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249回复:0

[语言文化]西元330年以後的歷史與政府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4-06 20:42
現代的希臘政府成立於西元1830年,已過去數世紀以來,深受兩大帝國統治的歷史經驗影響,這兩大帝國就是將希臘納入版圖的拜占庭帝國與鄂圖曼帝國。
bullet

拜占庭帝國

西元285年,在戴克里先(Diocletian)的統治下,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330年,君士坦丁以古希臘城拜占庭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並重新命名為君士坦丁堡,意即君士坦丁的城市。此後,當羅馬帝國西半部正因蠻族入侵而陷入混亂狀態時,君士坦丁堡持續了上千年的發展,並成為拜占庭帝國的中心。
bullet

拜占庭文化

雖然拜占庭代表了希臘與拉丁文化的結合,但就整個國家而言,普遍通行的仍是希臘的語言、文學和教育。拜占庭帝國不僅發展出高度文化與極度繁榮的商業,更將疆域擴張至歐洲和亞洲。同時,拜占庭也是將基督教傳入巴爾幹半島各國和東歐的中心,十世紀時,基輔俄羅斯皈依基督教也是受拜占庭影響。

雖然官方語言為希臘文,整個帝國卻是由許多不同民族所組成,現今的民族自覺概念在當時並不存在。不過,拜占庭帝國的確保存並傳遞了希臘文化傳統。正因如此,十九世紀的現代希臘不僅自認是古希臘的正統傳人,也是拜占庭傳統的繼承者。
bullet

外族入侵

拜占庭時期,希臘文化的中心是君士坦丁堡,而非希臘本土。希臘本土上,商業和農業逐漸衰退,雅典也失去學術中心的地位。在整個拜占庭時期中,希臘本土及各島嶼一直是外族入侵的對象。因此,不僅徹底改變了原來的民族組合,更對整個地區的繁榮及發展帶來破壞性的影響。

西元四、五世紀時,希臘曾遭西哥德人、汪達爾人、東哥德人以及匈奴的入侵。六至十世紀間,有斯拉夫人、保加利亞人、阿瓦爾人、庫曼人與佩切涅格人的侵擾。十一世紀時,又有與現代羅馬尼亞人同族的弗拉其人移居至塞沙利。十一、十二世紀,諾曼人、威尼斯人與十字軍是主要威脅。十四、十五世紀,阿爾巴尼亞人大規模遷入希臘。

上述各民族中,以斯拉夫人(Slav)的影響最為深遠,也最具爭議性。自六世紀起,斯拉夫民族就開始移居馬其頓、伊庇魯斯與塞沙利,西元623年,更遠達克里特島。斯拉夫民族逐漸遷居至這塊地區,並開始採行希臘文。

直到十一世紀為止,希臘本土的主要威脅來自北方與東方,也就是上述各民族或保加利亞帝國;爾後,主要威脅轉移至西邊,先是義大利南方的諾曼人,繼而是來自地中海的新興商業帝國威尼斯。

不過,對希臘的發展最具影響的卻是由西方而來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受到威尼斯人的影響,1204年十字軍將注意力由伊斯蘭教「異教徒」轉移至基督教大城君士坦丁堡,並大肆劫掠這塊地區。拜占庭帝國在威尼斯與西方封建領主的瓜分下,自此也分裂成數個部分,希臘本土和各島嶼在失去帝國統治下也無法統一了。

此時成立的王國中,有不少王國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特別是亞該亞公國(1205-1432)與愛琴海公國(1207-1566)。威尼斯和熱那亞也獲得相當重要的地理區,例如威尼斯在1204至1669年間據有克里特;1209-1407年間占領了尤比亞。

當時西方人,亦即法蘭克人的統治並不受歡迎。由於西方封建制度的引進,很快就導致統治者信奉的天主教,與人民信奉的東正教教會間的衝突,所以許多人反而視後來的鄂圖曼土耳其人為自法蘭克專制政權中拯救人民的解放者。

1261年起,拜占庭帝國逐漸收回某些權力,但已無法重建以往控制希臘世界的勢力。何況兩個新興強權正對其生存構成威脅,一是沙皇杜鄉(Czar Dusan)領導的塞爾維亞帝國,另外為鄂圖曼土耳其人。塞爾維亞的威脅在1355年杜鄉死後逐漸解除;但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並使它成為龐大伊斯蘭教帝國的中心。
bullet

鄂圖曼帝國

在希臘歷史上,鄂圖曼人統治期間一般認為始於1453年;然而1453年前,鄂圖曼勢力早已控制希臘本土的大部分區域。1365年,鄂圖曼人開始征服巴爾幹半島,是年,亞得里亞堡失守。1380年馬其頓失陷,1393年塞沙利亦淪陷;此後,希臘其他地區迅速落人新入侵者的手中。

雖然威尼斯仍掌握一些島嶼、港口和戰略據點,但鄂圖曼已成為近東的強權了。1470年,希臘本土被劃分成六個行政區。爾後的四百年中,君士坦丁堡受鄂圖曼統治,它仍是希臘文化與影響力的中心。希臘本土在土耳其統治下,正如拜占庭統治一樣,它仍舊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區。
bullet

鄂圖曼的制度

與其他被征服的巴爾幹基督徒一樣,希臘人也被納入鄂圖曼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在鄂圖曼人眼裏,政治階層的劃分基礎是宗教而非國籍。被征服的人民均可自願皈依伊斯蘭教信仰,但希臘人中只有克里特人改變其宗教信仰。

一旦成為伊斯蘭教徒,就是統治階層的一分子,在帝國內能夠享有特殊地位。堅持基督教信仰看則被劃入低等階層,並依米勒特(millet)制度管理。這種制度下,人民依其所屬教會來劃分。因此,帝國內的希臘人隸屬於其中最大的希臘正教教區,受鄂圖曼政府的官員--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管轄。

鄂圖曼統治初期,教會組織依巴爾幹民族來區分:塞爾維亞人屬於派赤大主教轄區,保加利亞人接受奧克里德(Ohrid)大主教的管轄,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相當顧及希臘人民的利益。

起初,鄂圖曼統治並未形成被征服人民無法忍受的負擔。在地方上,希臘農夫與村人享有相當大的自治權,社區事務則由地方著名人士管理。某些希臘島嶼和本土地區在鄂圖曼制度內更享有特權,鄂圖曼帝國對不同宗教信仰的包容較西歐進步。

對農人而言,稅制和有關土地的規定較拜占庭統治時有利,地位也比西方封建制度下的農奴高。但是,信仰基督教的人民通常需支付土地什一稅、人頭稅和其他稅捐,因此不願臣服於伊斯蘭教徒的統治;此時,基督教對天主教和西方勢力的敵視,高於對伊斯蘭教的怨恨,由下面這個諺語即可說明:「土耳其人的劍比法蘭克人的麵包好」。

改信伊斯蘭教的基督徒,因「孩童稅」課徵制度的施行,而在帝國政府中居領導地位:每隔一段時間,許多巴爾幹臣民的孩童被送往君士坦丁堡,並皈依伊斯蘭教。孩童中,最佳者被送入宮廷學校,接受帝國管理者的訓練,其他人則成為鄂圖曼帝國軍事優勢的基石--禁衛軍(Janissaries)的一分子,兒童稅課徵制度於1637年才被廢止。
bullet

鄂圖曼帝國衰亡時期的社會結構

蘇萊曼一世統治期間(1520-1566)是帝國的全盛時期,他死後帝國即迅速衰敗。貪污腐敗與管理不良成為中央和省級政府的通病。鄂圖曼軍隊不再所向無敵,政府也無法再享有來自各地的戰利品。農民的土地擁有權遭到更嚴苛的限制。此外,大幅增加稅捐,而稅捐徵收過程更是職權濫用與暴力充斥。

帝國衰敗期間,一些希臘人在帝國境內仍然能夠獲得利益;這種現象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Arnold Toynbee)稱為「高級合作關係」。由於語言能力與管理技巧精通,希臘人很早就在鄂圖曼政府中擔任某些職位;其中重要的職位包括主譯員(相當於外文祕書)、艦隊譯員,以及多瑙河流域,摩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兩省的首長。

由於使用希臘文並提供希臘文教育,在希臘正教教層級節制的階級制度中,希臘人亦占據較高層的職位。十八世紀時,這種影響使希臘人得以清除派赤境內的塞爾維亞人,和奧克里德境內保加利亞人的教會組織,而以希臘人的教會組織取代與控制。與鄂圖曼政府一樣,希臘正教教會也同樣腐敗,教會聖職甚至是大主教之職,均可買賣交易。

參與鄂圖曼統治管理制度的希臘人,通常居住在君士坦丁堡的法納爾區,被稱為法納爾人。此外,掌管帝國商業的希臘商人也在政府中扮演重要角色。法國大革命戰爭期間,英法兩國結束彼此的商業活動,希臘商人因獲得在船上懸掛蘇俄旗幟的權力,致使他們的地位在十八世紀後期更加提升。

當法納爾人與鄂圖曼政府、希臘正教教會關係密切時,商人得以乘機旅行與繁榮商務,這種情況無形中使商人與希臘本土農民在生活和思想上大相逕庭,然而他們仍然聯合一起,推翻鄂圖曼政府。
bullet

希臘革命

雖然一些希臘人在鄂圖曼體系下居於強勢地位,但整個希臘世界在十八世紀末已準備反叛,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國際關係的變化。自十七世紀末開始,俄羅斯和哈布斯堡帝國曾多次聯軍打敗鄂圖曼帝國。此時,俄羅斯對鄂圖曼統治下的希臘正教基督徒的企圖心已相當明顯,這一點對爾後希臘的發展更是關鍵。所以,俄羅斯成為希臘正教基督徒求助的對象。西元1770年,凱薩琳大帝曾象徵性的派遣武力到伯羅奔尼撒激勵希臘人反叛。
bullet

民族自覺

十八世紀末,希臘的民族意識歷經了一段重新覺醒的時期。由於與西方接觸密切,為數眾多且財力雄厚的商人階級,深受法國革命衍生的自由與民族主義等思潮影響。詩人、學者、作家和革命領導人到處傳播此類思想,並將其運用於希臘人民與愛鄂圖曼統治的現況上。傳播這類思想最著名的人,包括菲拉伊歐斯(Rhigas Pheraios)與科拉伊斯(Adamantios Korais)。他們不僅喚起希臘人民對光榮的過去,尤其是偉大古希臘時代的回憶,而且將此時在鄂圖曼人統治的地位與昔日地位互相對照。
bullet

武裝革命

由於戰亂頻仍,加上中央政府分裂,希臘本土的情勢更加惡化。為平息1770年的動亂,鄂圖曼派遣阿爾巴尼亞軍隊到伯羅奔尼撒,但這批人卻對當地從事長達九年的破壞。此外,一些省級首長也逐漸反抗中央政府的威權,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約阿尼納的帕夏(Ali Pasha of Janina)。

因鄂圖曼帝國無能,再加上希臘民族意識高漲,終於使希臘革命時機逐漸成熟。希臘本土上的人民大多已武裝,並組成正規或非正規部隊。只要革命開始,希臘商人的商船馬上會與島民結合。

1814年成立於敖得薩的祕密社團菲力克希太利亞(Philike Hetairia),一連串的行動催快了希臘革命的產生,革命首先爆發於受希臘影響頗深的多瑙河流域諸公國。1821年3月,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一名武官伊普西蘭蒂親王(Alexandros Ypsilanti),首先越過普魯特河,進入摩達維亞。然而,他所率領的希臘軍隊很快被鄂圖曼軍隊及羅馬尼亞的反對運動勢力擊敗。3月25日,另一項行動也同時在伯羅奔尼撒展開,這次行動開啟了希臘境內持續十年的革命與內戰。

起初的革命是成功的,革命軍控制了伯羅奔尼撒及科林斯灣北部地區。但這些地區是革命軍活動範圍的極限,伯羅奔尼撒自此成為革命中心。希臘船隊也控制了一些島嶼,不幸的是整個革命期間,希臘內部不斷出現領導權的紛爭。因此,革命戰爭的同時,也正進行著內戰。

1822年1月,在埃皮達魯斯召開的國民代表大會中起草了一部憲法,並且選出法納爾人馬夫羅科扎托斯(Alexandros Mavrocordatos)為首任總統。然而,這個政府未能有效運作,也無法整合其他黨派,繼起的政權同樣無法提供一個團結領導中心。

由於內部政治不穩定,希臘軍隊無法保有早先的優勢。1825年,鄂圖曼帝國因未能控制軍隊內亂而求助於埃及的帕夏阿里(Met Ali),並以克里特和伯羅奔尼撒為報酬。埃及軍隊很快占領了克里特,並開往伯羅奔尼撒,希臘革命此時似已失敗。
bullet

他國的介入

1826年,情況顯示若無外國援助,希臘革命將無法成功。自1821年革命爆發後,外援的可能性相當渺茫。希臘人首先求助於俄羅斯,但亞歷山大一世拒絕幫助一個反抗合法政府的叛亂團體。往後數年,希臘轉而向西方各國求援,尤其是英國。由於親希臘運動的興起,使他們得到了極大的支援。況且,一旦情勢顯示希臘革命不會立即平息,其奮鬥馬上引來整個歐洲普遍的可情與關切。

歐洲的知識分子視現代希臘與其古典研究根源的古希臘為一體,因而督促政府援助希臘革命。1824年,詩人拜倫死於邁索隆吉翁,而其他歐洲人民又參與這項革命,於是希臘革命更加引起全歐輿論的注意。

埃及的介入與人民的普遍同情,終於迫使歐洲各國政府展開行動。1826年,俄羅斯與英國簽署聖彼得堡協議;1827年,法國也簽訂了倫敦盟約加入兩國的行列。這些協定的目的都在於調停衝突,並確保希臘獨立。1827年10月,一支巡邏地中海的法、英、俄聯合艦隊之分遣隊,在那瓦里諾戰役中擊敗土耳其和埃及的聯合艦隊。

由於這次的勝利,往後數月裏,俄羅斯與鄂圖曼帝國的關係更加惡化,戰爭終於在1828年4月爆發。在艱苦作戰後,俄軍成功地抵達君士坦丁堡近郊。1829年9月,俄羅斯和鄂圖曼帝國在亞得里亞堡達成協議,允許希臘建立一個獨立的從屬國。

俄土戰爭期間,英、法政府也與阿里達成協議,要求埃及軍隊撤出伯羅奔尼撒。1827年,以亞歷山大的前任外交部長卡波迪斯崔阿斯(Ioannis Capodistrias)為首的政府成立,他企圖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政權,並以此作為成立現代政府的基礎。他的獨裁作風,以及對地位和權力的貪戀,導致希臘政壇嚴重的分裂。1831年,他遇刺身亡,整個國家陷入混亂。不過此時,各強權國家已開始著手建立希臘第一個獨立政府。

1827年10月,法、英、俄聯合艦隊在那瓦里諾戰役中擊敗土、埃的聯合艦隊。簽署倫敦盟約的三個強權國家同意建立一個獨立的希臘;1830年,三國決定應建立一個完全脫離鄂圖曼控制的獨立國家,但疆域比較狹小;1832年的最終協定則略微擴張邊界:從塞沙利的弗羅斯灣到伊庇魯斯的亞爾塔灣之間地區。雅典也屬於希臘的一部分,但新國家的人口將只有80萬人,三倍於此人口數的希臘人仍受鄂圖曼統治。
bullet

獨立的君主政體

由於受到法、英、俄三強特別的保護,希臘的內政也經常受三強的干預。三強不但界定了獨立希臘的疆域,更為希臘挑選國王及決定政府形式。王位原先有意許予薩克森-科堡的利奧波德親王,但遭到拒絕。最後,王位由巴伐利亞的路易一世以其十七歲次子,也就是鄂圖一世的名義接受。

由於希臘內部混亂,三強同意鄂圖得行使君主專制政體,並且解散原來的希臘軍隊,取而代之的是約3500名歐洲軍人(多數是德國人)所組成的新政府軍。因鄂圖還年輕,所以有三個巴伐利亞人為攝政:阿曼斯佩格伯爵(Von Armansperg)、海德格爾將軍(Karl Heidegger)與毛瑞爾(Georg von Maurer)。

雖然法納爾人,如科勒提斯(Ioannis Kolettis)和馬夫羅科扎托斯等人,仍在行政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希臘第一個獨立政府卻是在巴伐利亞人的控制之下。能幹的攝政們開始著手建立廣為歐洲各國接受的中央集權政府,法律歷史學家毛瑞爾負責起草法律條文。此外,他們也制定全國的教育制度;1837年,成立雅典大學。希臘教會也與仍處於鄂圖曼統治下的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分離。1830年,昔日只是一個村莊的雅典被改建成首都。

鄂圖國王與顧問群的努力無可置疑的已促使國家進步,但新政府仍面臨強烈的不滿。希臘人憎惡巴伐利亞人,因為他們畢竟是外國人,而且他們所提的措施有許多不僅不適宜,對1820年代的貧窮希臘而言,也耗費太大,攝政間也產生齟齬。

再者,出現了三個分別由三強權國家所支持並以它們為名的政黨:法國黨、英國黨和俄羅斯黨。由於三個保護國間互相衝突,更加深了希臘內部的不穩定。1835年鄂圖成年,讓更多的希臘人加入行政體系,僅僅保留一個巴伐利亞部長。

外交政策的錯誤、急速衰退的財政狀況與各黨派問的政爭,導致1843年英國黨和俄羅斯黨所帶頭的一次軍事突擊爆發,鄂圖被迫同意召開立憲大會。1844年訂定的憲法規定應設立一個擁有兩院約立法機構,其中上議院由27位指派的成員組成,下議院由成年男子普選產生。

雖然此時希臘在理論上已可稱為君主立憲國家,但政府機關的實際運作卻無甚改變。由於得到對菲利浦(Louis Phihppe)統治法國的政治手段非常清楚的法國黨黨員科勒提斯(Kolletis)襄助,鄂圖輕易地操縱了選舉,國王指派的候選人總是贏家。這種統治方式所以奏效,是因法國黨本來就是較受歡迎的政黨,而國王也採納了希臘人民所支持的國土擴張政策。

此時,希臘建立了國家政策綱領,亦即「偉大計畫」。這項計畫的擁護者主張,讓所有仍在外國政府統治下的希臘人均能回歸到希臘;然而其他人卻追求一個更具野心的夢想,那就是拜占庭帝國的再現。這種擴張主義的主要反對者是英國,它希望能保持鄂圖曼帝國領土的完整。1854-1857年間,英法聯合軍隊占領比雷埃夫斯,以防止希臘政府利用克里米亞戰爭的機會獲取更多的領土。
bullet

鄂圖的退位

克里米亞戰爭期間(1854-1856),可說是鄂圖聲望的顛峰。但戰爭結束後,對他的不滿又再度產生。由於鄂圖無子女,因此其兄弟為繼承人,然而他的兄弟均為羅馬天主教徒,而憲法卻規定繼承人必須為希臘正教教徒,所以排除了他兄弟的繼承資格。

另一方面,鄂圖也一直與三個保護希臘的強權國採敵對立場。因此,當1862年10月另一次政變發生時,他並未抵抗,反而返回巴伐利亞。由於希臘王位的懸空,三強又再度集會,為希臘選擇下一位君主。
bullet

喬治一世:1863-1913

希臘的王位再度落在年輕親王的身上,王位當選人是丹麥統治者的次子,即十八歲的威廉親王成為了希臘喬治一世國王。理論上,這項頭銜主要表示他控制了國內與國外所有的希臘人。由於英國支持新王,因此將1815年以來即據為保護地的愛奧尼亞群島歸還希臘。1863年,希臘再度起草新憲法,這部民主憲法規定:立法機構僅有一院,議員代表採行人口比例制,由成年男子直接祕密投票選舉產生。在這種情況下,國王的權力更受限制。
bullet

政黨紛爭

雖然產生另一任君主與制定新憲法,希臘的政治情勢仍無法穩定。克里米亞戰爭後,外國支持的政黨均遭解散,此後代之而起的是以個別領導人為中心的多黨制度,選舉過程經常是腐敗且伴隨暴力。

1872年後,兩個強而有力的領導人出現,促使希臘產生了兩黨制。此二人是德利吉安尼斯(Theodoros Deliyiannes)和特里庫普斯(Chahlaos Tricoupes)。從1870到1890年代,希臘政壇一直是由這兩個採行不同外交政策的人左右。特里庫普斯認為,希臘政府應專注於內部發展與社會立法等方面。當政期間,他致力於開闢道路和鐵路及從事財政改革。相反的,德利吉安尼斯堅信,應致力於實施大規模的計畫,並採行積極的外交政策。
bullet

擴張主義下的努力

雖然希臘缺乏採行冒險外交政策所需的經濟基礎,喬治一世統治期間卻由向外擴張的外交政策所主導。對於鄂圖曼控制下的領土,希臘政府感興趣的地區是塞沙利、伊庇魯斯、馬其頓和克里特。十九世紀,克里特反抗行動不斷:1841、1858、1866-1868、1878及1896-1897年都有抗爭的紀錄。1866年革命,島上的行政管理者引進了一些改革措施,1878年的卡勒帕公約提供了一個希臘政府與召開會議的規定。

雖然克里特島是一個重要關鍵,希臘在國際關係上的真正問題卻是馬其頓。在克里特,希臘民族占了壓倒性優勢;然而,希臘人對馬其頓的主權卻遭到塞爾維亞人和保加利亞人的挑戰。

1870年,在俄羅斯人的壓力下,鄂圖曼政府成立了一個獨立的保加利亞教會組織,並同意若馬其頓地區有三分之二的人民投票決定加入此新教區,馬其頓地區即可脫離君士坦丁大主教的管轄,改納入新教會的管理。1877-1878年俄土戰爭結束後,簽訂聖斯脫法諾條約,俄國爭取到將全部的馬其頓併入大保加利亞國。

然而在柏林會議上,俄國被迫同意將保加利亞分成三部分,並且將馬其頓回歸鄂圖曼直接統治。至此,這個地區成為相鄰三個激烈衝突的中心點。每個國家均組織了文化性社團,並由支持者組成武裝部隊。直到現在,馬其頓問題仍是當地三國間紛爭的主因。

柏林會議中,希臘獲利最大。1881年,塞沙利和伊庇魯斯的一部分地區也併入希臘。然而1878年,英國卻從鄂圖曼帝國取得希臘人占多數的賽普勒斯島(英國占有該島在二次大戰後曾引發重大危機)。

1896年,克里特又發生了另一次暴動。希臘政府派遣軍隊和船隻支援叛軍。為防止克里特加入希臘,列強再度介入,並建立封鎖線。邊界上的零星衝突,在1897年擴大成為希臘與鄂圖曼帝國間的全面戰爭。兩軍衝突中,土耳其軍隊證明優於希臘軍。

但列強不願鄂圖曼帝國乘勝追擊,和談結果希臘只失掉邊界上的一些零星土地,以及被要求支付一筆賠償金。列強同時也為克里特安排了解決方法,克里特島被賦予行政自治權,喬治一世次子喬治親王被派為島上的高級行政長官,但他因與克里特官員爭吵,1906年被迫下台。

1908年鄂圖曼帝國境內所發生的青年土耳其黨革命,再度引起了克里特與馬其頓的地位之爭,克里特再次尋求併入希臘。然而,希臘政府在列強的巨大壓力下,不顧人民的極度不滿,放棄該島。然而軍隊中卻興起了一個軍人同盟團體,並決定改組政府。1909年政變成功後,這個同盟徵詢克里特政治領袖韋尼澤洛斯(Eleuthehos Venizelos)的意見。己身為總理的韋尼澤洛斯首先要求軍人同盟自動解散,再進行憲法的修改。1911年6月,修憲完成。韋尼澤洛斯按著開始與巴爾幹鄰國協商,不料卻引發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bullet

經濟問題

1913年3月,喬治一世在薩羅尼加遇刺,由其子君士坦丁一世繼位。雖然喬治一世統治期間,在外交上獲致不少成果,但內部經濟發展卻未解決。政府自1830年起不斷對外舉債,十九世紀末,由於希臘的財政狀況已不容再繼續惡化下去,因此列強迫使希臘接受一個國際性財政監督委員會的管理。
bullet

衝突的年代:1912-1923

1912-23年間,希臘歷經一段戰爭頻仍的時期。首先,1912年希臘與巴爾幹半島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與蒙特尼哥羅達成一連串的協議,決定聯合組成巴爾幹同盟。這些聯盟國家企圖將鄂圖曼帝國的勢力逐出歐洲,並將鄂圖曼在歐洲的領土,包括最著名的馬其頓據為己有。受到l911年義大利戰勝鄂圖曼帝國的鼓勵,這些巴爾幹政府對打敗土耳其軍隊頗具信心。
bullet

巴爾幹戰爭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始於1912年10月,巴爾幹同盟將土耳其軍隊逐退至伊諾斯-米提(Enos-Media)戰線。曾經在歐洲擁有廣大帝國的鄂圖曼政府,目前只據有君士坦丁堡以及其海岸後方地區。

戰爭勝利後,巴爾幹同盟各國因馬其頓的分配問題不合。這問題更由於列強堅持阿爾巴尼亞應獨立,且領土應包括希臘與塞爾維亞已聲明所有權的土地而更形複雜,因而在1913年引發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這次戰爭中,希臘、塞爾維亞及蒙特尼哥羅聯合,並與羅馬尼亞和鄂圖曼帝國連線,以共同對抗保加利亞。保加利亞因戰敗而無權分得馬其頓部分的土地,只取得色雷斯的一小部分與杰賈加赫港(即亞歷山多坡力)。希臘與塞爾維亞瓜分馬其頓的主要部分,希臘並取得薩羅尼加港。最後,克里特及其他島嶼亦劃歸希臘。對以後希臘外交政策有重大影響的阿爾巴尼亞的獨立,以及它將希臘所聲稱擁有的伊庇魯斯北部領土劃入疆域中。
bullet

第一次世界大戰

巴爾幹戰爭剛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隨之展開。這次戰爭導致希臘內部嚴重分裂,國王與首相對戰時政策的意見嚴重衝突。君士坦丁一世懾於德國的軍力,希望保持中立;而韋尼澤洛斯主張應與協約國,亦即仍為希臘保護勢力的英、法、俄合作,他明瞭英國在地中海東部擁有強大的海軍軍力。

1916年,韋尼澤洛所在英、法兩國的支持下,在薩羅尼加成立另一個政府;此時,聯盟國家也在希臘周圍建立封鎖線,1916年12月,軍隊登陸比雷埃夫斯。列強的介入迫使君士坦丁一世離開希臘,由其次子亞歷山大繼承王位。

此時,政府已由韋尼澤洛所領導,希臘也在1917年6月對同盟國宣戰。希臘軍隊實際上另在戰爭最後階段對抗保加利亞時,才參與作戰。1919年11月,與戰敗的保加利亞所簽訂的納伊條約中,希臘獲得保加利亞在1913年取得的色雷斯部分領土,雙方協議中還包括了有關人口交換的決定。

與土耳其人的協商更加困難,1920年與鄂圖曼政府簽訂的塞夫爾條約中,希臘大有斬獲,獲得色雷斯部分領土、一些島嶼,以及占領並治理位於安那托力亞的士麥拿城與鄰近區域五年的權利。五年後,再舉行一次全民投票決定這個地區的最終歸屬。然而,這項協議不被凱末爾(Mustafa Kemal)所領導的土耳其民族主義部隊接受。

同時,希臘境內由於長年戰爭與對韋尼澤洛斯施政措施的不滿,也導致韋尼澤洛斯在1920年11月的選舉中落敗。按著12月舉行的全民投票也決定君士坦丁一世的復位。然而國王與閣員卻繼續進行一連串的冒險行動。

希臘軍隊以士麥拿為基地,向安那托力亞推進,與土耳其對抗。雖然希臘軍隊曾到達距安卡拉僅32公里處,1921年8月與9月仍被凱末爾擊敗。土耳其的勝利行動為希臘帶來一場劫難,1922年9月,土耳其軍隊占領並燒燬士麥拿城的希臘區。這場民族災難引起普拉斯提拉斯上校(Nikolaos Plastiras)與戈那塔斯上校(Stylianos Gonatas)為首的軍事反叛。君士坦丁一世為其子的利益而退位,後者在1922年9月繼位為喬治二世。

1923年7月,希臘與土耳其簽署洛桑條約。條約中除了解決兩國間有關領土爭議外,更重要的是強迫性的人口交換。條約中也對少數民族有所規定,本身僅有450萬人口的希臘,被迫接受來自國外的130萬的希臘人,其中大部分是貧困的難民。大多數的難民被安置在新近取得的色雷斯和馬其頓地區,此舉為該地增添更濃厚的希臘色彩。但對希臘政府而言,接納數目如此龐大的新國民實在是一大經濟負擔。

1913-1923年間,希臘領土大幅擴張,然而在人口交換行動下,希臘在安那托力亞、保加利亞以及蘇聯的繁榮僑居地也因而瓦解。獨立後的希臘已到達擴張的頂點,今後數年,只剩下枝節的領土問題有待解決。
bullet

一次與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23--1939

1923年後,主要的政治議題已轉移至君主制度的存廢。基本上這個問題是因軍隊內部變換頻頻的意見,以及分別君主制與共和制的軍官相互衝突對抗而引起的。喬治二世在位期間只到1923年12月,次月,支持君主立憲政體的韋尼澤洛斯離開希臘。1924年4月的全民選舉中,共和主義者獲勝,並在5月1日正式宣布希臘為共和國。1925年6月,潘加洛斯將軍(Theodoros Pangalos)掌權,他在1926年1月宣布自己為希臘的獨裁領導人,8月,因政變而下台。
bullet

國內問題

希臘的政治情勢直到1928年7月,韋尼澤洛斯再度擔任總理時,才穩定下來。他在職的四年半期間,外交政策相當成功,卻面臨了困難的國內問題。兩次大戰期間,希臘的經濟相當衰弱,一半以上的基本食品必須仰賴國外進口,而難民費用更是一項龐大開支。

另一方面,希臘的大宗出口品橄欖油、酒、菸草又屬於奢侈品,以至於在世界經濟蕭條時期銷售量劇減。1933年,韋尼澤洛斯最後一次執政。接下來的選舉中,他敗給了查達里斯(Panayiotes Tsaldaris)。查達里斯在兩年半的執政期間內致力於解決內政問題,1935年,支持君主制的勢力抬頭,喬治二世在一項受操縱的全民投票後,再度回到希臘。

國王發現因希臘境內散布著許多團體,故希臘的政治情勢難以控制。1936年的選舉中,產生了143位採行君主主義的議員對抗142位自由主義者、共和主義者與農民黨員的情況。擁有15個席次的共黨反而能左右政局。這種情形導致另一位軍事強人邁塔克薩斯將軍(loannisMetaxas)的產生,1936年4月被任命為總理後,他隨即在同年8月宣布自己為獨裁領導者。

邁塔克薩斯政府,即八月四日政權,與歐洲當時的其他獨裁政權相類似。他解散國會,引進一套嚴格的檢查制度,嚴密控制人民的思想。他制定了幾項社會改革措施,並開始施行一個公共土木事業計畫。
bullet

外交事務

一次大戰後,希臘只與義大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與土耳其間有一些小摩擦;這些摩擦通常是因和平殖民政策而起。韋尼澤洛斯統治期間,他特別致力於改善希臘與鄰國問的關係。這項努力在1934年2月與羅馬尼亞、土耳其及南斯拉夫簽署防禦性質的巴爾幹協定時,達到頂點。

往後數年中,希臘與德國的關係,由於外銷市場的需求,尤其是菸草,而日益密切。不過,它也同時維持與英、法問的關係。1939年4月,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後,希臘獲得英國對其領土完整的保證。
bullet

二次世界大戰與革命期:1939-1949

二次大戰在1939年9月爆發時,希臘最初是保持中立。1940年10月義大利自阿爾巴尼亞發動攻擊後,希臘也就捲入戰爭中。希臘軍隊很快將義軍逐回阿爾巴尼亞,從此這個戰線的戰事就陷入膠著狀態。

由於德國認為在進軍蘇聯前應先鞏固其南面,因此在1941年4月前來支援盟國,並對希臘與南斯拉夫發動攻擊。雖然英國曾派遣一支部隊支援,但德軍仍然迅速占領希臘本土,5月時並渡海至克里特。從此時起到1944年10月,希臘一直在德國、義大利與保加利亞的占領之下。
bullet

占領期間

二次大戰後期,希臘實際上有三個政府中心。德國占領軍在雅典成立一個傀儡政府,國王、一些希臘政治人物和軍隊領袖則遭到放逐。在希臘本土,特別是山區和偏遠地帶,反抗勢力則成立了政治組織。

希臘境內的反抗勢力分裂成好幾股,並且彼此競爭。最主要的兩股勢力是共黨領導的民族解放陣線(EAM),以及齊伐斯上校(Napoleon Zervas)所領導的希臘民主國民軍(EDES)。雖然在政治意識型態上,希臘民主國民軍比民族解放陣線較偏右派,但是其成員大多數是共和主義者,反對君主制。

大戰期間,這兩股勢力有時聯合對抗占領軍,可是大多時候卻彼此交戰。不過,這兩個反抗組織均反對國王在戰後回到希臘,也因而反對流亡政府。1944年4月,希臘駐埃及的軍隊中發生叛變,這顯示其中有不滿存在。

1944年5月,流亡政府、政治黨派與反抗團體的代表,在黎巴嫩舉行會議,組成了由帕潘德里歐(Georgios Papandreou)所領導的全國統一政府。會中並決議,在國王返回希臘前,應先舉行全民投票,而武裝反抗勢力與流亡政府也應統一。
bullet

解放之後

雖然統一問題已達成協議,但反抗團體間的分歧仍末解決。1944年10月,帕潘德里歐在英國部隊的伴隨下,回到了雅典。希臘政府隨後立即嘗試解散民族解放陣線的軍隊。1944年12月,雅典爆發內戰,並蔓延到鄉間。這場叛變一直到英軍趕到才得以平息。1945年2月簽訂瓦爾齊薩協議,其中規定民族解放陣線應解除武裝,同時也應舉行有關君主制存廢的全民投票。

1946年3月舉行選舉,但這次選舉是在民族解放陣線與某些自由主義者不具備投票資格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主張君主制度者贏得勝利。查達里斯(Konstantinos Tsaldaris)就任總理後,9月就舉行全民投票,其中65%贊成國王返國。當月,喬治二世回到雅典,他於1947年4周去世,由其兄弟保羅繼位。
bullet

內戰

選戰失利後,左派便積極為內戰做準備。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的共黨政府也都伸出援手。1947年12月,在共黨領袖瓦菲阿迪斯(MarkosVafiades)的領導下,山區成立一個臨時政府。

在此之前,英國政府對希臘事務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並且也願意提供軍事武力作為其施政的後盾。如今,英國無法繼續原先的承諾,而美國也在此時取代了英國的地位。1947年3月,美國宣布保護希臘與土耳其,免於淪入共黨控制的杜魯門主義,大量的軍事和財政援助源源不絕的送至希臘(截至1963年為止,這項計畫的支出已超過35億美元)。

雖然有了這些援助,希臘政府直到1949年才平息內戰。1948年7月,由於南斯拉夫陸軍元帥狄托(Marshal Tito)與蘇聯總理史達林決裂,南斯拉夫邊境自此對叛軍關閉。失去了最主要的外援,叛軍再也無法持續頑強的抵抗,自此共黨在希臘便成為非法團體。然而,1951年由左派各團體聯合組成的左派聯合民主黨GDA),卻在稍後的選舉中贏得勝利。
bullet

1949年後的希臘

1949年後,希臘的外交政策重點主要是處理因冷戰所引發的問題,以及賽普勒斯問題。1947年,希臘自義大利取得了多得喀尼群島,這是希臘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的收穫,希臘也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之一。

    bullet

    國際關係

1952年希臘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1953年允許美國在其領土上建立空軍及海軍基地。不過在與土耳其為賽普勒斯問題所引起的衝突中,希臘於1974年8月上4日宣布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62年,希臘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EEC)的非正式會員,1979年被選為正式會員,1981年生效。

    bullet

    賽普勒斯

1949年後,在希臘激起最強烈民族情感的事件,就是賽普勒斯問題。這個擁有五分之一土耳其人口,五分之四希臘人口的島嶼,距土耳其本土60公里,距希臘本土則有300公里遠。自1878年成為英國的領土以來,殖民政府就相當不受當地人歡迎。

賽普勒斯當地希臘人期望與希臘本土結合,這項合併運動由兩位極富經驗的政治人物,馬卡里奧斯三世大主教(Makalios lII)與格里瓦斯將軍(Georgios Grivas)主導。土耳其反對這項合併運動,同時希望擁有這個島嶼。

1959年2月,英國、土耳其及希臘協議賽普勒斯獨立,不過要在能夠保護居少數的土耳其人情況下為之。1960年8月16日,賽普勒斯共和國成立,首任總統為馬卡里奧斯大主教。然而獨立並未帶來和平,1964年希臘裔與土耳其裔賽普勒斯人發生嚴重衝突後,聯合國派遣一支和平部隊進駐該島。

1967年,賽普勒斯又發生另一次衝突,不過,最大的危機是在1974年7月。由希臘軍官領導,並得到雅典過渡軍事議會協助的賽普勒斯希臘民族保衛軍發起政變,罷黜馬卡里奧斯,馬卡里奧斯在1977年8月3日卒於尼古西亞。這次政變引起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而雅典的過渡軍事議會也在這項行動後對人民讓步。

    bullet

    國內事務

1949-1952年間,希臘的國內政治情勢一直不穩定。但1952牢出現一位政治強人,那就是陸軍元帥帕帕戈斯(Field Marshal Alexandros Papagos),他的權力來自於政治聯盟,亦即希臘大會。1952年10月,通過新的選舉法,並在隨後的選舉中,希臘大會贏得大多數支持。最後帕帕戈斯當權,直到1955年10月死亡為止。

繼任的總理卡拉曼利斯(KonstantinosKaramanlis),以及所屬的民族激進同盟(ERE)執政期間,政治尚稱穩定。卡拉曼利斯連續在三次選舉中獲勝,主政到1963年。1963年,他受到帕潘德里歐和前首相之子索佛克里斯.韋尼澤洛斯(Sophocles Venkelos)所領導的中央同盟黨的挑戰。在1963年11月及1964年2月所舉行的兩次選舉中,帕潘德里歐所屬的政黨贏得大多數的支持。1964年,保羅一世去世,23歲的兒子君士坦丁二世繼位。

1946年恢復君主制度後,國王與政府發生嚴重的爭執。這種衝突也是卡拉曼利斯下台的重要原因。此時,帕潘德里歐和年輕的國王,就君主在希臘政治上應占何種地位有著嚴重的意見分歧。

1965年7月,君士坦丁將帕潘德里歐免職,希臘也因政府無能而進入一段政治危機時期。這次危機因1967年4月21日,巴巴多普洛斯上校(Georgios Papadopoulos)率領一群陸軍軍官發動迅速且不流血的政變而結束。此外,這次政變也取消原訂於該年5月舉行的選舉,開始施行新聞檢查制度,一個軍事獨裁政權自此建立。

國王表面上似乎接受了新政權,然而他卻在1967年12月企圖發動反政變,但不幸失敗,因而流亡海外。巴巴多普洛斯成為總理,並指定一名攝政取代國王的地位。

巴巴多普洛斯政府維持了經濟的穩定,但1968-1972年間,卻一直未恢復公民自由。1973年初,學生示威遊行與軍隊中的不穩定狀況已使政府陷入困境。1973年6月1日,總理宣布廢除君主制度;8月19日就任總統的巴巴多普洛斯允諾在1974年恢復公民自由並重新選舉國會議員。1973年11月25日,憲兵的最高長官約安尼迪斯將軍(Dimitrios Ioannidis)認為總統8月的承諾過於讓步,又發動另一次政變。

1974年7月,卡拉曼利斯自流亡地巴黎被召回國,7月24日並宣誓成為總理。在12月8日的公民投票中,69.2%的希臘人投票反對君主制度,隨即在12月9日宣布成立共和政體。1975年6月,開始採行新憲法,國會也選出薩佐斯(Konstantinos Tsatsos)為總統。卡拉曼利斯贏得1977年11月的選舉繼任總理,1980年5月他被國會選為總統,外交部長拉里斯(Georgios RaHis)則當選總理。

希臘歷時35年的保守統治結束於1981年10月18日,此時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的領導人,也是前總理帕潘德里歐之子安德烈亞斯.帕潘德里歐(AndreasPapandreou)繼拉里斯擔任總理。1985年,卡拉曼利斯總統由於失去帕潘德里歐的支持而辭去總統之職。同年3月30日,最高法院法官莎茨塔基斯(Christos Sartzetakis)繼任總統。1985年6月的選舉中,帕潘德里歐再度獲得支持擔任總理。

最新喜欢:

iMjmJ.Com小爱卖家iMjmJ.... кынташѝбогатыркынташ...
其实在声同,除了找资料以外,还可以交交朋友。欢迎光临声同网
rar分段压缩方法请点这里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