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发布于:2013-12-23 13:46
|
|
21#
发布于:2013-12-23 13:59
Nyuggu:本论坛改成历史语言学博物馆????每天发布前人成果?切,很有意思的游戏!?……回到原帖真的有每天发布前人成果?明明是最近一些有关问题的“新成果”被发布出来了不是么?声同开放关于语言问题的各种讨论,既然近期有朋友探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问题,有人参加讨论,不好么?再说,有多少帖子,算是为了“发布前人成果”而发的?我的确发过一个,不好意思针对的是您之前的一个旧帖中的问题,可是早就沉下去了不是么?既然您认为不该在没学过一个语言的情况下“批评”就该语言做出的研究,那么,在不够了解一个学科的情况下“批评”一个学科就是合适的么?我从不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就没有缺陷,但是作为一个学科本身,它自然有自己的局限性,在自己局限的范围内,做出一个学科应有的贡献,有什么问题么?于是,既然要在某个学科领域内从事研究,难道不该首先了解该学科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么? |
|
22#
发布于:2013-12-23 17:00
|
|
24#
发布于:2013-12-23 23:53
|
|
25#
发布于:2013-12-24 01:02
|
|
26#
发布于:2013-12-24 01:22
庐山童子:我买了这本书,买得无怨无悔。如LS所言。推翻一个理论没什么大不了的,也许在物理等科学界可能更加常见。但怎样才是推翻?作者在现有理论的框架内,利用现有理论的研究方法中的一部分,进行了相当细致的研究,仅就研究精神的角度,值得肯定吧,可是,关键是,作者利用的研究方法是否是合适的?是否是学科内较为成熟的方法?是否是符合学科的前提?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 也许可以说“北欧语汉语比较研究尚未成熟”,但是,总不能说历史比较语言学这个学科尚未成熟吧?一个学科总有其局限性的,正是由于历史比较语言学本身的局限性,才导致多数学者尽量避免distant relationship的研究,因为这类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得到具有说服力的结论的可能性太小,且容易“跑偏”。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学几何的时候,有没有谁质疑过“三角形内角和180°”啊?大家默认了的前提,都没有人提及而已,其实是可以质疑的啊,只不过,这个质疑就不再是平面几何的范围了——试试平面几何之外的三角形,这个所谓的定律就不存在了。 国外学者中也有人在从事各种跨大语系的亲属关系研究,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类研究,需要基于:1. 足够详细、充分的语系内部各语族乃至各语言的研究成果,2. 更加有说服力的研究方法创新。如果单一语系、单一语族乃至单一语言的研究尚未充分,研究方法上依赖现有的、有局限性或是已被证明不合适的方法,那么,跨语系的distant relationship的研究就势必导致不够理想的结果。 |
|
28#
发布于:2013-12-24 14:59
庐山童子:历史比较语言学,当然不成熟,很多最基本的问题都无法给出答案。总是搞循环论证。实在不知为何您一定要定义为“循环论证”。从来都是从语言事实论证亲属关系,何来循环?您一直强调的循环的另外一部分似乎是您自己填进去的诶。怎么能从直接亲属关系反证语言事实呢?除非是极端确定的亲属关系,否则,都是需要论证的啊。 诚然,有些时候借词和同源词有其难以分辨的情况,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个语研究足够透彻,是可以判定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在个语研究乃至语族研究成熟之前,跨语系研究需要慎重的原因。 此外,您一直在强调借词,到底哪些词是需要借的?借词,不是借语言。诚然,法国人讲英语会带有法语腔,但是那是在讲英语啊,究竟多少词在何种情况下才会成为借词?历史比较语言学有详细的有关借词的判定方式,虽然不是绝对精细,但是足够排除绝大多数的借词。 最后,您一直纠结不已的语音词汇问题……唉,我基本无奈了。语音词汇又不是唯一标准,有更加具有决定性的标准您不理会,偏偏一直纠结语音词汇…… |
|
29#
发布于:2013-12-24 16:58
|
|
34#
发布于:2013-12-25 00:30
当我看到你例举的爱尔兰语数词,我惊呆了,如果不是我学过,我真的就被你唬住了。
当我看到你例举的日语数词,我再一次惊呆了。我好容易想跟你正面沟通的热情又瞬间冷却了。 |
|
35#
发布于:2013-12-25 02:14
|
|
36#
发布于:2013-12-25 09:12
|
|
37#
发布于:2013-12-27 05:38
|
|
38#
发布于:2013-12-27 05: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