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716回复:7

[语言文化]维吾尔地理摘要(欢迎补充)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0-12-05 14:22
本帖最后由 Marsh 于 2010-12-5 23:15 编辑

提要:
吐鲁番:千年故城中的火焰细语
库车:龟兹背影中的天启绿洲
喀什:沙枣花香弥漫的玉石城堡
和田:玫瑰花覆盖的古道天机
——摘自王族《马背上的西域》

图片:a1.jpg


一、吐鲁番:千年故城中的火焰细语

图片:a2.jpg


吐鲁番有两个极大的反差——热与绿。
最热的时候,这个地区的气温可高达摄氏四十多度,人在户外,犹如被裹进蒸笼,走不了几步就大汗淋漓,想赶紧找一个阴凉或有风的地方躲起来。盛夏的吐鲁番是“焚风”(一种热而干燥的风)肆虐横行的日子,沙漠中会氤氲起像燃烧的火一样的风,整个吐鲁番盆地似乎被灼热烫人的风包围,几近快要燃烧起来。
绿是吐鲁番是一块巨大披巾,它显眼耀目,围在吐鲁番盆地的肩头,使这块盆地显得妩媚动人,颇有几分生机。进入吐鲁番,你就会发现构成这块绿色大披巾的是葡萄和杨树,它们生机勃勃,在酷热的阳光中泛出生命浓密的生机。这是一种顽强的绿,在酷热和干旱的沙漠腹地,给人一种意外和惊喜。由于这种绿与外界沙漠的褐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所以,到了这里的人,几乎都会为这片绿洲感到弥足珍贵。
这片绿洲同时也是一部历史大书——西域王国、丝绸南道重镇、中西文化、多种语言、宗教更迭等等,都被融进了这部大书中,时间的隐形之手慢慢地将其一页页翻开,使之脱落尽灰尘,将最生动的部分呈现在我们面前。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是两个保存得非常完整的王国遗址,它们分别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车师国和高昌国。走在这两个王国的遗址中,犹如走在时光隧道中,一步迈出去似乎跨出了一两千年,让人疑惑一下子踏在了汉唐。这是两个露天博物馆,历史的呼吸声隐隐约约似乎仍在遗址中响动。一个王国已经死了,而它的历史留在了时间中,和时间一起活了下来。历史在时间中应该是有一个存活之道的,所以,在我们仰望历史时,我们就听到了历史的呼吸声。
土屿沟、坎儿井、苏公塔、火焰山、千佛洞等等,像环环相扣的历史链条,紧紧围绕吐鲁番形成一圈,让人觉得它是一个异域的历史之城,走近它,要放慢脚步,让自己的心灵去碰撞它神秘的大门,才可进入。在每一个地方停留一次,都会有精神上的涅槃和飞升。火焰山平地而起,犹如从地底深处突然窜起了冲天的火焰。土屿沟是一个神秘而又自足的世界,七圣人麻扎的传说和其在新疆有“小麦加”地位的神奇魅力,都能够一次次传递出虔诚的宗教气息,让人的心灵为之所动。
维吾尔人在这块土地上聚居生存,到处弥漫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维吾尔族是一个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的民族,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到处可见演唱木卡姆的场面。在葡萄架下或庭院之中,人们为生活中的快乐唱歌跳舞,喜悦的神情溢于言表。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拉尔汗的心儿醉了,”以及“阿拉木罕住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听着这些动人的歌,一个人的内心便变得明朗了起来。慢慢地,你就感知到了一块土地的语言,这是一块土地说出的语言,等着和你对话。
与一块土地对话,是人之大福。


二、库车:龟兹背影中的天启绿洲

图片:a3.jpg


库车古称“龟兹”,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在库车县城南郊,至今还存留着龟兹国城墙。从纵面看,它只是低矮的一截断墙,然而当你爬上墙头,出现在你眼前的却是一条长墙,它延伸而去的恢弘气势像是谁喊出的一句话,一下子使人犹如受到重撞一般彻底被震撼。望着一条长墙的气势,你会隐隐约约感觉到一个古西域王国曾经有过的辉煌。昔日,它可能固若金汤,是一个有着严格纪律的王国。每天,龟兹士兵骑马从城墙下走过,马蹄踩得城墙下的石子滚动,并一一发出脆响。一个王国外部严肃,内部必然从容自在,所以,那应该是一个祥和、安定的时期。
宗教曾在这里发扬光大,现在分布于库车周围的洞窟壁画精美绝伦,从画面上就可以看出龟兹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信仰。通常情况下,艺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记录时代,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时代精神吧。佛学曾在龟兹大行其道,人们在内心有了信仰,精神有了依靠,因此可以说,有宗教信仰的王国实际上是幸福的。而与大多数部落和王国只信仰原始宗教相比较而言,信佛教的龟兹在当时应该是一种贵族式的信仰。人心向佛,心灵和灵魂便变得高贵了起来。
苏巴什是玄奘西行到过的地方,古寺遗址至今仍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宗教气息。当年,这里曾僧侣上千,每天鼓乐响成一片,南来北往的朝圣者都把这里当成了精神的高地。走进苏巴什,人便疑惑,一片曾经被圣光照亮的土地,也许在某个神奇的日子会升起一片祥光。
从远处看,克孜尔烽燧仍像一个士兵一样伫立在沙漠中。它建于汉宣帝年间,是西域大地上存在两千多年的经典符号。它为战争而存在,若西域在白天有风吹草动,它便会燃起白色狼烟,如在黑夜,它则会点起大火。下一个烽燧接到信号,便赶紧在向下一站传递。如此这般,很快就会传到长安。在没有任何通讯手段的年代,人们利用空间相远处传递战争信号,及时掌握了一个个战机。如今,这个烽燧仍显得高大肃穆。
库车县城分为老城和新城,维吾尔族人大多居住在老城中。他们现在仍然做几毛钱的生意,玩古老的游戏,在巴扎日,老朋友碰在一起了,说说家里的事情,开几个玩笑,然后一起去吃烤包子或拌面。老城中的人过得很悠闲,从不为生计发愁。有一个维吾尔老头说:“人活一辈子不能太忙。地上的草自己长着哩,羊会自己去吃草,人不用急,羊会自己长肉哩。”在老城中走一圈,便觉得库车老城似乎在为了一个多年前的梦停留着。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姑娘一枝花”。这句歌谣在新疆人人耳熟能详,广为流传。库车的维吾尔族姑娘有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举手投足颇有几分妩媚动人之态。有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子说:“在库车老城中走一哈(下),左一个古丽,右一个茹仙,到处都是花朵和月亮。”少女们从你身边走过,她们白瓷般的面庞给你留下了久久难以磨灭的印象。
龟兹古渡是一座桥,女人们用纱巾蒙着面,男人们手牵一两只羊,缓缓从桥上走过。战在这座桥上,你忽然觉得不知所措起来。桥的位置略高,此时整个库车城似乎都尽收眼底,你不知该往何处去。
但在这时候,你又有了另一种感觉,龟兹的历史似乎已全部打开了。
一个地方的历史全部打开,人必然变得不知所措。


三、喀什:沙枣花香弥漫的玉石城堡

图片:a4.jpg


喀什的全称是“喀什噶尔”,意为“月亮玉石城堡”。
喀什历史悠久,是丝绸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几千年来,中西文化在这里融会交流,形成了混血的气质和浓郁的风情。
喀什古称“疏勒”,在汉代时为疏勒王国,宋、元时期称“喀什噶尔”。塞人是最早居住在这座古城中的人。后来,蒙古高原的回鹘汗国分裂,一部分回鹘人进入喀什,建立了喀喇汗王国。
喀喇汗王朝时期,在这块土地上出现了两本大书:一本是长诗《福乐智慧》,另一本为百科全书《突厥语大词典》。这两本书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已成为记录历史和赞颂光明的典籍。
历史上的张骞、班超、马可·波罗等人都到过喀什,尤其是班超,几乎在喀什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现在,他的塑像仍伫立于盘橐城中,远远地看上去,还是那么高大和威严。历史的尘烟早已散去,但英雄似乎并没有松懈下来,还在注视着远处的什么。
每年喀什周围沙漠里的沙枣花盛开的时候,花香便飘入喀什,在大街小巷飘荡。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在沙枣花香气中长大的维吾尔女孩走进了北京王宫,向人们展示了摄人心魄的异域美。因她的身上散发着一股奇异的香味,且加上她性格温和,善解人意,所以深受乾隆的喜爱。她被人们称为“香妃”。香妃墓现在位于喀什市东北郊,是喀什的著名景观。
这座古城中的房屋多为传统建筑,伊斯兰建筑风格居多。城中小巷纵横交错,如果你不懂得识别铺在小巷中的六棱砖和长条砖的话,走不了多远,你就会进入死胡同。原来,铺六棱砖的小巷可畅行,而铺长条砖的则为死胡同。你只有边走边看脚下,方不受阻。
维吾尔人在这座古城中聚居。走在喀什的大街上,一股在人流中散浸满溢的独特气息,让你疑惑自己到了异域。岁月在维吾尔人脸上留下的沧桑,为他们增添了几分庄重与神圣。
土曼河从喀什城中穿越而过,给这座古城带来一股轻盈之感。河两岸有大片芦苇,春天的时候,长出浓密的绿色叶片,与周围黄色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维吾尔族小孩喜欢在这条河中游泳,身影在河中一晃,便没了踪影。当你望着河水或芦苇出神时,他们又会突然从水中冒出,大叫一声,吓你一跳。但很快,他们又会潜入河中或隐进芦苇中,只在河面上留下一圈圈波动的涟漪。
位于城西的艾提尕是新疆乃至中亚最大的清真寺。每逢古尔邦节,人们在艾提尕广场上念经,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似是从天而降的海洋在这里恣肆汹涌。一种新的力量被滋生出来,想着远天远地一漫而过。走在这里,你会惊异自己从心灵上忽然获取了强大的力量。


四、和田:玫瑰花覆盖的古道天机

图片:a5.jpg


我一直觉得,和田是新疆最富有维吾尔特点的地方。
人和地域在这里形成了一种让人难以确信的统一。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随便选一个地方,你都会发现它和在沙漠中生存了一生的维吾尔族人的面庞惊人的相似。有人说,一个人在沙漠中生存,慢慢地,他的面部便变得有了沙漠的形状。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神秘的原因,但这样的事实却已经为和田的维吾尔人所司空见惯。
和田古称“于阗”,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在公元前2世纪便有了于阗国在这里存在。后来,在西域发生的历史中,大多都与于阗有关。传说建立于阗的第一个国王为印度阿育王的王子,而在西域大地上留下显赫声名的班超、张骞、玄奘等人都曾到过于阗。
在这样一个地方,顺着历史的根脉触摸下去,会碰到一些什么呢?曾经出现过的王国、民族、语言等等,都在时间的尘烟中如深秋的落叶一样飘零。但因为如此,却给人们提供了近乎不能忘却的怀念,也由此建立了对一块土地的想象。楼兰、尼雅、精绝、戎卢,以及神秘的罗布人等等,构成了一块土地依然在时间中呼吸着的记忆,使其变得幽深、辽远。现在,人们从和田出发,到这些遗址中去访古,漫漫黄沙中的古城遗址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它没死,它在等着后人到来,将自己浑身上下的沧桑显示出来,让人们明白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着怎样的生与死的更迭和神秘阵痛。
历史的诉说会漫漫隐入时间深处,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和田,则又是一番别样的生机,绿洲与大沙漠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精致,从昆仑山流下来的雪水汇成恣肆汹涌的河流,在大沙漠中流淌出撼人魂魄的气势。每年和田河水上涨的时候,在昆仑山下都会响起一曲激烈的水之交响曲。大水漫过之后,会有珍贵的玉留在河滩上,人们纷纷下河采玉,如果运气好,可以采到珍贵的“羊脂玉”。和田人有一个说法,此玉清洁,往往只有处女下河才能采到。
风沙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每年春季都要到处飞扬乱舞的手臂,和田因为处在它的腹部,所以遭遇风沙的程度要比别的地方严重的多。有一句调侃的话说:“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更调侃的说法是,和田的恋人在接吻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先擦净自己嘴唇上的沙子。沙子无孔不入地浸入这块土地的每一个角落,人或马车从路上走过,马上变会有尘灰飞起,将其背影遮掩得模模糊糊,和大地一起变成一个幻影。
但却有美丽的玫瑰在沙尘中顽强开放,并散发出浓烈的香味。和田玫瑰酒香醇浓烈,每到采摘玫瑰的时候,和田所有的角落便弥散着玫瑰的香气,美丽的维吾尔族少女从玫瑰香气中走过,婀娜多姿的身姿更是让人神魂颠倒。在不可能开出花朵的地方开出了让人惊异的花朵,这也是新疆的天然属性。
和田还有一个印度名字“瞿萨旦那”,意为“大地的乳房”。如果说,处在千里大旱之中的地方更需要喂养的话,那么和田一定在吮吸着一个隐藏在大地深处的乳房之汁。这种养育之恩是秘密的,但却是更富有情意的,因为有那么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
风沙漫过,生命便也尘埃落定。
沙发#
发布于:2010-12-05 16:28
很吸引人呢 只去过吐鲁番 剩下的有机会 去看看
مىڭلارچە گۈلنىڭ پۇرقىدىن بىر گۇلنىڭ خۇمارى يامان
板凳#
发布于:2010-12-05 23:18
回复 2# 风林火山
欢迎补充!
哈密、叶尔羌、乌鲁木齐,等等。。。
地板#
发布于:2010-12-06 09:05
收藏了感觉学语言的同时能了解一下人家的地理也不错
4#
发布于:2010-12-06 10:38
南疆我特别喜欢莎车,叶尔羌王宫和王陵,巴旦木花海,阿曼尼沙汗王妃墓,叶尔羌大桥,而且莎车老城保存的比喀什好
5#
发布于:2010-12-06 10:41
英吉沙的刀店和红旗水库。叶城的加米清真大寺
6#
发布于:2010-12-06 23:30
回复 4# sunyanbin123
语言是一扇窗口,我们希望看到窗外更美的风景,了解他们的文化!
7#
发布于:2010-12-06 23:32
回复 6# 雪候鸟
我了解的很少,向您学习,打算继续收集这方面的材料。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