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发布于:2014-06-19 12:13
|
|
21#
发布于:2014-06-19 12:10
我以为,Qasoqaanga关于Salish的几句话,无非是您要求“启蒙教育”才顺便写了几句…… 本来您提起来的话茬,咋突然又问Qasoqaanga“对我们的争论有何意义”?……
|
|
22#
发布于:2014-06-19 12:06
庐山童子:楼上的观点:1、“汉语的声调,直到秦皇汉武那年代可能刚有些萌芽。更遑论原始汉藏语。”美洲人与亚洲人的关联是一个问题,美洲语言和亚洲语言的关联是另一个问题。同一个人种,使用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或者使用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但非同一人种,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了。您想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呢?到底是语言有亲属关系还人种有亲属关系? 在历史语言学研究中,最具有决定性的是shared morphological innovation。这一点我值卡你也提到过。“纳瓦霍语的声调是否也是后天的转化结果呢?由于缺乏历史资料,我们不得而知。”这一陈述,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很抱歉,我不认为有太大的价值。就算“也是后天的转化结果”又如何?音系的特征,除了系统的规则的语音对应,缺少作为系属分类依据的价值。不同的语言,在语音简化的过程中,分别独立产生了声调,很困难吗? 既然使用历史比较法,就要遵循历史比较法的方法论,更要知道历史语言学的局限性。严谨的历史语言学家,对于诸如“阿尔泰语系”这样的语系都持保留态度,更别提“朝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以及long distant comparison这样的结论。 |
|
24#
发布于:2014-06-19 08:19
汉语的声调,直到秦皇汉武那年代可能刚有些萌芽。更遑论原始汉藏语。
一个结论大错,其他因此而得出结论,自己心里有数。 萨利希语,俺已经入门,但是进展缓慢,美洲土语的学习是很有趣味的,但困难是巨大的。萨利希语对很多人来说,看着文字,可能结巴发不出语音。 |
|
25#
发布于:2014-06-19 02:23
|
|
27#
发布于:2014-06-18 17:13
|
|
30#
发布于:2014-06-15 19:48
纳瓦霍语从教材到词典,俺都有。很多人下载后就不再讨论了。学习外语就是要交流。
在网路上可不要说啥没有。 |
|
31#
发布于:2014-06-15 12:32
纳瓦霍语我很想学,要是有教材 语法 词典等一系列资料就好了。不过,在中国这不可能。很多不出版,出了也就印500册左右,在网上联查isbn都没有任何信息,要不是亲眼见过,还真是不可能知道世界上真的存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大学印地语》就是。
|
|
32#
发布于:2014-06-15 11:22
不是之前发过么 您这篇文章……
|
|
33#
发布于:2014-06-15 11:18
watson1981:看你这么一说,幸好之前没有一时冲动买几本,现在买书真的是宁缺毋滥。满语、蒙语等没有印民族文字,实在只能算是 残疾书。乌尔都语波斯语这种 大概都需要一定的拉丁转写标注发音吧~ |
|
34#
发布于:2014-06-15 10:18
声调比较这一节基本就是胡扯。所以文章的结论缺陷极其严重。
请务必了解一下汉语省掉的起源。至少起源于何时。俺学习萨利希语。 |
|
36#
发布于:2014-06-12 08:05
|
|
|
37#
发布于:2014-06-12 07:57
|
|
|
38#
发布于:2014-06-12 02:25
|
|
39#
发布于:2014-06-11 16:50
watson1981:应该不会有吧。老美的公司应该还不会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重视到这地步。我买了达斡尔语、蒙古语、乌孜别克语、满语和锡伯语等。 1. 没有文字只有书里自创的转写,也没有发音指南。 2. 每一句都有汉语、英语、俄语、日语翻译,但是个别地方不是对照翻译,各写各的。 我在微博上放了乌孜别克语正文图,可以看看。http://weibo.com/1382377600/B2ASCoOiE?mod=weibotime 我的评价就一个字:烂。本来还打算收齐的,现在都没了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