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发布于:2012-05-23 15:11
与qoy不同的是,qal助动词还可以有“事物消极地停留在或者落(la,第四声)下在某种状态中”这个意思,这个意思也是和qal实意动词意思相关的。比如:
1、yerde qal——白费 例句:yaxshiliq yerde qalmas, yamanliq özidin ashmas.善行不会枉然,恶举必有恶果。 有趣的是有一个说法,恰恰是用的qoy却和yerde qal相对应的: yaxshi könglimni yerde qoyma.你别辜负我的好意。 这里yerde qoy正是“使……枉然/白费”也就是“辜负”的意思。 不过,一般来说要表示使事物处于消极状态这个意思的时候,用qal的强制态居多,尤其是临时构成的说法中。原因是,qal更适合体现事物的消极状态。 这里说的消极状态,不是表示贬义的意思,而是指事物处于或者(努力)趋向于不太容易脱离既有状态的意思。 比如: méning sheherge qélip qélishtinmu temeyim yoq.我也没有留在城里的意思。 这句话里,第二个qal就是表示“一直处于某状态”的意思,一直出于某状态就是基本不改变某状态,所以是消极状态,但并不表示这种行为是不好的。 当表示事物偶然地处于某种状态或者表示处于预想不到的状态中时,qal和qoy都可使用,只是不及物和及物的差别。表示这个意思的时候,往往所指动作是按常理理解不希望出现的,比如: 1、yamghur yéghip qaldi.下雨了 2、zukam bolup qaldim.我感冒了 3、siz uni yighlitip qoydingiz.你把她弄哭了。 4、ishim chiqip qaldi, baralmaymen.我有事去不了了。 这样的意思,表示意外、偶然地处于某状态,之所以能表示这个意思是因为qal做助动词具有事物处于既定事实的意思,qoy表示使事物处于既定事实的意思。总之,都是表示所涉及到的事物是被动接受既定事实而无法避免的。 |
|
|
21#
发布于:2012-05-23 14:30
qal作为助动词能够表示的意思基本上qoy都能表示,只是qoy表示的是主体使客体qal在什么状态中的意思。
之所以能和qal有这样的对应关系,就是因为qoy做及物动词时有“放、安放、放置”这样的意思。根据这样的意思还可以有引申意(köchme mene)“放弃、罢手(来自于搁在一旁,撂下之类意思)”,所以它做助动词时还可以表示“随便应付似地做一下”或者“为应对某事而放置一个动作,即:为……而预先做……”之类意思,这些意思是qal没有的,来源于qoy助动词做实意动词时基本意思的不同方向的延伸 |
|
|
22#
发布于:2012-05-23 14:19
qal因为是不及物动词,所以在组句的时候,当qal动作的发出者出现在句子中时,就是句子的主语。men gumanda qalimen中qal的发出者是men,men uni söyüp qaldim中qal动作的发出者也是men,前一句中的qal和后一句中的qal意思有联系也有区别,但以前一个qal为本体含义,这种情况称作转义(köchme mene)。由于qal助动词本身的实意动词是不及物动词,所以qal只用来表示主语的情况。
与qal相对应的是及物动词qoy,因为qoy是及物动词,所以它表示发出qoy动作的主体作用在宾语对象上使宾语对象处在了qal那样的状况中。所以,“他让我困惑了”可以说成: 1、u méni gumanda qoydi. 2、u méni gumanda qaldurdi. 两种说法都可以,差别是1句属于临时构造的说法,也就是gumanda qoy不一定是固定用语,而2句往往因为gumanda qal本身就是一个固定用语了,所以不再拆开使用,因此将整个短语作为一个动词以它的强制态形式表达及物意念 |
|
|
23#
发布于:2012-05-23 13:49
维语的助动词,都来自实意动词,几乎全部的助动词,至今仍然保留它们各自的实意动词本意和用法,这也是很多人觉得难学的原因之一。其实,正是这点,才使得维语助动词并不难学,因为它的意义是有迹可寻的。觉得助动词难学的人,主要是犯了两个思维错误:
1、不懂得语言以俗为本,把语言看高了 2、以为称之为助动词了,就该是另一种东西,就该用另一种惊天动地、神奇古怪的独有模式去理解,所以不愿意承认助动词和实意动词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两点其实是一个问题。 把维语看得高不可攀、神神叨叨,这是自己在吓唬自己,这当然会影响对语言的感觉,这样的人头脑中存在条条框框,自己约束了自己。 就拿前面我举的men uni söyüp qaldim这句话来说,当我解释说这表示“我停留在了一个仿佛可以称作称作我爱她的一块地上”,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这么低俗的内涵。可惜的是,这就是语言的本质。相反,认为这样理解很低俗这样解读维语很小儿科的人,恰恰是自己看不起这种语言的演变规律,并因此阻碍了他发现实意动词和助动词之间的联系。 |
|
|
24#
发布于:2012-05-23 13:29
对于维语助动词的理解,也是这样一回事。好在,语言本身就存在着自洽性。一些比较好的语言教材,之所以说它好,就是因为它认识到了这种自洽性,并尽量有意识地利用这种自洽性来缩短我们自己摸索的时间。比如说,“我感到疑惑”这句话,用维语可以说成men gumanda qalimen,按照维语本意是“我处在有疑问的状态中”,因此,我们就可以用qal来说汉语的“我爱上了他她”,即men uni söyüp qaldim。这里,uni söyüp等于gumanda,这个等于不是说两部分意义相等,因为这种等于是为了体验qal的作用的。因此,这句话维语本意就是“我处在了爱她这样的状态中”,按照汉语的语言层面,可选择对应意思就是“我爱上了她”,这里的“上”这个意思,就是汉语中表示“处于状态中”的一种表达方式。
|
|
|
25#
发布于:2012-05-23 12:51
这个感觉、经验,是和你所听内容在你看来觉得无关的很多周边体验有关的。正因为,在许多年的实践中,你经历了、体验了与那段语音看似无关的周边内容的感觉,所以当你再去听那段语音的时候,尽管你并未怎么去针对那盘语音进行训练,却能一下子听懂了。而在那么多年的周边体验过程中,你是积极主动发挥大脑作用的。
|
|
|
26#
发布于:2012-05-23 12:44
而,平时我们所说的听力训练,我个人认为其作用主要在于消除对声音的陌生感,从而不至于使语音会引起我们的陌生感而产生不自在的感觉。所以,语音训练关键在于让我们能更自如地发挥感觉的作用。听的懂的语音,我们就会有感觉,听不懂的语音我们就没感觉。反之,当我们对语言单元有感觉我们就能听懂。所以,听了以后懂不懂,和听多少遍是没有关系的。有关系的,只是我们在若干遍听的过程中,是不是积极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
我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大家可以去做这样一个实验: 如果你现在是大学生了,而且英语程度一般,你去把以前小学里的英语语音拿出来听听看。你会发觉,现在听那语音一点也不困难,很容易就听懂了。而,就是同样的语音,当初你还是小学生时却很难听懂。而这盘语音,你根本就没有反复地花时间去针对它练习过听力。那么,为什么现在反而能听懂了呢? 因为感觉、经验! |
|
|
27#
发布于:2012-05-23 12:22
你这样说,说明你有所领悟了。只是,你所说的“自己钻,还是很困难”,说明了你对人怎样领悟符号的社会意义还比较缺乏认识。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想法。
所谓钻,其实就是解读符号所代表的含义。你提到的诸如助动词的含义,也是因情况而异的。 对助动词的理解,我曾经好几次讲到过,不过基本都是在群里。也不知为什么,现在不想再讲了。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觉得翻来覆去就那么一点中心思想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讲了也没有什么反馈,就好像石沉大海似的,没有任何反应。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说吧,不说“钻”,只说是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这个能力,是普通的正常人都有的。它通常表现为我们所说的感觉。感觉是以很多具体的实践为基础的。正因为这样,我们都是在很多具体的实践中,同过语言单元在不同情境下出现时所能体会到的感受来确定其含义,并根据对这个语言单元的更多的不同环境的体验来验证自己对意义的感受。这个过程也就是人接受语言单元定义的过程。 当一个人的经验丰富了,基本能考虑到各种环境氛围了以后,不需要现实环境就可以自己在头脑中想象、模拟出相应的环境氛围,从而可以对语言单元有所感觉,这就是我说的猜意思,然后在根据自己的猜测(自己认为是理解了的含义)进行仿造,将自己仿造的语言单元放到实际中去,看在实际中接受语言的另一方会有什么反应,以此来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测。 这其实是任何人学习(母语)语言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不神秘,这个学习方法就是所谓的钻研。 这也就是我所谓的闭门造车学语言。是缺乏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并非是脱离实际,只是时间上可能有所滞后罢了。这就好像有人在你身边可以请教的时候,你可以随时向他提问请求解答,没人在你身边可以请教的时候,你可以把问题保存着,等有人可以请教了再把问题拿出来,一样的道理。 和有语言环境的人相比,没有语言环境的人不会丧失听力能力。 关于听力,这也正是很多人的一个错误认识。听力其实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对于已经理解并且非常熟悉、熟练的语言单元,哪怕是第一次听到语音,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听懂。因为人脑是有自动补偿能力的。 |
|
|
28#
发布于:2012-05-22 09:38
不好意思啊 最近考试比较多 好久没上了。。
这个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应该算是没解决吧 现在发现很多东西不能完全用汉语来解释,解释的话也不好细分。比如 men korey deymen。。。men korsem deymen。。。men korey de'sem。。。这样类型的 我感觉自己可以感到细小的差别 但要准确的翻译出对应的不同句子 能力达不到。。 那些助动词也是一样 至今没有什么准确的感觉 只能说就凭感觉 或者是碰到就记下来 在实践中纠正。 很多东西我发现自己去钻 还是很困难。 |
|
|
29#
发布于:2012-05-18 18:37
![]() ![]() |
|
|
30#
发布于:2012-05-18 18:22
枫林火山,“et” pé'ili toghridiki mesile hel bolghan hésablinamdu?
枫林火山,“et”动词相关问题算解决了吗? |
|
|
31#
发布于:2012-03-20 20:18
根据我个人得到的一些启示,我觉得用做词尾的et是缩合音变以后的atmaq这个动词。这个动词在维汉大词典里解释得极其简单而且看上去和做wet词尾没有什么联系。
但据我个人理解,并且有一定的证据表明,似乎atmaq这个动词表示的是“发射、投掷、扔”这样的意思。如果用这个意思来理解,那么或许就能解决楼主所说的这个问题。 wet词尾助动词,可以和ket助动词结合起来理解。 qal、qoy、ket、wet这四个助动词在部分用法和意义上具有相同和相似的地方。 改天我们来详细说说这些助动词。 ![]()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