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方案仅考虑声母、韵母两个方面,暂不考虑声调的转写。
一、韵母 [理论基础] 韵母包括韵头(介音)、韵腹(元音)和韵尾(收音)三个部分;其中,韵腹是必备要素。 (一)汉语拼音 根据上述理论,可以将汉语拼音韵母(35个或36个)分为四类: 1.仅由韵腹构成的韵母(10个) (1)单韵母(6个):a、o、e、i、u、ü; (2)复韵母(4个):ao、ai、ou、ei。 2.“韵腹+韵尾”构成的韵母(9个) an、en、in、ün,ang、ong、eng、ing,er。 3.“韵头+韵腹”构成的韵母(9个) (1)韵头+单韵母(5个):ia、ie,ua、uo,üe; (2)韵头+复韵母(4个):iao、iou(iu),uai、uei(ui)。 4.“韵头+韵母+韵尾”构成的韵母(7个或8个) ian、iang、iong,uan、un(uen)、uang(、ueng),üan。 (二)藏语拼音 藏语拉萨话一般不讨论韵头,因此,可以将藏语拼音分为二类(以下符号依据周季文老师的教材;对此有很多保留意见,但此处略去): 1.仅由韵腹构成的韵母(17个) (1)单韵母(13个):a、i、u、e、o,aa、ii、uu、ee、oo,ae、ue、oe; (2)复韵母(4个):ie、uo、âu、iu。 2.“韵腹+韵尾”构成的韵母(33个) aen、in、uen、en、oen,an、un、on; am、im、um、em、om; ang、ing、ung、eng、ong; âb、ib、ub、eb、ob; ag、ig、ug、eg、og; ar、ir、ur、er、or。 [转写规则] 1.仅由韵腹构成的韵母 (1)单韵母的对应 规则1 汉语拼音单韵母a、u、e、o,对应于藏语长音~འ、 ུའུ、 ེའེ、 ོའོ。 说明:a→~འ,正好符合后加字འ的用法;u、e、o写成相应长音,符合汉语习惯。 规则2 汉语拼音单韵母i,对应于藏语短音 འི。 说明:i未能写成相应长音,原因是“འི”不常见。 规则3 汉语拼音单韵母ü,对应于藏语变音 ུས或 ུད。 说明:后加字ས和ད的作用在于变音(和变调):u→ue(即ü)。 (2)复韵母的对应 规则4 汉语拼音复韵母ao、ai、ou、ei,对应于藏语~འོ、~འི、 ོའུ、 ེའེ。 说明:ao、ou转写后与汉语保持一致;ai、ei在藏语中没有对应,故近似写成ae、ee。 2.“韵腹+韵尾”构成的韵母 规则5 汉语拼音an、en、in、ün,对应于藏语 ེན/~ན、 ེན、 ིན、 ུན。 说明:en、in转写后与汉语保持一致;an、ün的实际读音近似于aen、uen,故近似写成~ན和 ུན(an也有写作 ེན的)。 规则6 汉语拼音ang、ong、eng、ing,对应于藏语~ང、 ུང、 ེང、 ིང。 说明:后加字ང的作用是添加韵尾-ng;汉语拼音ong/uŋ/,故写成 ུང。 规则7 汉语拼音er,对应于藏语 ེར。 说明:后加字ར的作用是添加韵尾-r[读作弱元音(或闪音)]和长音:e→eer。 3.含介音的韵母 (1)介音-i- 规则8 一般情况下,汉语拼音介音-i-转写成藏语-iy-(括号中的写法不常见,有多种写法的前者优先): ia、ie对应于( ིཡའ)、 ིའེ( ིཡེ); iao、iu(iou)对应于 ིཡའོ、 ིའུ/ ེའུ( ིཡོའུ); ian、iang、iong对应于 ིཡེན/ ིཡན、 ིཡང、( ིཡུང)。 说明:这里作为一个音节看待。 规则9 当含介音-i-的韵母与声母j、q、x拼合时,省略介音-i-: ia、ie对应于 ~འ、 ེའེ; iao、iu(iou)对应于~འོ、 ོའུ; ian、iang、iong对应于 ེན/~ན、~ང、 ུང。 说明:汉语拼音iong/yŋ/,近似对应于ung。 (2)介音-u- 规则10 汉语拼音介音-u-转写成藏语-uw-(括号中的写法不常见,有多种写法的前者优先): ua、uo对应于 ུཝའ、 ུའོ( ུཝོའོ); uai、ui(uei)对应于 ུཝའེ、 ུཝེའེ; uan、un(uen)、uang对应于 ུཝེན/ ུཝན、 ུཝེན、 ུཝང。 说明:这里同样作为一个音节看待。 (3)介音-ü- 含介音-ü-的韵母只有两个,即üe和üan。 规则11 汉语拼音üe对应于oe,即: ོས/ ོད; 说明:这一条规则参考了汉语拼音转写维语的规则。 规则12 汉语拼音üan只出现在j、q、x和y后,转写后省略介音-ü-: üan对应于 ེན/~ན。 说明:这一条规则有待于改进。 |
|
最新喜欢:![]() |
沙发#
发布于:2011-06-25 00:15
二、声母
[理论基础] 1.关于汉语拼音声母的描述 (1)双唇音b、p、m、f(f为唇齿音)——b为不送气浊音,p为对应送气音。 (2)舌尖前音z、c、s——z为不送气清音,c为对应送气音;s为全送气清音。 (3)舌尖中音d、t、n、l——d为不送气清音,t为对应送气音;n、l为鼻音。 (4)舌尖后音zh、ch、sh、r——zh为不送气清音,ch为对应送气音;sh、r对应清浊音。 (5)舌面前音j、q、x——j为不送气清音,q为对应送气音;x为全送气清。 (6)舌根音g、k、h——g为不送气清音,k为对应送气音;h/x/为小舌擦音(清音)。 2.关于藏语拼音声母(仅考虑单辅音)的描述 (1)成对辅音(不送气/送气),8组16个—— k\\kh/g c\\ch/j t\\th/d p\\ph/b ts\\tsh/dz 以上,按照“不送气\\送气/半送气”顺序排列(对于半送气音,周季文老师用k表示,而威利用g表示,应该说二者都不够准确)。 以下,使用国际音标表示 /c/\\/c‘/(全送气/半送气) /tʂ/\\/tʂ‘/(全送气/半送气) /ʂ/\\/ʐ/(全送气清音/不送气浊音) (2)响音,8个(7个)—— 鼻音,即:ng、ny、n、m,4个; 半辅音(半元音),即:y、w,2个; (r、)l,2个。 (3)其余辅音,5个—— x、s、h、lh、hy(h→sh、lh、hy) x/ɕ/与hy/ç/,前者同于汉语拼音x,后者同于德语音素/ç/; s/s/,藏语中的s/s/,无对应浊辅音;通常认为s对应浊辅音z,在藏语中被用以表记/dz/; h/h/,藏语中的h/h/区别于汉语中的h/x/,前者为喉擦音、后者为小舌音; l/l/与lh/ɬ/,二者的发音部位相同:均为舌尖中音;但二者发音方法不同:前者为边音浊音,后者塞音清音。 (4)第29个单辅音/ʔ/(喉塞音,ཨ的声母)。 [转写规则] 规则1 遵循“就简”原则:能用字母表中的字母,就不用加字;能用一个加字,就不用两个或更多加字。 规则2 汉语拼音响音r、l、m、n、y、w,对应于ར、ལ、མ、ན、ཡ、ཝ。 规则3 汉语拼音对应辅音的转写—— g/k,对应于ཀ和ཁ; d/t,对应于ཏ和ཐ; b/p,对应于པ和ཕ; z/c,对应于ཙ和ཚ; j/q,对应于ཅ和ཆ; zh/ch,对应于ཀྲ和ཁྲ; r/sh,对应于ར和ཧྲ。 规则4 不成对辅音的转写(x、s)—— x、s,对应于ཤ和ས。 规则5 h基本对应于ཧ。 规则6 f对应于ཧྤ。 对于以上,欢迎各位声友指正。 |
|
板凳#
发布于:2011-06-25 00:25
尝试转写几个——
青岛qingdao ཆིང་ཏའོ། 上海shanghaiཧྲང་ཧའེ། 文强wenqiangཝེན་ཆང། 连战lianzhanལིཡེན་ཀྲེན 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指正。 |
|
4#
发布于:2011-06-29 23:19
|
|
6#
发布于:2011-08-18 13:27
加我,,386740440,有意思,,想请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