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458回复:15

[语言交流]外语陪我走过了10年......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8-08-12 09:10
今天看了一下日历才知道我已经学了10年外语,可以说外语把我从小学一直带到了大学,中间无论多困难我也没有放弃学习外语,也是外语一直陪伴我,才使得我在求学路上不会变得寂寞,虽然学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我的级数并不高,即使是这样我也会一如既往的学习,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做到的。后来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慢慢地我又开始学习其他语言,10年的英语基础使我在语言的接受能力上明显占了优势,或许这并不是优势,因为每一个对外语感兴趣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切实让我感到很有信心。2007年是我高考的那一年,成绩不是很好,虽然对外语感兴趣但我还是选择了一个好就业的专业,因此我就开始寻找外语专业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够帮我学习所谓的专业外语,不过很庆幸,我在论坛上遇到了这么多好朋友,真的很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特别要感谢hongwei0315学长和ivrit学长对我的帮助,Wünsche jeder Studie, zum glatt zu sein, Dank die Hilfe.  Desideri ognuno studio da essere regolare, ringraziamenti l'aiuto.我也常常幻想自己会很多外语,但不管怎么样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得走,我记得老是曾经说过一句话“目标虽然在埃菲尔铁塔的塔尖上,你要时时看着它,但你的心一地你都要放平”。
     我学的第一门外语是英语,日语和韩语因为没有时间去上学习班,所以只能抽空自学但每天都能坚持至少半小时,虽然有些辛苦,但能做我喜欢的事我感到很快乐。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在英语和汉语之前总会说一门外语,很好听,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法语,9号开始我又在网上开始学法语字母,令我惊奇的是我居然发出了小舌头音,这让我看到了学西语、德语、意语、俄语、葡语的希望。
     但今天还是有些问题要麻烦大家:
1)奥运村的翻译每人至少要掌握几门外语?
2)何为精通一门外语?真的有精通12门外语的人吗?
3)现在除了以英语,哪门外语能在欧洲立足?
4)能在翻译公司做翻译的人才,都是本科生吧?
5)对于我们中国的学生来说学哪门外语更有用处?

最新喜欢:

跨境电商运营iMjmJ.Com跨境电商运营...
沙发#
发布于:2008-08-12 18:14
小弟不才,就自己知道的一点情况,斗胆说说看法,肯定会有不少错误,期盼各位朋友指正
1)数目并不重要,很多人只掌握一门,但正如第2问所说,是要“精通”的
2)对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人来说,精通没有一致标准。同传的高手当然是精通,但就内化而言,能用一门语言自由思维就应该可以算是精通了。
3)若说在欧洲西部立足,单靠英语基本就可以了,欧洲西部大多国家英语水平都很高。当然法语和西语也会有不少用武之地。但倘若将整个欧洲人口都算上,那俄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4)我所认识的这方面人才有职校生和中专生,当然也有硕博。
5)如果不算英语的话,恐怕还是日语吧,但日语高手已经很多了,要学就要精益求精才行。长远来看,西语和阿语还是很有潜力的。
ยินดีที่ได้มาชมเว็บไซค์เซินถง  
คุณYหวังว่ามีโอกาศแลกเปลี่ยนความรู้ทางภาษาและสามารถแบ่งปันความสุขให้กับเพื่อนทุกๆท่าน
板凳#
发布于:2008-08-13 17:09
我答不上来所有的问题 但是关于欧洲的那个问题 有那么一点点自己的理解 多多指教哈~

从我接触的欧洲人的情况 还有我朋友和欧洲人接触的情况来看 在相当的欧洲地区 只掌握英语还是比较困难的~ 当然 如果你考虑经济因素 也许可以说 经济实力比较强盛的欧洲国家的英语普及程度比较高 尤其是北欧国家 听说英语普及率相当之高 另外体别要提到的是德国 我同学六年前去的时候 已经“连杂货铺的都可以流利地用英语交谈” 相当之可敬~

相比之下 南欧的一些国家就比较麻烦了 呵呵 我接触过的一个很风趣地西班牙外教曾经用她西班牙风味的英语对我说 English only, and you want to travel around Spain? NO WAY!!! 另外就是法国朋友们 呵呵 类似的说法是:他们可能听得懂 但是和他们高贵的发育相比 他们不屑于讲英语……

原苏联国家目前都还通用俄语 托苏联的福 呵呵 不过若干年后的情况就不一定了 尤其是那些本民族语非斯拉夫语族的国家 斯拉夫语族的还好 至少语言上还有一点亲缘关系 但是 像拉脱维亚之类使用波罗的语族、高加索语系诸语言的国家 很可能今后俄语会逐渐退出使用 那些国家正在进行本民族语言的振兴中

不过话说回来 具体还是得看你的目标在欧洲的哪片地方 情况相对比较复杂 而且 看似统一的欧洲其实相当的多样化呢~~
地板#
发布于:2008-08-13 17:29
回复 3楼 hongwei0315 的帖子
有道理!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在印欧语系欧洲部分的三个较大语族中,日耳曼语族国家英语通行度比较高,罗曼语族国家则相对不易(法国的情况确实是出了名的,呵呵),而斯拉夫语族国家正处于民族语言发扬光大的阶段,而由于经济形势变化,未来通用语尚未可知(个人认为有可能向西部靠拢,就我自己的见闻来说,由于经济形势的拉动,就连亚洲的蒙古也开始弃俄从英了,不过语言的兴衰对于咱们个人的成长而言毕竟会是个漫长的过程啊)。

[ 本帖最后由 ychysb 于 2008-8-13 17:31 编辑 ]
ยินดีที่ได้มาชมเว็บไซค์เซินถง  
คุณYหวังว่ามีโอกาศแลกเปลี่ยนความรู้ทางภาษาและสามารถแบ่งปันความสุขให้กับเพื่อนทุกๆท่าน
4#
发布于:2008-08-13 17:58
2)何为精通一门外语?真的有精通12门外语的人吗?
3)现在除了以英语,哪门外语能在欧洲立足?
5)对于我们中国的学生来说学哪门外语更有用处?


2)我不太相信真有“精通”12种外语的人才(注意:“精通”不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

3)如果你考虑在欧洲立足,(除了英语之外),德语当然是最有用、母语人数也最多的(超过了法语人口),欧洲大约有1.2亿多人说德语。而法语只有0.7亿多人左右、意大利语只有不到0.6亿人,西班牙语人口最少、只有0.4亿多人口(西班牙实力相对较弱)。

5)除了英语之外,考虑到我们身在中国(不想去外国学习、工作、定居的人),日语和德语会比较有用(日本驻华企业比较多、德国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技术上德语也很重要)。但我不推荐学韩语,因为韩资公司的中层倾向于招聘“朝鲜族”(韩语你学得再好,也不太可能超越人家朝鲜族)。学法语或许也有用,但法资公司不算多,不过法语的地位依然很高。

以上只是从就业求职方面来说的,如果你对某种外语有特殊好感, 属于爱好范畴那要另当别论。




5#
发布于:2008-08-13 18:04
长远来看,西语和阿语还是很有潜力的。


西班牙语的热点不在于其欧洲的“本社“(西班牙不是欧洲的亮点),

有很多人是因为拉丁美洲(将其比喻为”支社“)而去学了西班牙语。

墨西哥和阿根廷是拉丁美洲西语国家中的典范,而巴西则是葡萄牙语国家的典范。

如果是我,我不会为了拉丁美洲去学西语或葡语。除非我很喜欢西班牙或葡萄牙。

我相信大多数人学法语也是为了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国,而不是在非洲的殖民地。




[ 本帖最后由 YOSHIYA 于 2008-8-13 18:30 编辑 ]
6#
发布于:2008-08-13 18:46
关于德语的问题……
YOSHIYA提到了德语 有一个小现象很值得注意的

有类似的说法说 上外的德语专业的就业情况有不乐观的倾向 有相关的消息说大众公司的签约率也不乐观

这个情况事实上是给正在学习德语或者准备学习德语的 并且准备靠单纯德语语言寻求就业的朋友们一个提示 因为德国的英语普及率相当之高 从而导致的情况是:德国企业的至少中高层人员(很有可能是近乎全体)都可以使用英语 招聘单位很难仅仅凭借毕业生的德语专长而录用某毕业生 于是乎……

另外的消息说 同济的工程等理工类的德语复合专业的就业情况一直很好……
7#
发布于:2008-08-13 18:56
回复 6楼 YOSHIYA 的帖子
YOSHIYA的意见我很同意的 关于普通语言学习者的动机 呵呵~ 但是有个很那个的问题 如果我们进行“现实”的考虑

我询问过相当多的学习法、西、俄语的朋友们——他们都是相对比较现实的那类人,没有对于语言的“另类”的喜好——得到的答复,关于就业,学出来的,除了运气好的找到外资大企业和在华企业的,外派工作(包括外交部等等从政类的),法语的是直接非洲、西语的是直接拉美、俄语俄语的是直接五个斯坦们…… 年头够了,才有机会回“本土”……

很无奈啊~ 另外,关于本人的专业阿语,外派工作也必然不会是想象中的富饶的阿联酋卡塔尔之类的,当然不必担心,也不会到战火纷飞的地方(那地方除了军火商,普通企业赚不到钱的,呵呵),但是像相对艰苦一点的北非等等就是家常了~
8#
发布于:2008-08-13 19:12
关于外语天才的存在……
的确比较困难 但是我还是认为这样的人是存在的 理论上讲 国外会多一点 欧洲的那些语言都挺像的 有心学习的掌握鸡们应该不是难事 似乎中国人这样的不多 但是这位就是一个:

两万汉字中日韩越英俄读音释义字典(精)
作者:邓应烈  
 
这部字典收录了目前中文版 W indows系统中能找到的全部21003个汉字,这些汉字包括中国内地国家标准 GB-2312中的简体式汉字,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通用的 B ig5繁体式汉字,常用日本式简化汉字、日本自造汉字,某些韩国式汉字,一些带喃字(越南人过去的自造汉字,曾译为“字喃”)性质的汉字,还有异体字和部首符号。这部字典的作者,就是在珠海电台从事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和外语类节目翻译监制工作的高级工程师邓应烈。
  能口译笔译多种语言,在珠海,说起邓应烈,很多接触过他的人说,真是一位外语奇才。
       邓应烈,曾是湖北“高考状元” ,他爱钻研中外语言,是从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过去叫北京广播电台)的外语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开始的。1963 年,在武汉市读高中的邓应烈,在收听朝鲜中央广播电台的朝鲜语广播时,发现朝鲜语许多单词的发音都与邓应烈家乡的客家话相似或相同。他感兴趣了。从此,他对外语的爱好和钻研一发不可收。
  在中学时代,他也非常注重外语的学习。初中他在俄语班学习,但他也在自学英语。到了高中,他转到英语班学习英语,并能跟上高中进度,取得好成绩。 1966年,邓应烈高中毕业,由于“文革”开始,“上山下乡”掀起高潮,邓应烈也只能从大城市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说邓应烈是外语奇才,一点也不过分:他能口译、笔译多种语言。能够口译、笔译的语种有:英语、俄语、日语、朝鲜语、越南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能够笔译的语种有: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塞尔维亚语、荷兰语、芬兰语、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西亚语、阿拉伯语、泰语、土耳其语、世界语等。此外,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藏、蒙、壮、哈萨克等民族语言也能笔译。他还会说广州话、潮州话、客家话、闽南话、上海话等七八种方言
  对于中外语言的钻研,邓应烈已是如痴如迷。在珠海电台接送职工的上下班车上,同事经常可以看到,邓应烈手上拿着一本外语词典,口中读念单词;车上的同事谈天说地,对邓应烈来说,丝毫没有干扰,他依然看着书,口中念个不停;偶尔有人向他打声招呼,邓应烈也只是应付一声,又埋头看书。从家里到单位,40分钟的路程,邓应烈一分钟也不让它浪费。正因为他有这种孜孜不倦、永不疲劳、锲而不舍的精神,经过近14个年头的努力,《两万汉字中日韩越英俄读音释义字典》终于面世了。这部字典将所有的21003个汉字用多语言进行注音释义,所用语言涉及汉语及其主要方言,还有其他使用汉字的或使用过汉字的语言(日语、韩国-朝鲜语、越南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壮语、维吾尔语)以及英语和俄语,是一本包括世界3大拼音文字系统(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和亚洲3大文字系统(汉字、假名、谚文)在内的多文种对照的全电脑处理的工具书。在同一部著作中,使用了汉字系统、假名系统、韩国-朝鲜语的谚文系统、包括越南语这样的带有各种读音声调符号的拉丁字母系统、斯拉夫字母(基里尔字母)系统、阿拉伯字母系统以及我国台湾省仍然使用的注音字母来标注汉字读音。这部字典第一次将汉字越南语的读音和汉语、日语、韩国-朝鲜语的读音一起列入,开创了汉字研究应用的先河。字典还用汉语、英语、俄语、韩国-朝鲜语和越南语对每个字进行了释义(字典中标注的日语读音的训读就等于日语释义)。
  编著字典为读者解难题。中华民族创造的汉字,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丰富多彩的文字。汉字早已跨越国界,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变成国际性的文字,每个汉字在这些国家的语言中都有与中文不同的一个或多个对等读音。汉字文化源远流长,至今,除中国外,日本和朝鲜半岛南半部仍在本国文字中使用汉字。越南曾经使用过汉字,和日本人创造的和字、朝鲜半岛的先祖创造的吏读字一样,越南的祖先也创造了许多被称为“喃字”的越南自造汉字,并留下了许多喃字历史文献。在越南的名胜古迹上,还能找到汉字的踪影。汉字在这些国家保持了古代汉语的读音,发音各异,与普通话的读音差别已经相当大。在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华族及华人社团中,汉字也被广泛地使用着。国外的华族、华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根,往往都讲方言,他们在拼写自己的姓名时,都用自己的方言拼写。虽然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人名地名都用固定的汉字表示,但由于读音的变化,按他们的发音拼出来的人名地名,人们很难知道应是什么汉字。另外,中国的人名地名,在这些国家中又按照他们自己的发音去读,人们要查找中文正确读音,也会束手无策。
  邓应烈编著的《两万汉字中日韩越英俄读音释义字典》,为外交人员、新闻出版编辑工作者、广播电视工作者、教学科研技术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翻译工作者、科技情报工作者、图书管理员、档案馆工作人员以及各方面的读者解决了以上难题。
  解决三国文字同时输入问题。10多年来,他翻译过20多种外国语言,数百万字的科技和专利资料。他长期从事语言和汉字读音及其在电脑中应用的研究, 1999年1月出版专著《 W ordBasic命令总汇》,介绍了文书处理编程语言及各国文字的混排,是首版 W ordBasic专著。1999年9月7日申请了“一种中日韩大汉字库汉字部首音码的计算机输入方法”的发明专利,同年11月19日审查合格。该发明利用显而易见的部首音来编码,给码方法统一简单,容易掌握;不需机械识记,一学就会;见字识码,直观明了;实用性强,对专业人员及非专业人员均适用,解决了中文 W ordBasic中的21003个中日韩汉字的编码及查询问题。
  2001年11月30日,邓应烈又申请了另一个题为“一种朝鲜语谚文方块字、日语假名及全角字母符号的音形码计算机输入方法”的发明专利,已经审查合格,由中国专利局公开。该发明与前一发明一起使用,就全面解决了中日韩三国文字的同时输入问题。
  着手编撰3种语言对照字典。经过10多年的苦干,邓应烈用电脑编撰终于完成了多文种混排的《两万汉字中日韩越英俄读音释义字典》。这部1532页达 726万多字的字典,为中国和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贡献。如果不是他熟练地掌握各种语言、计算机编程技巧和计算机排版技术,这部著作是无法完成的。

[ 本帖最后由 hongwei0315 于 2008-8-13 19:16 编辑 ]
9#
发布于:2008-08-13 19:24
合并回复【hongwei0315】版主如下:


1,德国人英语水平普遍很好(虽然有时发音生硬),他们一般对陌生人说英语,但如果知道某人德语很好,他们也会乐于和他说母语(德语)。在这点上,意大利人的反应是最热情的,他们听见有外国人说意大利语(哪怕说得很差很烂),多数会对人家喜笑颜开、并加以鼓励。而法国人似乎最不宽容,听不得蹩脚发音的法语。他们还活在拿破仑时代的辉煌岁月里。不过,德语毕竟是欧洲数一数二的重要语言,值得大家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学好,虽然它比较难学。

2,在国内外的论坛上,宣传做得最好的就是“西班牙语”了,某些讲西语的网友们,经常通过贬低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或德语,来提高西班牙语的地位。没错,西语人口确实比较庞大,除了巴西的1.8亿多人之外,其它的国家都是说西语的,美国南部也有些拉丁美的非法移民。人口多又能怎样?比印度多吗?比中国多吗?难道汉语才是全球最重要的语言?至于墨西哥等国家,充其量也是沾了一点美国的光,经济发展速度比往昔稍快而已,就在它南边的“巴西”比它发展得还好呢。或许因为这些,我对西班牙语一直没有太多好感(非语言本身因素),都是那些“Hispanic fanatics"间接造成的坏影响。

3,以前,我很少注意到阿拉伯世界,但后来我看到了阿联酋迪拜的电视片,也听说了阿联酋、沙特、卡塔尔、科威特等国家的富有,而且阿拉伯语文字特殊的神秘感,使我突然产生了兴趣。而我对希伯来语的感情,主要来自我外公生前精通希伯来语的记忆。国内的阿拉伯语教材都是标准书面阿语,真希望外研社能出版有关”海湾阿语“(Gulf/Kaliji  Arabic)的系列教材(配DVD/MP3)。不过,如果是去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国,还真是比较冒险。呵呵。。。




10#
发布于:2008-08-13 19:31

世界上每10本书之中就有一本是德文书。
德语不仅是科学、技术、哲学的语言,
它还是一种具有极高”Prestige“(欧美人常用这个词)的语言。
仅凭这点,就值得选学德语。





11#
发布于:2008-08-13 19:38
回复 10楼 YOSHIYA 的帖子
呵呵 的确 德语是相当的重要 难学其实也源自日耳曼的严谨 的确是值得好好学习的呢 我只不过是提醒一下单纯学习德语 并且准备仅仅依靠德语就业的朋友们 情况不是那么简单 没有丝毫贬低其重要性的意思 呵呵~

对于贬低其他语言抬高自己所学的语言这一点 我也十分的反感 不过还没到你那个程度~~

能有一位精通希伯来语的外公 真的好幸福啊~ 羡慕啊 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的亲缘关系是相当的近呢~ 不过对于你的希望 一时半会儿还是难啊 也许慢慢会有吧 因为毕竟阿拉伯语世界的宗教的、标准的、正式的和书面用语语都是现在教育界专攻的这个普通话 方言依旧只是作为口头的交流手段 当然 其作用在拉近距离方面是很大的
12#
发布于:2008-08-13 19:40
回复 11楼 YOSHIYA 的帖子
这个说法倒是很到位的~ 尤其对于某些专业领域 像哲学 甚至埃及学

德语的学术及科学类著作是相当的多啊
13#
发布于:2008-08-13 19:44

能有一位精通希伯来语的外公 真的好幸福啊~ 羡慕啊



呵呵,谢谢,我的外公精通三种语言,
希伯来语(旧约)、古希腊语(新约)、拉丁语。
可惜,他不能再教我希伯来语了。







14#
发布于:2008-08-13 19:49
回复 14楼 YOSHIYA 的帖子
哇 佩服佩服 这三种语言! 老先生大概还是位神学专家吧~ 这三种语言可是都是《圣经》的语言啊~
15#
发布于:2008-08-13 19:52
原帖由 hongwei0315 于 2008-8-13 19:49 发表
哇 佩服佩服 这三种语言! 老先生大概还是位神学专家吧~ 这三种语言可是都是《圣经》的语言啊~



 He's a famous Protestant Priest.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