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250回复:6

[语言文化]“略语法族"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7-12-07 16:23
微信蒙古语学习圈子之大,无奇不有,谩骂的,谈情的,升华民族感情的,没事来点煽动性口号的,商人等等。可谓众生相,云云雾雾。我在其中,对发音和语法兴趣颇浓。也来说些自己的感受。只能算是观感。
微信圈子一位学人说语法不重要,儿童学语言不需要语法,也学得会,很多国人到国外,也没纠结过语法,也能学会。
        我想纠错其二,一是我们学习蒙古语,不是母语学习,我们原来不说蒙古语,从来不会讲,未接触《蒙古语教程》之前,我们连辅音元音的分类,元音和谐律,正字法都不知道,会说saiyin bainu?也只是学舌。经过一年学习,最起码应该明确主谓宾的位置,如果不在意语法,再学几句日常对话,恐还是学舌。语言与思维是对应的存在,我们学语言,不是学几句话,而是要用这种思维思考,思考的结果是脱口而出或者提笔成章,如何获得这种思维,我想要有语法意识,所谓的语法意识,就是找到蒙古语和汉语之对应(统领在上的是思维),语法在蒙古语学习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略语法者”至今在微信群里,还纠结在课文的朗读,或者几句日常用语,如果一旦说副动词的用法,他就会说语法是我的弱项云云,实则不会,可以说只停留在一到十课。至于说婴儿学语言不需要语法,请参看《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这是语言机能的发展,语言机能通过什么来依托,是母语,而不是什么外语,混淆概念实为那位学人之做法,不仅如此,还有众多追随者,(说我们学习就是婴儿学习,不需要语法)。儿童的语言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发展,爪哇也不例外。当然有人说,那双语家庭是怎么回事?双语家庭,所谓双语,那必定有一个主母语,另一个为语境母语,汉语是语境母语,主母语是蒙古语,蒙古语一定是先会说,四岁之前,肯定是一种语言的抚育。儿童语言库建立只能在十岁之后(有些武断,但是四岁之前绝对不可能),我有一亲戚,母亲说蒙古语,父亲汉语,奶奶东北话,抚育是奶奶的事情,最后孩子失语,医生建议,选一主要语言,让其他退其后,十岁之后再教。这也大概说儿童并非为学习外语的最佳群体。
     其二是有语言环境就会说,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最为重要,脱离语言环境,只能成为一种“不灵活语言”。正如白刃兄弟所说,从不灵活到地道,这是崎岖的一路。但是语言环境真如此重要,在语言环境之中学不会外语的有否?有,从另一个视角来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并未使得中年持方言者精通普通话。国外生活,持中国话生活的人不少见,语言环境只能使学习者停留在听。除去心理因素,大概还如前面所述,要精心学习,掌握语法,建立语言库。大概有人又退回婴儿那说法,说为儿到外国就能学会外国话,可以参见“狼孩儿”报道。又有人说,那为什么到国外打工的会说外国话,还说的不错,他们肯定没学过,也可以参见“我只会说几句外国话忽悠人”的相关报道。

最新喜欢:

iMjmJ.Com小爱卖家iMjmJ.... dekdenteidekden...
dekdentei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最爱沙发
  • 社区明星
沙发#
发布于:2017-12-07 18:54
雙語環境能不能維持,我覺得看兩種語言的親緣關係,在台灣很多人都是雙語生活,閩南語跟官話總體上是相通的,轉換很容易,但是對於以南島語為母語的原住民來說就很艱難,最後還是以官話為主
三眼假理科噴子宅男小廢物終結者<br>
Терминатор треглазнокривоучёноотбросного распылителя-задрота
Я ж вот Тампона по стене размазываю
板凳#
发布于:2017-12-07 19:15
我觉得您说的对,假若两种语言相似,环境融合多,变可以掌握,如普通话和河北话。其次是受学历经验影响,包括父母亲的学历经验,文化程度不高,可能会导致单语现象出现
地板#
发布于:2017-12-08 00:15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4#
发布于:2017-12-08 06:48
604692228:楼主的认识与我是基本一致的。儿童学语言学的是母语,我们学外语是脑中已经有成熟的母语之后的第二语言,二者完全不同,就像英美的自然拼读法完全不能用在中国人身上一样。对语言环境的看法我也基本认同!回到原帖
是的,特别一些微信圈子,推崇一些所谓"自然学法",每天就是纠结这句怎么说,那句话怎么说,一说到语法就是"我们不用学语法,因为小孩子学语言就没学过语法"。
5#
发布于:2017-12-08 10:47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6#
发布于:2019-04-09 15:57
赞同,把心态放平,认认真真把蒙语当作一门外语学才能学好!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