:11

个人认为纯粹传统习惯原因,就像明清两代文言文还长期使用一样。语言本身就有很多习惯在里面,有些说实在,讲不出太多道理。:-)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29#
发布于:2009-11-26 08:11
我认为越古老的语言,其格的作用越明显,用简单的词缀能方便的表达各种意义。限于古时人类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局限,简单的格(如与格、从格、位置格、趋向格等等)尚能满足逻辑要求,随着人类思维的进步与拓展,格已经 ...
bream 发表于 2009-11-26 01:08

语言的先进程度显然和格没有直接关系,先不说汉语,但说拉丁文,有无数的哲学、逻辑、科技、医学和法律等著作在至少18世纪以前写成。那些著作的逻辑思维和现在差不多。有些连英文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或者显示有修养,干脆照搬拉丁文原文。
30#
发布于:2009-11-26 08:00

日语中没有什么第四格,对格,一般的日语语法书里是不会这样说的,你从哪看到的这些理论
plantes 发表于 2009-11-26 03:26

日语本身语法中没有对格,是在对译印欧语系语法时出现的。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plantes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铁杆粉丝
31#
发布于:2009-11-26 03:26

但是很多语言学家不承认,因为这种观点解释不清什么是语言(虽然语言学家之间关于语言的定义也有很多分歧)。无法解释清楚语言本质。
令外第四格的说法,日语中也有,日语的标准翻译是对格,不过也有翻译成第四格的 ...
北风吹雪 发表于 2009-11-2 11:17

日语中没有什么第四格,对格,一般的日语语法书里是不会这样说的,你从哪看到的这些理论
32#
发布于:2009-11-26 01:08
我认为越古老的语言,其格的作用越明显,用简单的词缀能方便的表达各种意义。限于古时人类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局限,简单的格(如与格、从格、位置格、趋向格等等)尚能满足逻辑要求,随着人类思维的进步与拓展,格已经不能满足其思维的记述,转而通过寻求词汇的丰富来表达更为丰富的涵义,以及虚词和前置词的发达能更精确地表达各种逻辑关系,再使用格显得不必要和过于复杂化了,所以很多语言在演化过程中都抛弃了格的概念。但个人认为宾格还是有必要保留的。
33#
发布于:2009-11-04 16:52
学英文,学语法比较兴奋
学德语,单词比较兴奋,很多复合词,容易记住。不考虑复数,性。
学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发音比较规则
学日语,看见很多汉字兴奋
………………
bonan tagon boa tarde
34#
发布于:2009-11-04 15:33
纵向看是越变越简单,原因很可能是不同文化民族融合过程中,彼此语言融合借鉴的需要----各取对方简单易掌握的来使用。而与外界接触少的,语言古老较纯,所以大多越复杂难掌握。
例如汉语音调,从更多音调(>7声,甚至11声,比如现存的广西一些地方的粤语)到4声的演变。语法的发展也类似。
35#
发布于:2009-11-02 12:27

动物不是人类。他们的事情,我们不知道。语言学家没资格说动物的声音不是“语言”,动物学家没资格说那是“语言”。唯一的共识就是交流工具之一。:)  
对格,一般理解是dativum。中文语法术语似乎没统一。 ...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 11:33

语言学家有没有资格姑且不谈,这里换个说法,如果承认动物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是同一个概念的话,那么意味着就无法解释人类语言的“本质问题”了。这是语言学家反对动物“语言”的根本原因。当然不是反对动物能通过声音交流的问题。话题扯远了,如果动物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不是同一概念的话,这里就没必要在继续讨论下去了。
对格,在日语里就是汉语的宾格(ACC)。日语很多汉字词的意思,跟中文里的词可能写法一样,但是意思可能不一样。至于汉语的翻译,似乎对于某种语言的语法书的翻译基本一样(传统习惯??类似英语和世界语,ACC一律翻译成宾格),不同语言的语法书翻译可能的术语可能有比较大差异。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36#
发布于:2009-11-02 11:33

但是很多语言学家不承认,因为这种观点解释不清什么是语言(虽然语言学家之间关于语言的定义也有很多分歧)。无法解释清楚语言本质。
令外第四格的说法,日语中也有,日语的标准翻译是对格,不过也有翻译成第四格的 ...
北风吹雪 发表于 2009-11-2 11:17

动物不是人类。他们的事情,我们不知道。语言学家没资格说动物的声音不是“语言”,动物学家没资格说那是“语言”。唯一的共识就是交流工具之一。:)  
对格,一般理解是dativum。中文语法术语似乎没统一。
37#
发布于:2009-11-02 11:17
本帖最后由 北风吹雪 于 2009-11-2 11:28 编辑

那肯定是语言,而且还有方言,这点动物学家已经共识了。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2 08:40

但是很多语言学家不承认,因为这种观点解释不清什么是语言(虽然语言学家之间关于语言的定义也有很多分歧)。无法解释清楚语言本质。
令外第四格的说法,日语中也有,日语的标准翻译是对格,不过也有翻译成第四格的。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38#
发布于:2009-11-02 08:40
那肯定是语言,而且还有方言,这点动物学家已经共识了。
39#
发布于:2009-11-01 22:10
以前有人拋出觀點,咳嗽聲也是語言,當然使用受限制。譬如咳嗽一聲提醒,不需要翻譯,都懂得。 ...
Qasoqaanga 发表于 2009-11-1 20:23

那有点太扯了,照这种观点,动物叫唤也可以算语言了。
Mia honoro nomiĝas lojaleco. La fidelulo nepovas perdi tri agojn:la kredo,espero kaj amo!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