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字音变
(一)后加字(ར ལ ང མ ག ད ས བ འ,10)——影响韵母(元音韵尾)和声调 1.1仅 影 响 韵 母 的 后 加 字 1.1.1仅影响韵母元音部的后加字 1.1.1.1长音 -ར:a→aa,i→ii,u→uu,e→ee,o→oo 注:(1)“-ར”可以同时成为“-r韵尾”。 (2)“-ར”有时转而用作“-r韵尾”。例如,པརbarf(照片),པིརbirf(毛笔)。 1.1.1.2变音/长音 -ལ:a→ae,i→ii,u→ue,e→ee,o→oe 注:(1)“-ལ”可以同时成为“-l韵尾”。 (2)“འི”对发音的影响同于“ལ”(“ལ”为表示领属关系的虚词)。 1.1.2仅影响韵母韵尾部的后加字 1.1.2.1-ng韵尾-ང 1.1.2.2-m韵尾-མ 1.1.3同时影响元音韵尾的后加字 1.1.3.0变音/长音+-n韵尾: -ན:a→aen,i→in,u→uen,e→en,o→oen 1.2仅 影 响 声 调 的 后 加 字 -ག:f→h,v→w 注:“-ག”可以同时成为“-g韵尾”。 1.3同时影响韵母和声调的后加字 1.3.1元音+声调 -ད:a→ae,i→i,u→ue,e→e,o→oe;f→h,v→w -ས:a→ae,i→i,u→ue,e→e,o→oe;f→h,v→w 1.3.2韵母+声调 -བ:a→âb,i→ib,u→ub,e→eb,o→ob;f→h,v→w 1.4对韵母声调均无影响的后加字-འ 1.5再后加字(ད ས) 说明:下称“对发音有无影响”,是指在后加字对发音影响的基础上有无新的影响(下准)。 1.5.1对发音无影响的再后加字 1.5.1.1-རད=-ར,-མད=-མ,-ལད=-ལ(“ད”常被省略) 1.5.1.2-གས=-ག,-བས=-བ 1.5.2对发音有影响的再后加字 -ངས ,-མས:f→h,v→w (二)下加字(ཡ ར ལ ཝ,4)——影响声母(发音部位)和声调 2.1仅 影 响 声 母 的 下 加 字 2.1.1非舌面音→舌面音(-ཡ) 2.1.1.1舌根音→舌面音g-→gy-,k-→ky- 2.1.1.2双唇音→舌面音b-→j-, p-→q-,m-→ny- 2.1.2非舌擦音→舌擦音(-ར) 2.1.2.1塞 音→塞擦音b-、d-、g-→zh-;p-、t-(-v)、k-→ch- 2.1.2.2喉擦音→舌擦音h-→sh- 注:“-ར”作为“s-(f)”、“m-”的下加字对其发音无影响。 2.2同时影响声母和声调的下加字(-ལ) 2.2.0非尖中音→尖中音 2.2.0.1非尖音→尖中音g-、 k-(v); p-(v)→l-(f) 2.2.0.2尖侧音→尖中音r-、s-(f)→l-(f);s-(v)→nd-(v) 2.3对声母声调均无影响的下加字(-ཝ) g-、k-、x-、s-、c-(f)、h-、r-、l-、ny-、t-(v) 2.4再下加字(-ཝ) 2.4.0对发音无影响的再下加字 p-→q-(f),k-→ch-(v) |
|
沙发#
发布于:2011-04-28 20:02
(三)上加字(ར ལ ས)——影响声母(发音方法)和声调
![]() 更正: ར(12):k、t、p、q、c,k→ky、k→ch;g、d、z,g→gy,z→z;ng、ny、n、m,m→ny ས(11):k、t、p,k→ky、p→q、k/p→ch;g、d、b、z,g→gy、b→j、g/b→zh; ng、ny、n、m,m→ny、m→m ལ(10):k、t、p、q;g、d、b、j;ng、h→lh |
|
板凳#
发布于:2011-04-28 20:03
(四)前加字(ག ད བ མ འ)——影响声母(发音方法)和声调
![]() 更正: ད(5+1):k,k→ky、k→ch;g、b,g→gy、b→j、g/b→zh;ng、m,m→ny ག(11):t;d、j、z,x、s;ny、n、y བ(10):k、t,k→ky、k→ch;g、d、j、z,x、s,g→gy、g→zh、s→s(f)、g/r/l→l、s→nd ----------------------------------------------------------------------------------------------------------- མ(11):k、t、q、c,k→ky、k→ch;k、t、q、c,k→ky、k→ch;ng、ny、n འ(10):k、t、p、q、c,k→ky、p→q、k/t/p→ch;k、t、p、q、j,k→ky、p→q、k/p→ch 注 :“ད”作为“p-(v)”的前加字变其声母为“0 /w /y /r”、变其声调为“高调”。即: དབའwaf,དབུuf(དབུལuef),དབོof དབྱyaf, དབྱིif; དབྲraf 后前加字(བ) 说明:“后前加字”是自定义词,系指“(下加→)上加(ར ས)→前加(བ)”的情形。 0.对发音无影响的后前加字 ![]() 更正: k、t、c,k→ky、k→ch;g、d,g→gy、g→zh;ng、ny、n |
|
地板#
发布于:2011-04-28 21:14
二、连读音变
(一)声调 1.第一音节:h→f,w→v 2.第二音节:v→f,w→h (二)韵母 1.元音同化:非闭元音→闭元音,即:a→â,o→ô—→i/u 2.添加韵尾: (1)第一音节的后加字为ག(གས)时,后加字“ག”往往同时成为“-g韵尾”。 例如,ལག་པlaw+baf→lagvbaf,ཚགས་པརcah+baaf→cagfbaaf。 (2)第一音节无韵尾时,第二音节因加字而添的鼻冠音前移作第一音节韵尾。 例如,བོད་ལྗོངསpoew+njongw→poenvjongh,མི་འབོརmiv+mboov→mimvboof (3)第一音节无韵尾时,第二音节前加字为བ而使第一音节添加“-b韵尾”。 例如,བཅུ་བཞིjuf+xiv→jubfxif,བཞི་བཅུxiv+juf→xibvjuf (三)声母 1.不送气化:第二音节的声母为送气辅音时,其发音变为对应的不送气辅音。即: k-→g- q-→j- t-→d- c-→z- 例外:pa→w-,pi→b-,pu→b-,po-→w-。 2.辅音变音: (1)第二音节为པོ,而第一音节的后加字为ག ( གས )、 ང (ངས)时,其发音变为gof。 例如,ཡག་པོyaw+bof→yagvgof,མང་པོmangv+bof→mangvgof (2)第二音节为བ(词尾),其发音变为waf(wa)。 例如,ཀ་བgafwaf(口语gaaf),དྲ་བchavwaf(口语chaav) 注:读轻声的音节在连读时,对前面的音节发音无影响。音节读轻声的情形如下—— 1.部分虚词,如: (1)助词ཀི,示例:ཁོང་གི་མིངkongfgi mingv(他的名字) 助词ལ,示例:ཁོང་ལ་ཤོད།kongfla xoeh!(对他说!) (2)连词དང,示例:ཨ་མ་དང་བུ་མོafmaftang/da puvmôf(妈妈和女儿) 2.部分词尾,如: (1)形容词比较级词尾 པ,示例:ཡག་པyagwba/yavga(较好的) བ,示例:མང་བmangvwa/mangvnga(较多的) (2) 动 名 词 词 尾 པ,示例:ཟ་པsavwa(吃) བ,示例:ཉན་བnyaenvba(听) 3.句尾音节(陈述语气肯定式的情形),示例:ཁོང་ཐད་སོང།kongf taeh so(他走了。) |
|
5#
发布于:2011-04-29 09:58
回 4楼(陈俊林) 的帖子
我放假了。emgek bayrimingizge mubarek bolsun!(祝你劳动节快乐)在声同论坛上输入藏文字体往往很小,需要不停地调字号,你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总之,被藏文超级复杂的拼读规则搞得头昏脑胀。你也偷闲到声同看看,呵呵。 |
|
6#
发布于:2011-04-29 12:50
对于高调清送气音,上加字和前加字没有影响,它们只影响低调送气音~
另外,c就对应z,ch则对应zh,不用想这么多~ |
|
7#
发布于:2011-04-29 13:35
|
|
8#
发布于:2011-04-29 13:53
1,拉萨话中只有兹和茨对应,丝没有对应的浊音(安多话有~)
2,对头~ 3,x就发汉语中的西,俩音等同 4,这个你只要在浏览器中单独调藏文字体大小即可,具体别的办法我也想不到 |
|
10#
发布于:2011-05-03 17:52
回 9楼(604692228) 的帖子
??将周季文老师的《拉萨话拼音教材》整理了一下,希望和大家交流一下。您是说我的整理有很多不可理解的错误吗? 我有两个问题想向你(还有其他声友)请教一下: (1)藏语(汉语)中的sh和r是对应清浊辅音吗(根据周季文老师的教材,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2)藏语中有部分字母不能附加上加字(前加字)(就是表格中打叉的字母),不知道谁能解释? |
|
13#
发布于:2011-08-13 18:41
有错误,已更正,见已经更正,见http://bbs.somdom.com/read-htm-tid-20754.html
|
|
15#
发布于:2011-11-19 16:39
lZ好心细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