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asoqaanga 于 2010-6-20 19:09 编辑
这几天心血来潮速成阿拉伯语语音练习,发的咽喉炎严重了。由于熟悉IPA,除了.h和'ayn两个字母需要多发几次之外,传言阿拉伯语音怎么怎么难发,不见得,不习惯而已。 刨去和英文发音完全一样的之外不说,第七个字母_h和.gayn是一对清浊辅音,_h[x]就是普通话的h,不是上海话的[h],其浊音[γ]虽然现代汉语各方言都没有,但中古汉语就有,其与上海话对应的就是浊音[h],只是音色有点接近,但发音方法不同。不过阿拉伯有的方言将_h和.gayn都发成小舌音[χ]和[倒R],小舌音包括[q]都是不难发的。 至于那个[?无点问号],那太普通了,上海话乃至吴方言的入声就是这个音,西南很多民族语言元音开头的单词都带有这个辅音。 真正比较难发的是.h和'ayn,每本中文版的阿拉伯语语法书都说,这是阿拉伯语音的标志。高加索的尤比克语,这类咽化音素多达十几个,非洲的塔阿语也不少,都比阿拉伯语多得多。五六个辅音加以咽化,就形成了阿拉伯语的特征,大语言就是占便宜。 回头看看阿拉伯字母,如果去掉小点,好象没多少字母。阿拉伯字母通过小点将发音相近的字母予以区分,不失为简便方法,就是附加符号太多了。据说阿拉伯文正字法改革阻力不小,其拉丁化方案也有十几套。 |
|
最新喜欢:![]() |
板凳#
发布于:2010-06-20 19:13
嗯,仅仅是个别发音不太习惯而已。尤比克语和塔阿语的发音真的是挑战极限。其实我国西南地区民族语言中,语音系统复杂的很多,值得诸位语言爱好者去了解,要放眼国内。
|
|
5#
发布于:2010-06-21 16:41
本帖最后由 Qasoqaanga 于 2010-6-21 16:48 编辑
ħ ح (Ḥāʾ) ʕ ع (ʿayn) ʔ ء (Hamza) 阿拉伯语语音就这三个难发的辅音,对于qasoqaanga来说,hamza不是问题。其他两个要有意识去发音而已。发音的难易因人而异。很多看似难发的语音,在吴方言里,也许不是问题。 再温习两天,阿拉伯字母就能记住,只要拼写、朗读过关,能查辞典,学习一门语言就算入门了。凡事有度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