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发布于:2013-08-25 13:27
|
|
21#
发布于:2013-08-25 01:27
hongwei0315:常识缺了可以补,关建是态度不在。译者的态度不端正,出版社编辑似乎也是应付差事。反复的大量的错误,很难想象负责人曾努力将工作做好、努力把失误控制在最低。回到原帖态度不端正在现在的毕业生看来都是小事。我们这儿刚来的两个还都不怎么样地呢,就开始说大话了。 |
|
22#
发布于:2013-08-24 17:43
hongwei0315:其实吧 各干各的 导致的只是术语不统一的结果 不过 从这份出版物的结果来看 似乎不完全只是“各干各的”的问题回到原帖是啊,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多各种问题,这书的翻译也自然不例外,翻译者大多很不负责任。 |
|
23#
发布于:2013-08-24 17:08
|
|
24#
发布于:2013-08-24 17:06
|
|
25#
发布于:2013-08-24 16:41
把一次翻译作为1个工程,引入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方法,可能会好些。如果只是各干各的,最后随便一凑,那肯定很不像样子。
|
|
26#
发布于:2013-08-24 16:30
hongwei0315:常识缺了可以补,关建是态度不在。译者的态度不端正,出版社编辑似乎也是应付差事。反复的大量的错误,很难想象负责人曾努力将工作做好、努力把失误控制在最低。回到原帖这到是让我思想很活跃啊,想法很多。 负责任是必须的,不过只负责任有事可能解决不了问题。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首先,我想到了软件工程学,这门学科的历史有力的说明了,很多系统越来越复杂,变的单人无法掌控的时候就要用工程学方法处理,当编写的程序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维护时,软件工程学解决了多人合作的问题。那么,出于各种原因,而要多人合作时,应该采用“翻译工程学”,至少要借鉴软件工程学的方法,有个统一的技术名称译名表。 |
|
27#
发布于:2013-08-24 14:14
|
|
28#
发布于:2013-08-24 02:45
这三个人很能代表中国一部分或相当一部分人的特点。认为就背背单词,会点语法,过了专八就是语言大师了。真的看他们的这些错误,就是缺乏尝试的表现。我办公室就有一个,不过我也不去说他,那家伙太自以为是了。
|
|
29#
发布于:2013-08-24 00:49
watson1981:很不错,版主看得很认真。Georgian(格鲁吉亚语)翻译成乔治亚语倒是有,而这个乔治尼亚语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的。看到克罗埃西亚文和古美尔语,那真的要昏倒了。估计这几个译者对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英语词汇所知甚少。个人感觉《语言的历史》 要好得多 匆匆看了一个章节 问题其实挺少的 个人猜测的OCR问题主要集中在书末参考文献~ |
|
30#
发布于:2013-08-23 23:07
很不错,版主看得很认真。Georgian(格鲁吉亚语)翻译成乔治亚语倒是有,而这个乔治尼亚语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的。看到克罗埃西亚文和古美尔语,那真的要昏倒了。估计这几个译者对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英语词汇所知甚少。
恰巧这两本书我都买了——虽然知道翻译和校对肯定有悲剧,但是反过来想边看边纠错也不错。类似的书不少,如《语言帝国》、《世界语言简史》之类。而像裴文《普通语言学》之类故意不用通行译法的做法,个人也觉得很无聊。 |
|
|
上一页
下一页