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604回复:0

[语言文化]奥运志愿者报名人数已超需求3倍,法语人才仍然稀缺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9-02 09:24
继去年北京奥运会专业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以来,部分专业志愿者报名人数至今已超过所需的3倍,但同时也存在各专业人力资源不均衡的现象。今年四月奥组委决定增加小语种志愿者的招募数量,北京奥组委表示,目前奥运志愿者报名人数已突破37万人,超过需求量的3倍,不过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志愿者相对稀缺。

进入暑期,外语培训市场也进入了黄金季节。近年来,法、德、日、韩、西班牙等小语种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欢迎,暑期培训更是让各类培训机构火了一把。京城各个语言培训机构纷纷推出外语培训,而一些专门从事小语种教学的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据了解,小语种的招生,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0%。而从学员层面上来看,由原来以白领为主的学生群已向大学生甚至中学生转变。此外,许多外语培训机构的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等各语种暑假班的报班率,都已接近九成……

同时,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进入旺季,许多毕业生为找到一份好工作使出了浑身解数。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语种专业的大学生们却在为挑工作而为难,他们被同学们形容为“舌头一卷,黄金万两”。 法语法国网站整理 Myfrfr.com

小语种的魅力究竟何在?

魅力之一:就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系的吴忠健说道:“当初报考小语种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提前招生,这样就多了一次在高考中成功的机会,当然最重要还是小语种专业比其他专业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相对英语专业的同学。我们比他们多掌握了一门外语。我校每年贴出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表里面,我们学习西班牙葡萄牙语的同学截至6月底的就业(含出国,考研等)大多为95%%以上。在就业上面的确存在很大竞争力。”

可见,选择小语种的走红,和当今的就业形势是密不可分的。

随着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大学对在校大学生英语水平要求的提高,原来以“熟练掌握英语”进入职场的优势已渐渐弱化。在校大学生英语水平明显提高,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一般就可以说明他们的英语不是空白,更何况各高校都提出了毕业生领取学位证前要通过英语四、六级的硬性规定。如果不从事翻译等专业工作,一般大学生在毕业后在职场都够用的。因此在掌握基本英语知识的同时,以一门外语傍身,增加自身砝码,成为许多年轻人跳出同质化英语竞争的新选择。

魅力之二:出国

“学习日语是因为学校的要求,学习意大利语是我个人的兴趣爱好,但更多的也是为日后出国去意大利做准备。现在出国越来越成为一种风潮,但是去澳大利亚,加拿大读书的学生太多。相反的,欧洲很多国家都有非常优异的教学资源,而且除了语言对其他的方面要求并不高。加上我对意大利这个国家的文化有浓厚兴趣,所以就选择了学习意大利语。”中国传媒大学的李瑞静同学给出这样的理由。

随着我国与世界许多小语种国家的交流加深,出国留学有了更多选择。除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拥有很强教学资源和众多世界名校的欧洲,以及韩国,日本等近邻国家也逐渐成为了广大学子的选择。而且各小语种国家在中国都加快了争夺学生源的速度,力度上也有显著的增强,许多国家都在奖学金、学费以及签证方面给予了中国学生极大的便利。

另外,据调查,大家之所以愿意学习小语种,除了就业和出国两个重要原因之外,工作的收入水平高,物以稀为贵,学好就是专家等观点也是重要原因。

小语种爱你为何如此难?

原因一:认定方式存在很大限制

小语种的“小”决定了它的非主流地位,所以在认证考级这一问题上就自然地出现了空白,除了在大学本身读的就是小语种专业的学生,一些掌握非通用语并希望借助其找工作的人大都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水平。它不同于英语,大学生可以考四六级,业余的可以参加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想出国留学或是进外企的更有托福,雅思,G&E。而小语种除了在读专业的学生,认证考试就少得可怜,像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这些日渐处于小语种和大语种交界的语言来说,还有 T E F (T e st d 'e v alu atio n d e fran c ais 由法国工商会组织的法语水平测试), DHS (Deutsche Sprachpruefung fuer den Hochschulzugang auslaendischer Studienbewerber 德国高校外国申请者入学德语考试),DELE (Diplomas de E sp an o l C o m o L e n g u a E x tran je ra 西班牙教育部承认的语言能力水平证明)这些留学语言考试可供选择,但都价格不菲,不为出国一般不会去考。而瑞典,丹麦,阿拉伯语等就只有一张外语院校的毕业证书好使。

原因二:高校设置小语种专业少

尽管全国所有省市都会有一两所专门的外国语大学,但在北外,北语,上外这些历史悠久并且学科设置多样的语言大学面前就显得有一点“不专业”了,现在的综合大学里的外国语学院一般都会设有法、德、日语系,可是,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的设置都还不普遍。在向着综合大学发展的大环境下,一些理工院校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外语系,但由于受到师资生源的影响只能勉强开设英语、德语和日语专业。

一位理工院校学生说他们的外国语学院只有英语、德语和日语,都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语种,而且德语还是去年新开设的专业。主要是理工科院校不太注重文科的发展,有时人文社科类学院的设置更像是个摆设,学校还是更愿意将精力大量投注于自己传统优势学科的建设。

而专业的语言大学就完全不同了,在北外甚至有像乌尔督语,僧加罗语,斯瓦希里语这样小到你从未耳闻的语种。也就是说在社会上从事这些语种服务的专业人员多是毕业于北外的。不能说北外是在这个领域的教育垄断,而是不可预计的市场需求迫使他们每年都以保守的态度制订招生名额。

原因三:招生名额少

本来院系设置就有限的小语种在招生名额上更是保守。在日渐火爆的小语种市场中,能顺利就读著名高校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可以说都是在高考中百里挑一的人才。北外,北语,北二外,传媒大学的非通用语专业更是在北京采取先于提前批次录取的提档方式,也就是说假设一个有希望考入北大的学生因为参加了小语种的面试,就会被这几所高校提前拿走档案。而在京外各省则采取的是高中推荐的方式,而且只有各地的重点高中才有可能拿到几个名额。他们的大多数小语种专业是面向全国招生一届一班也就是四五十人左右。比起高考来说,提前招生的小语种更像是获得世界冠军的概率。而像保加利亚语、荷兰语、芬兰语这些足够小的语种更不是每年都招生,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报考他心仪的专业除了足够高的成绩外,还得看他毕业这年这个语种是否招生。就读北外西班牙语系的学生向我们解释说小语种的市场需求是不确定的,尤其是欧洲的一些很小的语种,如果每年都招生会造成人力浪费,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师资力量的的限制。

原因四:男女招生比例不均

在小语种招生的简章里会出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虽说各语种都是几个名额,但通常情况下会多招收两三个男生。一直以来女生被公认为在语言学习方面有独特优势,而在小语种的报考中却屡遭“歧视”又是何故?2006年经过一次小范围的扩招,北外西语系在北京地区共招收6名男生5名女生,阿拉伯语专业竟是从近年才开始在北京招收女生。很多同学表示通常他们班里的女生高考平均分远高于男生,也就是说一名女生要考得比男生更好才会被录取。对此,女生报得多招得少是主要原因。很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小语种专业人才时更倾向于男生,因为掌握一门非通用语的人经常会被派驻外,女生会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大的困难,自然考虑的问题也很多,所以院校在最初制订招生计划时就限制了女生名额。另外女生的大量报考也造成了小语种的门槛儿提高。

最新喜欢:

iMjmJ.Com小爱卖家iMjmJ....
其实在声同,除了找资料以外,还可以交交朋友。欢迎光临声同网
rar分段压缩方法请点这里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